同樣是三分天下之主,劉備孫權都敢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

我是原創作者策馬北風,專門跟大家聊聊歷史故事。

在《三國演義》等小說中,曹操既是善用陰險伎倆、陰刻多疑的小人,又是橫槊賦詩、橫掃中原的梟雄。圍繞著曹操最大的一個謎題就是曹操晚年已經萬事俱備,為何不篡位稱帝?雖然曹操多次說自己甘做漢臣,但是要說他沒想過稱帝,恐怕誰都不會信。

同樣是三分天下之主,劉備孫權都敢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

在建安二十一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在曹操冊封魏王之前,曹操重要謀臣荀彧曾諫言,公然反對曹操篡漢自立,盛怒之下,曹操竟把荀彧賜死。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那時候的曹操,已經有了不臣之心。而漢獻帝只是名義上的皇帝,而曹操廢帝自立根本是易如反掌的事。可是曹操為什麼沒稱帝呢?

同樣是三分天下之主,劉備孫權都敢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

在小編看來,皇帝說到底只是個名號,你得擁有皇帝之“實”,皇帝之名才有用,否則的話,像漢獻帝這樣的傀儡,連自己的妻子都保不住的人,難道真的是皇帝嗎?亂世常冒出許多草頭皇帝,比如兩漢之交時,打起皇帝旗號的不下十數人,最終笑到最後的,只有光武帝劉秀,其他人充其量就是過把癮就死。所以,對於曹操來說,他想要的功業,是統一天下。這樣則名正言順,天下人皆心悅誠服,代漢是理所應當。

同樣是三分天下之主,劉備孫權都敢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

事實上,曹操也曾經無比接近這個目標。在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荊州官兵畏懼,不戰而降。此時的曹操,佔領了整個中原地區和荊州,普天之下,只有西涼馬騰、江東孫權、西蜀劉璋、漢中張魯和被打的丟盔棄甲的劉備沒有被剿滅,天下沒有任何人敢跟曹操爭鋒。如果曹操佔領荊州、益州,在加上中原之地,那東吳的主戰派,估計就根本不存在了。可惜,曹操選擇了東進東吳,赤壁一戰打的大敗虧輸,斷送了統一天下的良機。

同樣是三分天下之主,劉備孫權都敢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

其一,小編認為曹操不稱帝,不是不行,不是不敢,不是時機未到,而是他根本不願揹負虛名。東漢末年以來,皇帝輪流坐,卻從來沒有坐過莊,當權者要麼是大將軍,要麼是丞相。曹操久居朝廷中樞,對這個弊病看得十分清楚。孫權曾表示願意擁戴曹操做皇帝。曹操則微微一笑說,孫權這小子是要把我架到火上烤啊!可見曹操對稱帝認識是比較清醒的。

同樣是三分天下之主,劉備孫權都敢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

其二,漢朝幾百年了,不管是士族還是老百姓,對它還是有感情的,雖然三國時期軍閥割據,天下大亂,但是人心還是向著漢朝。如果曹操稱帝代漢,這些人肯定是堅決反對的,荀彧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可是天下大亂之際,軍閥割據,誰不想當皇帝坐擁天下?明太祖朱元璋就是聽了學士朱升的建議才成就大業的。但是在歷史上也有反面教材,袁術思想膨脹,想過把皇帝隱,於是宣佈稱帝。結果眾叛親離,死得很難看。所以曹操是個聰明人,對於他來說,已經有了皇帝的權利,如果稱帝玩不好可能臭名昭著於後世。

同樣是三分天下之主,劉備孫權都敢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

其三,曹操雖未稱帝,卻給後代創造了篡位稱帝的條件。曹操雄心萬丈,他想的是做天下共主,皇帝這種虛名他可不要。而曹丕稱帝,就不必考慮那麼多,因為曹丕時代,三國鼎立形勢已成,一時半會改變不了,而跟隨曹魏打天下的功臣宿將,急需要封賞。曹操威望重,不賞也無妨,曹丕自己當皇帝,所有功臣也跟著進步,功臣們得了好處,曹丕得到了威望,皆大歡喜。

同樣是三分天下之主,劉備孫權都敢稱帝,曹操為什麼不敢!

小編有話說:曹操在政治上是難得的雄才,他深知要名又要實。要實惠是生存的需要,要名聲則是人生追求。反觀劉備,表明上打著忠君愛國的標籤,但是在明明知道漢獻帝沒死,還對外假稱皇帝遇難,自己不得不繼承漢室皇位等等。至於孫權就更別說了,孫權的江山都是他哥哥孫策打下來的,但是孫權又是這麼對待哥哥的兒子?你指望一個對自己親哥哥的後代都能殘殺的人,會忠君愛國?所以,由此可見,還是曹操更值得後人敬重,不負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名號!

本文是策馬北風的個人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宣告: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策馬北風,我們一起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