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遊褒禪山記》也是我們上學時學過的一篇課文,是王安石早年時所作,用來勉勵自己精深求學的文章。

我只選取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來欣賞: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翻譯: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裡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援,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文中那個因懈怠不肯前進,而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燃盡了”的人,我們日常中也經常遇到,這種人自己不肯進步,為了不使自己顯得落後,也千方百計的阻止別人的進步,如果你不聽他的,他甚至還會說些譏誚諷刺的話。這類人需要警惕!我們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做這類人。

文章中,王安石認為,成功需要三個因素:志氣、體力和外部條件。外部條件包括自己作的物質準備,這是個人可以控制的;還有所謂的“天時地利”、運氣等客觀條件,這類條件有些我們可以選擇,有些不能,變數很大。志氣,是指自己要達到某個目標的堅定決心,並且這個決心不能被旁人撼動。體力很容易理解,但也需要我們日常的積極準備,比如像村上春樹為了寫作而堅持長跑一樣;另外,我覺得這裡的體力還可以作能力理解,意思是我們為成功而積極儲備自己的知識。

總之,準備好我們能準備的,極力去追求我們的目標,即使不能成功,努力也決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