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有兩個姓不用說"免貴"

導讀:“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這句話是百家姓的開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根據史料記載,百家姓最早出現於北宋初年,流傳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和演變,百家姓早已不止一百個了,最新的統計資料是504個。

百家姓中有兩個姓不用說"免貴"

在古代,中國是禮儀之邦,陌生人見面之後,如果要問別人的姓氏和名字,一般都會在前面加上“您貴姓”表示尊敬,而回答者也不能直接回答說“姓李、姓王”,都會謙虛的說一句“免貴姓李、免貴姓王”。

不過在百家姓中,也有兩個特殊的姓氏,在回答別人時,直接說姓氏就可以,不用加上“免貴”兩個字,如果加上了,反而起不到好的作用,甚至會成為別人的笑柄,那到底是哪兩個姓氏呢?

百家姓中有兩個姓不用說"免貴"

第一個,孔姓,衍聖公孔子後代世襲爵位2000多年,尊貴無人能比。

作為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備受歷代統治者的尊崇,死後的封號也水漲船高,從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一路飆升為“萬世師表”。每一個封建王朝建立之後,為了標榜自己的正統地位,不僅對孔子推崇備至,甚至連孔子的子孫後代都加官進爵。

比如劉邦建立漢朝之後,立刻命人尋找孔子的後代,最後大臣找到了孔子的8世孫孔騰,劉邦非常高興,冊封他為奉祀君,並且世襲罔替。從漢朝開始,孔家的封號雖然會變,但地位從沒變過,到了宋朝,孔家的榮耀達到頂峰。宋仁宗特意加封孔子後代為衍聖公,成為世襲罔替最高的大貴族,從宋朝開始一直到民國,衍聖公世襲罔替了一千多年。

宋朝衍聖公相當於八品官,到了明朝已是一品,位列所有文臣之首。顯赫了2000多年的孔氏,自然當得起一個“貴”字,相反,如果你說“免貴姓孔”,那別人會認為你是在蔑視至聖先師孔子,有可能會遭到人嘲笑。

百家姓中有兩個姓不用說"免貴"

第二個,張姓,玉皇大帝的本家,自然當得起一個“貴”字。

據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張姓一共有8400萬左右,與李、王兩姓並稱現代三大姓氏。關於張姓的來歷,現在公認的是來自姬姓,是黃帝之孫揮的後代,發源於河北清河,因此民間有“天下張氏出清河”的說法。

張姓之所以可以不用說“免貴”,主要是因為玉皇大帝在成仙之前姓張,關於他的具體名字則有很多版本。但不管名字是什麼,姓張是肯定的。在封建社會,玉皇大帝是天地的主宰,誰敢說天不尊貴就等於對天地不敬。

百家姓中有兩個姓不用說"免貴"

其實根據道家著作以及神話記載,玉皇大帝的地位也是在宋朝時期確立的,當時宋真宗將玉皇大帝尊為天道眾神的領袖,所以在宋朝以前,張姓應該可以說免貴,但宋朝以後一般就沒人說了,因為古人封建,擔心蔑視上天遭到懲罰。

除了這兩個固定姓氏之外,在封建社會,還會有一種情況也可以不說“免貴”,那就是與朝代皇帝同姓,作為皇家姓氏,自然是尊貴無比,無人敢蔑視的。比如漢朝的劉姓,唐朝的李姓,明朝的朱姓等。

參考文獻:《百家姓起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