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有6個兒子,為啥選擇8歲的幼子接班條件優秀只是一方面

8歲的劉弗陵之所以被選作漢武帝的接班人,無外乎兩個原因:他最優秀(所有活著的藩王裡)、“底子最乾淨”。

漢武帝有6個兒子,為啥選擇8歲的幼子接班條件優秀只是一方面

先大致看看第一點。

說出來也許讓人不敢相信:在位54年、雄才大略、一手打造起當時世界最強大國家的漢武帝,竟然只有6個兒子,而且好幾位不得善終。

嫡長子劉據我們比較熟悉,他當了30年的太子,自小深受父親的喜愛;成年後仁慈寬厚、溫和謹慎,一度是漢武帝認可的守成之主。但在公元前91年因巫蠱事件起兵自保,最終兵敗自殺;

二兒子劉閎,王夫人所生,具體年齡不知道, 於公元前110年去世,也就是沒活到18歲(因為大哥劉據在這一年也才年僅18)。

老三劉旦,早年受封燕王,鎮守薊城,這裡地處西漢北境、緊鄰匈奴,漢武帝本希望這個兒子替家族鎮守邊陲、輔翼朝廷。但其成年後喜歡招攬遊俠武士,觸犯了漢武帝的大忌;在巫蠱事件後又積極鑽營謀求太子之位,被漢武帝拉進了黑名單。(後來在漢昭帝時期因試圖謀反失敗而自殺)

漢武帝有6個兒子,為啥選擇8歲的幼子接班條件優秀只是一方面

老四劉胥是老三的親兄弟。這位小夥子身材高大健壯,力能扛鼎,甚至可以空手與熊、野豬等猛獸搏鬥,顯然這並不符合封建帝王的素質標準;此外他喜好遊樂、行為荒唐,徹底無緣繼承人之位;

老五劉髆(bo),就是昌邑王劉賀的親爹。他的舅舅,就是大名鼎鼎的貳師將軍李廣利。後來李廣利兵敗投降了匈奴,想必對劉髆也有負面的影響。他比父親漢武帝早死一年,僅憑這一點就沒法當接班人。

而老六劉弗陵就不一樣了。

史書稱,在公元前94年,趙婕妤懷胎十四月個才生下了劉弗陵,跟上古傳說中的聖君堯帝一模一樣。這種說法沒什麼科學依據,搞不好是當時的西漢皇室故意“造星”。

而這一年的漢武帝已經62歲高齡,老來得子自然別有一番感情。3年後,巫蠱之禍爆發,劉據死後,漢武帝一直沒有再立太子。

又過了幾年,已經五六歲的劉弗陵體格健壯、聰明伶俐,漢武帝從他身上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於是決心把帝位傳給這位幼子,並且精心物色輔政人選。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彌留之際,火線把年僅8歲的劉弗陵立為皇太子,並安排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共同輔政。

漢武帝有6個兒子,為啥選擇8歲的幼子接班條件優秀只是一方面

後來的事實證明,漢昭帝劉弗陵確實聰明過人,年紀輕輕就能明察秋毫、知人善任,頗具一代英主之風。但即使如此,漢武帝放著幾個成年兒子不管、把大位傳給最小的兒子,不僅有違中國古代傳統宗法制,同時也有極大的風險。

但在事實上,漢武帝此舉的出發點,正是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

除了接班人本身的素質外,他還考慮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外戚

。這就是筆者開頭所說的“底子”。

外戚,即君主的后妃及其受封贈的族人。中國古代君主制中,帝王凡後寵妃,其族人亦必有受封,於是便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政治群體。在先秦歷史上,外戚既有可能發揮積極作用(塗山、姜原),但也有很大機率造成負面衝擊(妲己、褒姒)。

到了西漢開國,“呂后以剛毅佐高祖定天下”,在整個西漢朝廷擁有極大的權威與影響力。待劉邦死後,呂后迅速走到了前臺,攜帶自己家族全面崛起。沒過多久,漢惠帝由於“被參觀”由戚夫人做成的人彘後,精神迅速崩潰,從此便縱情聲色,朝政徹底、全面落入呂后及其家族之手。

漢武帝有6個兒子,為啥選擇8歲的幼子接班條件優秀只是一方面

因此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呂后讓兒子觀看人彘是刻意為之。

漢惠帝死後,呂后臨朝稱制,並且打破漢高祖劉邦留下的規矩,肆無忌憚地立侄子呂臺、呂產、呂祿、呂通四人為王,其他還有六人為列侯;與此相對應,劉氏宗室則備受打壓,呂后扶植的皇帝相傳甚至並沒有劉氏血脈。那時雖然沒有改朝換代,但政權的所有者實際上已經易手。

