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兩國滅亡後,其後裔如今身在何方這幾個姓氏很可能都是後人

引言

孔子在《論語·八佾》中有言:“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認為夷狄沒有中原的禮教傳統,文化落後,有沒有君主都無所謂。但其實在中國歷史程序上,少數民族的作用還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契丹族和女真族這兩個族群,更是分別建立了由耶律家族統治的遼朝,和由完顏家族統治的金國。但是這兩個民族都沒有能夠傳承到現代,在長期的民族融合中,契丹族和女真族已經逐漸融入了其他少數民族或者漢族。然而順著這兩隻民族的歷史軌跡,依然能夠找到他們後人蹤跡。

契丹早期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而女真是發源于山地叢林間的漁獵民族。女真人在契丹人的消亡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由契丹人所建立的遼國,就是由女真人所建立的金國所攻滅。

遼金兩國滅亡後,其後裔如今身在何方這幾個姓氏很可能都是後人

在這一過程中,有一部分契丹人歸順了金,但是女真人對於這一部分契丹人主要是將他們用作攻打南宋等敵人的工具,所以就算歸順了金的契丹人也與金朝廷有不少矛盾。

金海陵王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經在契丹人中的一次大規模徵兵,引起了矛盾最終爆發。契丹人不堪忍受這種行為,於是擁戴撒八為首領,發動了起義。

最終這次起義由於實力懸殊被鎮壓,但是在此之後,金朝廷對契丹人越發猜忌,他們不再允許契丹人任命自己的千夫長和百夫長,將契丹人士兵全部編入了女真人的部隊中。這種行為讓一部分契丹人逐漸與女真人融合。與此同時,另一部分契丹人卻再次反叛。金崇慶元年(公元1212年),耶律留哥帶領了部分契丹人在現在的吉林境內建立了東遼政權。

耶律留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強大的靠山——成吉思汗。雖然東遼後來還是被蒙古人滅了,但是耶律留哥的後代依然長期

從仕

於蒙古政權。

遼金兩國滅亡後,其後裔如今身在何方這幾個姓氏很可能都是後人

除了耶律留哥,當時其實有不少契丹人也投靠了蒙古人。

這一批契丹人跟隨蒙古軍隊征戰天下,分別到了中原、西南和中亞等地,有些契丹人便融入到了當地的族群之中。

現代的一些科學研究顯示,生活在北方地區的達斡爾族、雲南的漢、彝、布朗和佤族等十多個民族的DNA都與契丹人有些關聯,但是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這些族群已經完全沒有了契丹人的文化,因此不能說是現代契丹人。02

在遼被金攻滅之後,還有一部分契丹人由耶律大石帶領西遷中亞,他們所建立的政權被稱之為西遼。

而在西遼滅亡後,一部分契丹人不得不再次西遷,一直到了今天的伊朗境內,最終融入了中亞和西亞的族群中。

遼金兩國滅亡後,其後裔如今身在何方這幾個姓氏很可能都是後人

在蒙古興起後,女真人很快便重複了契丹人的命運。從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開始,蒙古對金進行了持續23年的戰爭。金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由於不敵蒙古人的進攻,金下令遷都開封,此後又先後遷都河南商丘和汝南。隨著遼的政治中心遷往中原地帶,大量女真人也進一步漢化。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元史》中記載了這樣的規定:“若

女直

(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女直(真)生長漢地,同漢人。”這項規定就等於是將元朝統治下的女真人直接歸分為了漢人和蒙古人。

不過,還有部分生活在遼東的女真人,他們在蒲鮮萬奴的帶領下建立了東夏政權。直到公元1233年,這個政權最終被蒙古所滅。此後,也有少量原來的金朝貴族融入了東北地區的其他女真部族之中。那麼在現在,契丹人和女真人的兩個皇族——耶律氏和完顏氏還有後裔存在嗎?

遼金兩國滅亡後,其後裔如今身在何方這幾個姓氏很可能都是後人

耶律這個姓氏在元朝以後就基本上消失了,耶律氏的許多後裔都改為了漢姓的劉姓。

這是因為統一了契丹各部的耶律阿保機,特別推崇漢高祖劉邦,於是給自己取了一個漢名叫做劉億。

這也正是耶律氏的後裔改為劉姓的原因。

另外一些耶律後裔在金朝時期就將姓氏改為了移剌或者移剌答,後來成為了一個女真人的姓氏移剌。在後期滿足出現後,還曾經有一個姓氏叫伊拉,有一些現代史學家認為這兩個姓氏都可能是耶律氏的後裔。

遼金兩國滅亡後,其後裔如今身在何方這幾個姓氏很可能都是後人

相較而言,完顏氏的後裔姓氏更為複雜。完顏阿骨打的漢名叫王旻(mín),在金滅亡之後,完顏家族也遷徙到了中國各地,在現在的安徽、甘肅、河南、福建、臺灣等地,有一些王、汪、完、顏、苑、粘和金等姓氏很可能與完顏家族有關。

而融入了滿族的完顏後人,在清朝滅亡之後則改成了王、汪和金等姓氏。到現在,不管是漢族還是滿族,只有少量人還在使用完顏這個姓氏。

結語

總的來說,契丹和女真這兩個族群已經消失在歷史中,但是他們的後裔依舊分散在許多族群中。從這兩支族群的變遷也可以看出,其實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歷史上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這種傳承除了血統,還有更重要的民族文化。如果民族文化已經消失,那麼就算再純粹的血統,也不能說這支民族得到了延續。

參考資料:

《論語·八佾》

《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