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逝世前六個小時 ,宣佈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舉很為難!

公元1850年2月25日,69歲的道光皇帝過完了生命中最後一天,紫禁城悲慟交加,而此時伴隨著新帝登基,大清也逐漸步入晚年。在此之前的6個小時,道光帝宣佈了繼承人,四皇子奕詝。道光皇帝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到,他的立儲之舉會影響大清的氣數,甚至影響到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走向。

鴉片戰爭之後,道光就開始考慮立儲之事。只是在這件事上,道光皇帝處境十分艱難,他考慮了很多年。他知道,清朝並非嫡長子繼承製,按照大清的傳統,凡是皇子都有繼承皇位的可能性,自己百年之後,該讓誰來繼承大統呢?

道光帝逝世前六個小時 ,宣佈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舉很為難!

道光皇帝有九個兒子,但是可選擇性並不高。當道光帝開始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都已經過世,剩下的兒子只有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兩人能夠有能力繼承大統。

到底是選擇四皇子還是六皇子?

光緒在開始考慮立儲大事的時候,一直在猶豫糾結。四皇子奕詝母親是道光帝全貴妃,奕訢母親雖然地位不如全貴妃,但在全貴妃去世後一直實際掌握後宮權力,四皇子和六皇子,簡直手心手背都是肉。

四皇子奕詝溫厚老實,做事稍顯猶豫,優點是有仁愛之心,對人寬容善良。雖然沒有六皇子的魄力,但是作為一個守城之主還是可以勝任的。奕訢卻完全不同,他天賦極高,文治武功都很擅長,而且十分喜歡錶現自己,鋒芒畢露,屬於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都滿分的孩子。

道光帝逝世前六個小時 ,宣佈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舉很為難!

正因為這樣,道光才糾結了幾年之久。直到道光二十六年的一天,終於塵埃落定。

據《清史稿》記載:“二十六年,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終於在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將寫著繼承人的詔書放進木匣,收起來以備後用。

那麼他這道聖旨寫了什麼?

道光帝臨終前頒佈了兩道詔書。一道將皇四子立為太子,另一道是封六皇子奕訢為親王。

道光帝逝世前六個小時 ,宣佈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舉很為難!

《清史稿》記載:“丙午,上不豫。丁未,上疾大漸。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何汝霖、陳孚恩、季芝昌,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公啟鐍匣,宣示御書‘皇四子立為皇太子’。是日,上崩於圓明園慎德堂苫次。硃諭‘封皇六子奕為親王’”。

按說皇帝留遺詔用來立儲的多,親王一般是新皇登基之後再冊封自己的兄弟。但是道光皇帝臨終前連下兩道詔書,不僅確定了皇位繼承人,而且還冊封了六皇子。這在之前也是不多見的,也足以表明道光對六皇子的寵愛。

不過,最終這道聖旨還是說明,在道光心中,四皇子奕詝更適合當皇帝。歷史上關於奕詝有很多傳說,有一段廣為流傳。說是一次道光帶著眾皇子前去圍獵,六皇子奕訢認為這是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於是非常積極,拉弓便射,獵到的動物最多,而且還洋洋得意,認為道光皇帝一定會誇獎自己。然而奕詝卻沒有射出任何一箭,道光感覺很奇怪,於是問他為什麼不去狩獵。奕詝卻說,“春天是萬物滋生的時節,實在不忍心傷害任何動物的性命。”道光聽後,對四皇子讚賞有加,覺得他一定是位“仁君”,暗自確定了東宮之主非奕詝莫屬。

道光帝逝世前六個小時 ,宣佈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舉很為難!

還有一個故事,想表達的內容也大致相同。

說是道光晚年,徘徊在四皇子和六皇子之間猶豫不決,於是便把他們二人叫到病床前,想試探一下他們的治國才能。道光就問他們:“如果父皇駕崩了,你們要怎樣治理天下?”奕訢一聽到這個問題便開始滔滔不絕,為道光帝提出了很多建議,說了很多治國的方法,很能顯示自己的治國水平。

然而奕詝在聽到道光說自己要駕崩的時候,就直接痛哭流涕,泣不成聲。奕詝跟道光說,一聽父皇說自己要駕崩就頓時十分悲傷,根本沒有心思想什麼治國策略。道光一聽,十分感動,便默默將太子人選定了下來。

道光帝逝世前六個小時 ,宣佈了大清王朝的新君主,此舉很為難!

其實,這兩個故事無非是在說奕詝有仁德,顧念蒼生,一定是個好皇帝。但是仔細一想,便將奕詝的缺點暴露無遺。圍獵不取獵物,便是武力不足;談治國沒有方法,便是無治國之才。與奕訢相比,實在差太遠!

而歷史也證實,道光帝選擇的四皇子在登基後貪戀女色,治國無能,不斷喪失領土,喪權辱國……如果當時道光帝選擇是六皇子奕訢,歷史是否能夠改寫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