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朝代的名相一個就可以興國,北宋名相十幾個卻搞成了一副爛攤子?

北宋名相的政績在歷史上還是很突出的,把北宋搞成了一副爛攤子太過於言過其實了,政策實施要隨著社會的變化不斷地改革,才能保證一個朝代的興盛,那麼為什麼北宋各位名相的改革只是帶來了短時間的興盛,長遠以後卻成為了整個國家的負擔呢?

一、職權體系的制約

北宋的宰相之權是由中央設副相、樞密副使與三司之間相互牽制的。制定這一套體系的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宰相趙普。

趙普是太祖的知己,一生三次入相。大家都熟知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就來自趙普的策略

“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

為什麼很多朝代的名相一個就可以興國,北宋名相十幾個卻搞成了一副爛攤子?

趙普的政策在宋朝初期對解決中央君主集權和地方分權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加強君主集權制,防止地方各自為政。在政治舞臺的五十多年對結束長期政治動亂、實現中原統一具有一定貢獻。但是他的策略另一方面,又造成宋朝在300年間只重防內,內耗嚴重,而無力抵抗遼金人侵的局面。後來所有的改革都要在不動搖趙普職權體系的基礎上才能進行。

二、歷代君主重文抑武

提到北宋名相,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寇準。

寇準功績主要反映在對外政策方面,他主張抵抗遼國的入侵,反對遷都逃跑,充分表現出他以國家社稷為重,不苟且偷生的氣節。寇準最出名的就是“澶淵之盟”。

為什麼很多朝代的名相一個就可以興國,北宋名相十幾個卻搞成了一副爛攤子?

遼軍以20萬大軍大舉入侵北宋時,寇準力主真宗御駕親征。宋真宗把軍事大權交給了寇準。他處事果斷,號令嚴明,指揮若定,消滅敵軍大半,打退了遼軍的進攻。

遼國在軍事上不斷受挫,便打算與宋議和,並寫密信請求結盟。無心抗遼的宋真宗準備與遼結盟,便派曹利用為使臣,叮囑曹利用賠銀只能在100萬兩之內。寇準私下威脅曹利用說,你所能同意的數目不要超過30萬兩,超過此數,我將砍你的頭。後來訂下北宋每年給遼白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次談判寇準對減小這個屈辱之盟所帶來的惡果起了很大作用。

為什麼很多朝代的名相一個就可以興國,北宋名相十幾個卻搞成了一副爛攤子?

但是寇準的政治生涯也因為“澶淵之盟”歷經坎坷,還在與遼對戰時主和派向真宗進讒言,稱寇準擁兵自重。簽訂“澶淵之盟”之後,大臣又對真宗說,澶淵之盟是城下之盟,乃是恥辱之事。寇準以陛下為賭注,北上孤注一擲,如果失敗,後果不堪設想。於是,真宗逐漸疏遠了寇準。

三、不可觸動的官僚地主階級利益

王安石的改革法令,大概是北宋最推陳出新的改革。第一項改革是

“均輸法“,

即“徙貴就賤”,避開物價貴的甲地而到物價賤的乙地去採購京城需用的商品物資,以減少勞費支出。由於這條法令還很不完善,奸吏與奸商勾結趁機賤買貴賣,民怨沸騰,致使此法以失敗而告終。

為什麼很多朝代的名相一個就可以興國,北宋名相十幾個卻搞成了一副爛攤子?

接著,又頒佈了

青苗法、免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

。這些法規的頒佈使得全國完成的較大的水利工程就有萬餘,灌溉農田達3600餘萬畝,農民得到了好處,國家增加了收入。

但是,新法的推行觸犯了官僚地主階級的利益,就連兩個太后都阻撓新法的實施。同時新法推行過程中,被不法官吏所利用,一改新法的宗旨,成為變相盤剝農民的手段,因而農民也反對新法。

為什麼很多朝代的名相一個就可以興國,北宋名相十幾個卻搞成了一副爛攤子?

神宗對新法逐漸動搖,後來因為王安石之子與給事中呂惠卿發生矛盾,而唆使他人誣告呂惠卿使呂惠卿蒙受不白之冤,真相大白之後,王安石被神宗厭惡,後神宗病逝,哲宗即位,起用司馬光為相,全面廢除新法。對王安石來說打擊巨大,不久就憂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