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中國企業缺少人才?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核心提示

潘老是我國管理學界前輩,他透過對傳統文化管理的精深研究,再次揭示:“人才”的稀缺與否,其實都取決於我們識人用人的環境。

文:著名管理學家  潘承烈

新媒體編輯:胸懷天下

當今人們普遍感到人才緊缺。同時,又有許多學有所長的人沒有施展才華的地方。這種令人尷尬的現狀,正反映了我們真正缺乏的是識才用才的機制與能力。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我國早在1953年就建立了自己的汽車工業,但半個世紀來卻沒有形成擁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汽車名牌。因為我們的汽車工業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都是與國外汽車公司合資或獨資,貼用的也是外國的品牌。於是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在幾個大汽車集團都無能為力,道理很簡單,因為在國外汽車品牌上沒有我們自主開發的立足之地。

但是,幾家名不見經傳的我國土生土長的小企業把大企業人才吸引過去之後,卻有了自己的品牌,並且還能出口。像奇瑞、吉利、長城這類企業的規模和實力,與一汽、東風、上汽根本不能相比,甚至待遇也遠低於它們。可就是這些人,從有所作為到大有作為,這說明什麼?不正說明我們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我們沒有給他們創造可以體現自我價值的環境嗎?

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道德經·第二十七章》)這是說:在優秀領導者眼裡,世界上沒有無用之物,只有放錯了地方的東西。我們現在提倡的迴圈經濟,正是印證了這個觀點。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上,創造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也有不少生動並可借鑑的故事,如人們熟知的楚漢戰爭。決定劉項之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不是別的,正是項羽和劉邦兩人的用人之道。

“項羽妒賢忌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史記·高祖本經》)。最後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一世梟雄,最後竟落得自刎烏江的悲慘下場。

而劉邦能“得天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戰略部署和指揮上重用了高他一籌的張良,在後勤供給上重用了蕭何,在作戰能力上重用了韓信。正如劉邦所云:“此三子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

這體現了劉邦的為人正如老子所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他清楚地瞭解別人之所長,所以他是聰明人;他又清醒地知道自己之所短,所以他又是明白人。

但當你所領導的部下能力上比自己更強時,作為領導者,要為其創造更有力的工作條件,使之能更好地施展其才華,絕不能因為部下能幹形成對自己的挑戰或壓力,而設定使用障礙,甚至棄之不用,那是自毀長城之舉。

誰說中國企業缺少人才?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用與不用,聽與不聽”

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韓信提到百里奚,也是意味深長的。

“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則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同樣是百里奚這個人,他在虞國時,虞國滅亡了;而到了秦國,正值秦穆公當政,他輔佐穆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為什麼百里奚在不同處境下業績有如此強烈的反差?這不是由於他本人在虞國時愚蠢,而到了秦國便成了智者,關鍵在於“用與不用,聽與不聽”。

這個小故事對中外古今不同的用人之道刻畫得入木三分。

為什麼某一個人在這個單位是條“蟲”,而到了另一個單位卻成了“龍”呢?究其原因,在於“用與不用,聽與不聽”。成就一個企業,正在於領導者識才用才的眼力、智慧、膽略和胸懷。

如今,兩千多年前我們祖先留下的“用與不用,聽與不聽”這八個大字的遺訓,對我們識才用才,仍有著畫龍點睛的鮮明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