甚至在呂后臨死前,心裡仍抱有讓呂家長期把控朝廷的想法,於是處心積慮讓侄兒呂祿、呂產掌管京城南北兩軍,試圖用軍權保護家族的繁榮昌盛。好在這兩位官二代並不是陳平、周勃等老江湖的對手,沒費多少工夫,呂氏全族被誅殺,大一統時代的第一個強盛外戚家族就此消亡。

但這段經歷的後續影響是極為深遠的:隨後的執政者,對於外戚勢力特別忌憚。

漢武帝有6個兒子,為啥選擇8歲的幼子接班條件優秀只是一方面

如在誅呂之後,朝廷在挑選皇帝人選時,有功的齊王劉襄就因為舅舅家太過強橫,而被陳平、周勃等功臣排除在外:“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舅駟鈞,虎而冠。即立齊王,復為呂氏矣”,意思是說,如果劉襄為帝,等同於立即造就第二個呂氏。

因此,為人仁孝寬厚、母親家族溫良謙讓的代王劉恆撿了個現成。

而在接下來,西漢歷代皇帝都刻意從民間普通家庭挑選皇后,以避免形成勢力過於強盛的外戚集團。事實證明,這一方針是極有效果的,雖然出現過幾個相對霸道的太后(比如壓制漢武帝的竇太后),但對政局影響極小,皇權牢牢把握在劉氏帝王手中。

漢武帝時期同樣如此。當初為了爭奪皇位,其母王氏許諾館陶公主劉嫖之女陳阿嬌為妃,也就是說,漢武帝的首任皇后是自己的表妹,這有悖於從民間挑選皇后的潛規則。

漢武帝有6個兒子,為啥選擇8歲的幼子接班條件優秀只是一方面

不過後來出身低賤的衛子夫因機緣巧合被劉徹臨幸,並且爭氣地生下了長子劉據,從而取代了無法生育的陳阿嬌,被立為皇后。

加上那時的漢武帝力圖有一番作為,正不拘一格從各種渠道選拔人才,於是,衛子夫的兄弟衛青、衛青的外甥霍去病也以外戚的身份強勢崛起,他們憑藉自己的真本事建功立業,成了名留青史的民族英雄。

由於戰功+外戚身份,出身卑賤的衛氏迅速成長為當時呼風喚雨的強盛家族。“青三子在襁褓中,皆為列侯。及皇后姊子霍去病亦以軍功為冠軍侯,至大司馬票騎將軍。青為大司馬大將軍,衛氏支屬侯者五人”,丞相公孫賀、將領公孫敖等也與衛家有姻親關係。可以說,那時的衛家儼然有當初呂氏的風範。

當然,這一局面引起了漢武帝的警覺。在衛青死後,先是公孫賀、公孫敖家族遭殃,隨後“巫蠱之禍”爆發,“衛氏悉滅”,西漢第二個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就這麼消亡。

漢武帝有6個兒子,為啥選擇8歲的幼子接班條件優秀只是一方面

而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家族則弱小得多,史書中甚至沒有任何記載。相傳漢武帝劉徹巡狩之時路過河間,占卜者聲稱此地有奇女,於是貌美如花的趙氏就此被髮掘,被漢武帝帶進了宮裡。而此時趙氏的父親早已離世,家裡沒有任何牽掛。

這樣的家族出身,對西漢皇室無疑是完美的,就像如今有些姑娘找物件時要求對方“有車有房、父母雙亡”一樣(開個玩笑)。

但漢武帝仍不放心,他在決心立劉弗陵為接班人後,甚至處死了自己寵愛有加的趙婕妤。事後他還提醒身邊人:“汝不聞呂后邪?”由此可見,當初呂后專政對西漢政治生態造成的影響有多深遠。

但戲劇性的是,到了漢宣帝即位後,為了進一步鞏固個人與家族權勢,霍光的妻子悍然勾結太醫謀害許皇后、隨後讓自己的女兒取而代之,霍氏也顯赫異常,成了又一個權勢滔天的外戚家族。但他們的結果也好不到哪兒去,霍光去世後霍家就被滅族。

然而,最終西漢還是亡於外戚王氏之手,漢武帝當初的擔憂終於成了現實。實際上,外戚的興衰,不過是封建王朝“權利的遊戲”的一個縮影而已,只要那個制度存在,這個問題就無法得到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