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用清正廉潔的蘇威為納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開皇十五年,楊素則薦舉楊雄弟弟楊達為工部尚書。在權鬥中,保持中立立場的韋世康則請辭吏部尚書。開皇十六年,反對高潁的龐晃則出任夏州總管,姚辯為靈州總管,楊廣、楊素一方在地方上力量有所增強。開皇十七年楊勇及高潁一方力量在削弱,尤其受居士黨案影響很大。劉居士是太子手下將領,為鞏固太子地位糾集武裝力量,尤其吸納了一大批朝臣子弟。

啟用清正廉潔的蘇威為納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高潁是支援太子

加強東宮禁衛力量的,但楊堅因對太子逐漸不信任,不但嚴查居士黨案,還調走楊勇手下強壯之士,並將東宮府將領改屬十二衛。此外,楊堅調親太子的史萬歲、王世積外出征戰,以腐敗之名將秦王免職,又以謀反之名將虞慶則誅殺。太子與高潁一派的勢力大幅度削弱了。到開皇十八年,高頦奉命伐遼,無功而返,獨孤後又藉機詆譭。十九年,終因受賄之名被免職。

啟用清正廉潔的蘇威為納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高潁的親信將領王景也被處死,太子的近臣蘇孝慈也被調離京城,元受也被罷免。導致“太子以孝慈去,甚不平,形於言色”。楊勇的憤怒,也無法改變失勢局面。而楊素同學牛弘晉升為吏部尚書,則標誌著楊廣、楊素一方基本把握了朝政人事主動權。開皇二十年,突厥借隋朝高層內訌之機,舉兵南下。居士黨案曾述及劉居士實暗指楊勇)欲引突厥,裡外夾擊,攻滅隋朝。突厥南下,才促使楊堅下決心廢黜太子,並處死下列太子系人物:大將史萬歲、元旻,太子左庶子唐令則、太子家令鄒文騰、左衛率司馬夏侯福、典膳監元淹、前吏部侍郎蕭子寶、前主璽下士何竦、副將作大匠高龍義、率更令晉文建,通直散騎侍郎、判司農少卿事元衡。

啟用清正廉潔的蘇威為納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處罰車騎將軍閻毗

東郡公崔君綽、遊騎尉沈福寶、瀛州民章仇太翼等四人,各杖一百。至此,宣告了楊勇集團退出了歷史舞臺。權斗的另一方楊廣則升為太子。仁壽元年高層領導班子調整如下:楊素為尚書左僕射,蘇威為尚書右僕射,楊昭為晉王、內史令,楊達為納言。軍事重鎮領導也調整為:獨孤措為原州總管,楊陳為揚州總管,蘇孝慈為洪州總管,杜彥雲州總管,衛玄為遂州總管,侯莫陳穎為桂州總管,張喬為潭州總管,獨孤楷不久再調益州總管。

啟用清正廉潔的蘇威為納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上述安排中,獨孤楷是楊堅擔心蜀王秀造反,派往益州接任總管的。隋煬帝即位後,他被任命為幷州總管,足見獨孤惜是楊廣信得過的。楊昭、楊睞是楊廣的兒子。蘇威雖然曾是楊勇、高頰派人物,但他是不掌握軍權的行政領導,對皇權不會有任何威脅,又可用其安撫高潁派餘黨之心。楊達是楊素舉薦的。楊廣基本接受這批朝政高官。仁壽二年獨孤皇后去世後,楊堅熱衷於與寵妃相伴。到仁壽四年春,楊廣已經全面接手君主政務。

啟用清正廉潔的蘇威為納言,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結語:

六月,楊廣輕鬆換掉楊堅身邊禁衛,他可以順理成章稱帝了。至於楊堅駕崩前柳述、元巖是否持讓楊勇接班旨意,那已經不重要楊廣為鞏固自己政權,楊素、楊約兄弟又恐懼楊勇東山再起,消滅楊勇肉身就成為他們本能的選擇。政界勢力的此消彼長,就在核心人物的肉身死亡中得到根本改變。但因為高層政治力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核心人物被消滅,不代表對方力量就徹底消失。在一定機緣下,有時會捲土重來,隋末山東勢力的興起與此有一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