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過去的幾千年中,經歷了無數個朝代的更替。在這片國土之下,埋藏著很多沉睡了千百年之久的古代墓穴,向後人訴說著當年的歷史故事。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人們的思想都是比較封建的。在古人的認知中,人死後會去到另一個世界,然後會以全新的身份再回到這個世界,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輪迴。

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

並且很多人都以死者為尊,所以在人死後,家人會把這個人生前喜歡的東西或金銀珠寶作為陪葬品一起入土,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可以過得更好。

尤其是一些王公貴族,陪葬品更是豐厚,希望自己可以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享用。這些陪葬品很多都價值不菲,有的甚至夠普通人吃喝一輩子。

這對於一些利益燻心的人來說,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有些人不惜鋌而走險,做起了盜墓的勾當,因此盜墓行業也就興起了。

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

一些盜墓賊甚至還研究出一套專業的工具,很多盜墓技術還會世代相傳。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漢廢帝陵墓,在墓室中發現了很多珍貴文物,對歷史的研究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實這座古墓是盜墓賊率先發現的,值得慶幸的是他們並沒有挖到主墓室,否則這些文物很可能會不復存在。

雖然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不分高低貴賤,但盜墓賊這個行業始終是不光彩的,是被人唾棄的。

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

因為盜墓賊的眼中只有金銀財寶,並不在乎文物的價值。害怕被發現,他們的行動要求速戰速決,所以往往會對古墓進行毀滅性的動作,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

在老百姓的眼中,盜墓這種做法是十分“缺德”的,畢竟死者為大,將墓主人的陪葬品隨意拿走,是會遭報應的,所以膽子小的人一般不敢做這個行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盜墓賊大多都比較短命,難道真的是“報應”?其實這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

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盜墓的人會事前點上一根蠟燭,如果蠟燭滅了就代表墓主人生氣了,要立即停止。

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

其實這也只是劇情的需要,而蠟燭熄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氧氣不足,所以要趕快離開。

要說古墓中真有什麼危險的話,那應該就是細菌和毒氣。因為墓穴一般在地下埋藏幾百甚至幾千年,空氣不流通,而且陰暗潮溼,屍體腐爛後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滋生大量的細菌。

墓室中一般都會有壁畫,這些壁畫大多會用到顏料,其中不乏有硃砂等有毒物質。在密閉的環境中,顏料可以儲存很久,但當有人進入後,大量氧氣也會隨之進入,這些顏料便會轉化成有毒物質,長期吸入這樣的氣體,肯定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不僅如此,很多墓主人生前為了防止盜墓賊,會在墓室中設定機關,一不小心就會導致身體受傷,甚至還會因此喪命。

再有就是盜墓賊一般都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長期晝夜顛倒,作息不規律,身體也容易出現問題。

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

而且我們都知道,盜墓屬於違法行為,這對盜墓者的心理素質也有著很高的要求。一旦有一點風吹草動,盜墓賊肯定會虛心,害怕,長期生活在這種壓力之下,心理也很容易會出現問題。

上述這些,都是導致盜墓賊短命的原因,當然,更多的是被逮捕,接受法律的制裁。

所以說“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但這裡所說的“報應”並不是人們所理解的迷信說法,只不過大家認為,如果盜墓賊不做這種勾當,自然不會遇到上述這些情況,也就不會短命。

很多人不理解,認為考古學和盜墓賊沒什麼兩樣,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考古是以發現保護為主,目的是為了探究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讓古人留下來的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

正因為有了這些考古學者們,才為我們揭開了無數歷史上的謎團,讓我們對祖國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

也希望他們能夠不忘初心,探索更多的歷史秘密。作為新時代的一份子,我們也要保護好古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為文物保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哦!

為何盜墓賊大多短命?其實"報應"並非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