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想家董仲舒,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有重大貢獻

董仲舒是廣川人,年輕的時候喜歡讀歷史書。漢景帝的時候,董仲舒被任命為博士,就是學識淵博,專門為皇帝出謀劃策的官員。據說董仲舒治學非常用功,曾經連續三年都沒去自己家的後花園。他的行為和舉止,無一不是按照儒家的禮法行事,他的學生們都非常尊重他。

大思想家董仲舒,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有重大貢獻

治理國家要順應天時,無為而治

漢武帝繼位之後,曾經要求大家就治理天下,提出自己的看法。於是董仲舒就提出,治理國家要順應天時,所謂“無為而治”。這裡的“無為”是指不要像秦始皇那樣好大喜功,為了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而勞命傷財,消耗國家大量財力物力,去做類似修建阿房宮和秦始皇陵這樣的形象工程。相反,應該順應天時,做應該做的事情。

英明的君主能夠找到正確的治國方法,並加以發揚光大。仁義禮樂則都是治理國家的工具而已。因此,想要把一個混亂而荒廢的國家,治理得繁榮興旺,關鍵在於治理國家的君主,而不是他所用的治理方法。

如果國家走向了一個錯誤的道路,就會發生一些人力所無法企及的事件,比如自然災害等。這是上天在發出警告,希望君王能夠自己覺察到,並改正自己的錯誤。如果君王不能覺察,上天又會透過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再次發出警告。要是君王還不能覺察到自己的錯誤,那麼國家滅亡的災禍就會來臨了。

確定儒學的主導地位,統一思想

董仲舒認為,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之時,如果前面一個時代是盛世,那麼這個新的時代只要繼承和發揚前面那個時代的優良傳統,就可以了。如果前面那個時代是亂世,那麼這個新的時代就必須尋求改變。

從戰國末年到秦王朝,中國社會處於一個非常混亂的狀態中。諸侯並起,紛爭不斷,連年戰亂,民不聊生。以商鞅,韓非子等人為代表的法家學說,一度佔據主導地位。這種學說的特點就是,假設人性本惡,需要制定一套嚴格的法律制度,透過強制力,對人的行為進行規範。這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在戰國後期及秦王朝,一度大行其道。原因是這種學說在那個靠力量打天下的時代,能夠幫助秦國打敗六國,統一天下,建立起統一的秦帝國。而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則反而不受重視。

然而到了西漢時期,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社會穩定,生產得到恢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因此,主張人性本善的孔孟學說,更有利於國家的治理和發展。應該透過提倡仁義禮樂,充分發揚人性本善的一面,讓每個人都遵從內心的天理去行事。這樣一來,人們就能安居樂業,和睦相處,減少紛爭和犯罪。這可以使監獄變得空曠,使法官也無事可做。於是天下大治。所以應該樹立儒學的正統地位,不要提倡其他的學說,比如墨家、法家等。這樣老百姓就知道該學什麼,應該遵循什麼樣的道德規範,才能更好地統一思想。

漢武帝聽從了董仲舒的主張,實行了“諸子百家,獨尊儒術”的方針策略,從此奠定了儒家學說在中國思想界和哲學界的主導地位。

設立學校,培養人才

董仲舒認為要想把國家治理好,需要大量優秀的人才來輔佐。這樣君王的思想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和落實。獲得人才的方法是,國家開辦太學,並且從民間徵召悟性好的青年才俊,用儒家的思想進行薰陶,加以培養。這樣假以時日,這些人學成之後,按照才能的高低,委以不同的官職,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貫徹君王的治國理念。於是君王就不必事必躬親,只要指明方向,他們就能夠帶領大家領會君王的意思,並貫徹和執行。如此一來,治理國家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君王不必很累就能夠把國家治理的很好。

凡事都是積少成多,由小而大,不斷積累而成的。但凡盛世,都是經過很多年不斷治理的積累,才出現的。這就好比種樹,不能急功近利,求花求葉,功夫在於不斷的對樹根澆水加肥,使樹根儘可能扎得深,長得粗壯,這樣上面就一定能長出鮮花和闊葉。人才的培養也一樣,需要經年累月投入,這樣有用的人才,才夠源源不斷的湧現。

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主張,從此以後,西漢開始設立學校,並且每個州郡都必須向中央推薦有用的人才。

結論

董仲舒不愧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主導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讓中國老百姓有了統一的指導思想和哲學理念。董仲舒主張官府辦學,培養有用人才。西漢設立負責辦學的官員,以及設立各個州郡舉薦人才的制度,都是從董仲舒開始。他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對中國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