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孫太后死在朱瞻基之前,朱祁鎮還能成功繼位嗎?

事實上在正統一朝,後宮實際最有權力者是張太皇太后,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熾的老婆、朱祁鎮他奶奶,而不是他媽媽、孝恭皇后孫氏。

張氏自洪武二十八年被立為燕王世子妃,永樂二年為太子妃,洪熙年為皇后,宣德年為皇太后,正統年為太皇太后。期間,永樂朝幫助太子朱高熾鍛鍊身體以取悅父親朱棣,對抗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對朱高熾的攻擊,穩住了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對洪熙一朝有定鼎之功,說她是仁宗朱高熾的“馬皇后”也不為過。

假如孫太后死在朱瞻基之前,朱祁鎮還能成功繼位嗎?

宣德朝,宣德皇帝朱瞻基英武過人,聰明絕頂,繼位時已經二十六歲,心智已經成熟,所以這段時間的張太后並沒有插手過多政務,而是以英國公張輔、尚書蹇義、大學士三楊為輔政大臣,輔助朱瞻基處理國務,整個宣德朝十年的時間裡,張太后只做了兩件事:經常規勸朱瞻基,要愛民重民和壓制張家人,以防外戚干政。

張氏賢德之名、賢惠之實,歷經六朝而不衰,在後世的評價中幾乎清一色都是好名聲,比起明朝第一賢后馬氏也不遑多讓,更難能可貴的是,張氏攝政而不專政,能力不亞呂、武,可名聲卻比她們要好得多,清朝人對其也是好評如潮,直追東漢明帝的馬皇后和北宋有“女中堯舜”之稱的英宗高皇后。

假如孫太后死在朱瞻基之前,朱祁鎮還能成功繼位嗎?

如果孫太后死在朱瞻基面前,朱祁鎮還能正常繼位嗎?

說了這麼多張太皇太后的事,就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知道:洪熙、宣德、正統(正統七年以前)三朝最有權力的女人莫過於張太皇太后,既然如此,就算宣德帝朱瞻基的老婆孫氏早死,其嫡長子朱祁鎮也會正常繼位,主要原因有二:

一、朱祁鎮是朱瞻基嫡長子,天生具有法統地位,有著先天優勢。《大明風華》中關於朱祁鎮的身世由來,那是按照《明史》的記載改編的,這事稍微懂點歷史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寵益重。

同樣的,劇裡孫太后敢怒懟張太皇太后,嚇得她連句話都不敢說這劇情也是編劇腦洞開大了,實際上孫太后絕對不敢和張太皇太后這樣說話,張太皇太后一巴掌對準孫太后呼過去,她都不帶反抗的。

假如孫太后死在朱瞻基之前,朱祁鎮還能成功繼位嗎?

二、張太皇太后支援朱祁鎮繼位,這位帝國“第一女人”的權力極大,毫不誇張的說:她要立誰就可以立誰。當年朱瞻基去世,宮裡謠傳要立旁支襄王為帝(朱瞻墡:朱高熾五子、朱瞻基胞弟、張氏三子),是張氏一錘定音,立刻年僅九歲的朱祁鎮為帝,維護了宣宗一脈的法統地位。

宣宗崩,英宗方九歲,宮中訛言將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諸大臣至乾清宮,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萬歲,浮言乃息。

所以不管孫皇后是死在哪一個節點,只有張太皇太后還活著,朱祁鎮的帝位就堅如磐石,就算是孫太后不喜歡朱祁鎮,要廢掉他也不可能,至少在正統七年之前是不可能的事。(張太皇太后於正統七年十月去世,同年,權宦王振將放置於宮門外的朱元璋鐵牌移去,從此開始了正統後期十年的專政之路,並由此引發了十年後的大明第一恥辱——土木堡之變):

太監王振盜去太祖禁內臣碑。洪武中,太祖鑑前代宦官之失,置鐵碑高三尺,上鑄“內臣不得干預政事”八字,在宮門內。宣德時尚存,至振,去之。

假如孫太后死在朱瞻基之前,朱祁鎮還能成功繼位嗎?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