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伐中原而不勝的諸葛亮,是什麼原因令百姓瘋狂地紀念他?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

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

意思是說諸葛亮逝世沒多久,蜀國的百姓就開始請求在各地建立祠廟以供紀念。但由於不合禮秩,朝中大臣爭議不斷,劉禪也就將這事擱下了,絕對不是後人斷章取義所理解的劉禪對諸葛亮心懷不滿才拒絕為諸葛亮立祠。而得出解決辦法的時候,剛好也是蜀國滅亡的那一年,所以才會產生了劉禪一死武侯祠才得以建立的錯覺。

回到正題。這關於立不立祠的問題一擱下,立馬引起了老百姓們的不滿,紛紛自行組織,發起對諸葛亮的祭拜,而且還是大搖大擺地在道路中間祭拜,完全無視公共秩序。

到底是什麼魔力,令得這些百姓寧可無視皇權,也要去祭拜諸葛亮呢?按理說,諸葛亮在世時,以十萬兵養九十萬民,對比古今中外歷史來看,敢這樣做的國家,百姓必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再者,諸葛亮五伐中原,卻始終無法得到實質性的戰果,蜀國領地終其一生,始終侷限於西南一隅。百姓對諸葛亮,何來的感恩戴德呢?

五伐中原而不勝的諸葛亮,是什麼原因令百姓瘋狂地紀念他?

針對這問題,首當其衝的便是錢從哪來。打仗要燒錢,燒錢意味著要加大徵收賦稅,那蜀國百姓的稅收肯定很重吧?其實不然。

其次是人力。打仗除了兵,還要有負責運輸糧草的役夫,但如果抽調太多男丁上前線,搞後勤,那家裡的地不就沒人種了?沒人種地還能有田租收?

其實諸葛亮從228年開始,到234年,這六年時間發動的五次北伐,基本集中在228-229年,光這一年多時間就發動了三次,規模小且作戰時間短,基本在漢中屯田的糧食吃完了就撤兵了。然後231年發動持續4個月的第四次北伐,234年才再有第五次北伐,不久病死於五丈原。這些時間遠不如我們印象中的長年征戰,而姜維那個時候才真的稱得上窮兵黷武。再者,諸葛亮也知道糧草運輸的問題,故在漢中長期設有大量屯田,並設“督農”一職。這個職位在現存史料中,只在漢中出現過。再者,諸葛亮的戰略部署,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只要能拿下關中,前有潼關之險,後有涼雍二州提供戰備,還有大本營益州提供後勤保障,再聯合東邊的攪屎棍孫權,三國鼎立的局面至少還能在持續上百年。可惜,敗了就是敗了。

五伐中原而不勝的諸葛亮,是什麼原因令百姓瘋狂地紀念他?

但哪怕敗了,百姓依然愛戴這位諸葛丞相。相比大多數統治者,諸葛亮更懂得如何去體諒百姓。在結合諸葛亮治國理念下的蜀國,什麼“路不拾遺”、“法度嚴明”、“罰二十以上皆親覽”都表明了蜀國的刑法和政令雖然嚴苛,但也製造出了一個魏、吳兩國人民絕對比不上的生活環境:公平(賞罰必信,無惡不懲)。魏國領導人無視民間災苦,縱酒作樂。吳國門閥林立,階級鬥爭嚴重,普通老百姓頭上始終壓著好幾座大山。相比之下,蜀國的百姓能在亂世中生存於一個治理有方的國家,實在是件很幸運的事了。

但俗話說“苛政猛於虎”,法家思想雖然在戰爭時期確實很好用,容易把國家打造成一個戰爭機器,但對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幫助實在有限。但諸葛亮凡事都要親身參與的形象,也在百姓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你覺得諸葛亮不停地在北伐,卻仍受人民愛戴時,千萬不要單純地認為因為諸葛亮治下的蜀國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三國時期看似浪漫,其實就是個吃人的年代,《三國志諸葛亮傳》裡陳壽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話:“用使民安逸的方法使用民力,民雖勞苦而無怨言;用保民的方法誅殺罪犯,罪犯雖死而無怨恨。”其實這話就暗示了蜀漢人民的徭役還是很重的,哪怕諸葛亮盡力地去減輕百姓負擔,也可以反映古代統治者對待百姓,想得更多的是“該如何利用卻又不會引起暴亂”。

此外,諸葛亮去世後,後來的繼承人都無法樹立起如諸葛亮這般深入民心的形象,再加上姜維的窮兵黷武,蜀國百姓的生活質量每況愈下。這在無形中,也令百姓加深了對諸葛亮時代的無比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