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被殺時,作為湖廣總督的父親為何見死不救?

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雖貴為湖北巡撫,但對他兒子的被殺,完全無能為力。這與朝廷安在他兒子身上的“罪名”有關。在封建時代,誰犯了“大逆不道”罪,即使是王公貴族、皇親國戚也罪不容誅。

譚嗣同被殺時,作為湖廣總督的父親為何見死不救?

當時被殺的六君子中,有背景的不止譚嗣同一位。林旭、楊銳身後也有強有力的關係。林旭就深得當時慈禧的第一心腹軍機大臣榮祿的賞識,但在林旭被殺的事情上,榮祿始終沒有伸出援手。楊銳是時任兩江總督,當時的第一封疆大臣張之洞的學生和幕僚,可謂是張之洞的心腹。在得知楊銳下獄的訊息後,張之洞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多方求救,但依然無果。

試想,連榮祿、張之洞這樣的人物,遇到這事都束手無措,何況官職和威望都要遜他們一籌的譚繼洵?

還有人認為,譚繼洵沒有出面營救兒子,是因為父子二人,政見一向不和,譚繼洵偏於保守,反對變法。這種推測顯然有悖人倫,父子之情,血濃於水,豈有父親為了一些政見上的不同,而對親生兒子見死不救?

譚嗣同被殺時,作為湖廣總督的父親為何見死不救?

譚繼洵在兒子死後,寫了一副輓聯:謠風遍萬國九州,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由此可見,對譚嗣同的死,他是不認同的。在他心目中,兒子的冤屈早晚是要被昭雪的。只是這位老父親太悲觀了一點,用不著千秋百世,短短十幾年之後,譚嗣同就由清朝政府的一個罪犯,成為全國人民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