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民的獨特教育方式,鑄就林徽因一生與眾不同:當父親,有學問

民國才女林徽因,一直以自己的父親為榜樣。

或許,連林長民自己都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成為一個才女的父親。用他自己的話說:“做一個有天分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

一、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從來都是父親

父親對於女兒的影響,一直很大,只是許多人不願意去了解,也不願意去相信。

林長民是福建人,早前曾前往日本留學,學成歸來便在國內辦學,他所創辦的福建政法專門學校,便是後來的福建師範大學。他的身上,有著書生逸士的風骨,也有著拳拳愛國之心。

他的這種愛國情懷,也傳遞給了他的長女林徽因。

當年國難當頭,已經嫁給梁思成的林徽因,拒絕了好友的邀請,決定舉家共赴國難。在戰爭下,她隨著自己的丈夫車馬勞頓,只為讓中國建築史重現輝煌。

她的孩子曾經問她:“日本人打來了怎麼辦?”

這個如今人們口中的“綠茶”“私生活混亂”的女子,卻談笑風生,道:“中國的讀書人總有最後一條路走,門口不就是楊子江嗎?”

說實話,一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女子,我很難相信她的私生活會如大家口中那般,奢侈糜爛,以徘徊在男人之間為樂。

而實際上,關於林徽因私生活混亂的流言,則是出於梁思成後期林洙女士之口。

前段時間,林洙女士曾上了舞臺,大談特談,說她不認為林徽因是個好女人,因為她幹家務不行。

這樣的言論,對於一個在建築史上卓有成就的女子而言,又是何等的侮辱?

林徽因的墓碑,是她的丈夫梁思成親手設計,親自題下“建築師林徽因之墓”。這樣的尊重和評價,或許也恰恰應證了,偉大的建築大師梁思成,同樣不是世俗中的男子。他更懂得欣賞,也懂得包容林徽因身上,那種“做不好家務”的美。

當然,林徽因真的做不好家務嗎?這個答案也是否定的。

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裡,林徽因包攬了家裡的所有家務,只是她實在不喜歡做家務,所以給好友寫的信中才會抱怨,自己被家務給掩埋了。要知道,若非國難當頭,如林徽因這樣的女子,也根本不需要做家務,她的家中,多的是傭人來做這些事。

二、林長民的教育,和女兒做朋友

林長民是個偉大的革命家,雖然他英年早逝,卻將一生投入救國事業之中。但同樣的,他也是個偉大的父親。

早在林徽因七八歲的年紀,他便開始給女兒寫信。

那時的林徽因,已經開始識字,並且也能幫助祖父,給遠在外地的、忙碌事業的父親寫家書。林家儲存了一批林長民的回信,最早的那一封是徽因七歲時寫的:

徽兒:知悉得汝兩信,我心甚喜。兒讀書進益,又馴良,知道理,我尤愛汝。聞娘娘往嘉興,現已歸否?趾趾聞甚可愛,尚有鬧癖(脾)氣否?望告我。祖父日來安好否?汝要好好討老人歡喜。茲奇甜真酥糕一筒賞汝。我本期不及作長書,汝可稟告祖父母,我都安好。父長民三月廿日。

信裡的字裡行間,藏著一個大人對小孩子的關切,也藏著一個父親的欣慰。

能生出這樣聰慧的女兒,想必林長民也是欣喜萬分的。只是他的包袱,不是老婆孩子熱炕頭,而是心懷天下,否則,他早就可以功成身退,含怡逗女。

等林徽因長大一點,林長民也會寫信和女兒探討事情,用尊重和平等來和女兒商量事情。或許,林徽因日後的理智,志向的遠大,都和父親的教育有關。

三、自降輩分,和女兒成知己

林長民是林徽因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雖然英年早逝,但在他活著的歲月裡,他從未疏忽對女兒的照顧。

本日寄一書當已到。我終日在家理醫藥,亦籍此偷閒也。天下事,玄黃未定,我又何去何從?念汝讀書正是及時。蹉跎悞了,亦爹爹之過。二孃病好,我當到津一作計□。春深風候正暖,庭花丁香開過,牡丹本亦有兩三葩向人作態,惜兒未來耳葛雷武女兒前在六國飯店與汝見後時時念汝,昨歸國我餞其父母,對我依依,為汝留□,並以相告家事。兒當學理,勿盡作孩子氣,千萬□□。徽兒 桂室老人五月五日

於林長民而言,家裡是寂寥的,好在有林徽因。

他是受教育最多的人,而那時,國難當頭,學得越多,反而越痛苦。好在,林徽因的聰慧和懂事,讓林長民的情感有了寄託的地方。

他可以和女兒談論文人的故事,可以和女兒討論國家大事,可以帶女兒外出留學,讓她接受和自己一樣的教育,也讓她逐漸成為一個憂國憂民,志向遠大的女子。

或許,林長民的生命再長一些,林家還會出現好幾個傑出的後人。

後來林長民去世,林徽因謹記父親的教誨,對同父異母的兄弟頗為關照。而在林徽因的影響下,林家的兒女,沒有出一個賣國賊。甚至她的三弟林覺民,為國捐軀。

這樣的教育,或許才稱得上真正的教育吧。

很多人說,林徽因太理智,太自私,所有的選擇都只愛自己。可她們忘記了,林徽因站得很高,看得很遠,這注定了她心中懷有大愛,而不會讓自己陷入無意義的感情糾紛中。

這樣的人,一生註定與眾不同。而鑄就林徽因與眾不同的,是她的父親,一個甘願自降輩分,與女兒成為知己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