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不拿公款作為私用,不落樂善好施的虛名

大家好,我們的侃爺聊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曾國藩家書》:不拿公款作為私用,不落樂善好施的虛名

曾國藩早年在京城做官時,十分痛恨貪官汙吏。但當他自己掌握地方大權時,卻又不得不對這些事情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

《曾國藩家書》:不拿公款作為私用,不落樂善好施的虛名

01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在家書中多次提到黃冕這個人。黃冕很有才能,但也有貪財的毛病,特別是黃冕在辦東征局時,經常為自己聚斂錢財,這一點曾國藩是知道的,否則黃冕也不會這樣大膽妄為。

其實不只東征局存在這種現象,湘軍興起之後,所有相關的機構都有著同樣的情況。例如安排私人、貪汙受賄、濫保親信等等。

這些弊端與當時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風氣有關,但也與人與生俱來的私慾脫不開關係。

曾國藩深知“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想要利用這些人為自己做事,就不得不對他們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雖然與曾國藩做人的原則有所相悖,但有些時候也是無能為力的事情。

《曾國藩家書》:不拿公款作為私用,不落樂善好施的虛名

02 公銀做私用宜少

一個地方出了一位握有大權的人物,當地的人都想借此人的權力為家鄉辦點事情。

這種想法,似乎被看做是天經地義的,向有權者提出這個要求時也理直氣壯、理所當然,不認為是在圖個人之私,而是在謀眾人之利。

在《致澄弟·公銀做私用宜少》中,曾國藩談到了家鄉修建橋樑的事。

曾國藩的家鄉修建了一座名叫團山嘴的橋樑,因為貧困,地方上拿不出錢,於是請湘軍中的本籍將領捐助。

曾國荃捐了一大筆銀子,但曾國藩只拿出二百兩銀子。曾國藩的理由是,不能拿公款作為私用。

他對此解釋說,我們這些人捐的銀子都是軍營裡的公款。“為私家固宜少,即公事義舉亦宜少。”從這個公款裡拿錢給自己家鄉用,即便是作公益,也應該少用。

他認為家鄉的公事就類似於自己的私事,如果要捐款也只能從自己的俸祿中拿出錢來,而不能用軍營中的公款。

當時湘軍帶兵將領的銀子公私不分,在支出官兵餉銀以及其他開支外,剩餘的都可以由本人私用,若本人私用過大,則必然影響公用部分,所以剋扣軍餉便屢見不鮮。

有權者大多也樂意為之,也以為是在謀眾人之利而不是圖個人之私。

“公私雖微有別,其由營搬銀回湘鄉則一耳。身家自奉固宜少,戚友饋贈亦宜少。人己雖微有別,其以公銀作私用則一耳。”

曾國藩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為私家也好,為公事義舉也好,雖然公私兩者略有區別,但是把軍營裡的銀子運回湘鄉,其性質是一樣的。

例如一個知縣,掌握著一個縣的財產大權,他必須用這些錢來為當地百姓謀福利,而不能用這些銀子造福自己的家鄉,否則就會侵害當地百姓的利益。

而一個巡撫,掌握著全省的財政大權,那麼他就應該為全省人民服務,如果用省裡的銀子撥給家鄉,那麼就損害了全省百姓的利益。

曾國藩只拿出二百兩銀子,或許會令湘鄉縣衙門失望。究其實,二百兩公款都不應出,要出只能從自己的俸祿裡拿出。

曾國藩雖然並不是一塵不染的聖人,但是他有這種不能假公濟私的思想,還是十分值得崇敬的。

《曾國藩家書》:不拿公款作為私用,不落樂善好施的虛名

03 散財最忌有名

同治七年七月,曾國藩被調任為直隸總督,十二月到京城覲見。曾國藩自從咸豐二年到地方做官之後,這是第一次重回京城,心裡感慨萬千。

這十幾年中,他歷經坎坷,成就了一世功名和大業,與此同時,他自己也已成了一個垂暮老人。

在京城的這段時間,曾國藩與曾經同朝做官的大臣們見了面,還受到了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的召見。

同治八年正月二十,曾國藩離開京城到永定河巡視,在檢視河堤的過程中,他寫下了《諭紀澤·散財最忌有名》這封家書。

曾國藩在信中說,自己送給來自三江兩湖五省的在京官員一共一萬四千多金。

三江即江蘇、江西和安徽,兩湖是湖南和湖北。曾國藩身為兩江總督,三江正是在他的管轄之下,因此這三個省的官員都沾了光。而曾國藩是湖南人,因此自然要饋贈老鄉。

為什麼還要饋贈湖北的官員呢?原來在雍正皇帝之前,湖南、湖北共同舉辦鄉試,考點設在武昌,兩湖之間因此建立了同鄉之誼。後來雖然考試地點分開了,但這種情誼卻延續了下來。祖籍湖南和湖北的官員們互稱大同鄉,而同為湖南籍的官員則互稱小同鄉。

由於曾國藩是奉召進京,因此他所說的這種“別敬”以及他去北京的路費和其他花銷,都是可以從公款上出的,通常是從罰款所得的緝私經費上開支。清官會將這筆收入用於公事,而貪官則會將這些錢私吞。

在信中,曾國藩說:“凡散財最忌有名,總不可使一人知(一有名便有許多窒礙,或捏作善後局之零用,或留作報銷局之部費,不可捐為善舉費)餘生平以享大名為憂,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

曾國藩叮囑家人不要從中拿任何錢作為私用,剩下的錢都要散發給他人,同時不要張揚,更不要認為這是在做善事。

曾國藩認為這筆錢並不是他的私有財產,如果傳播出去,他就會落得一個“樂善好施”的不實之名。

他認為自己的名聲已經很大了,如果再加上這樣的虛名,反而是值得憂慮的。

曾國藩對名利的淡泊和看待,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