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美如畫狀元刁民盛行,經他接手縣令後,結局意外

大家好,我們的阿煜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出生於浙江餘姚的“世外高人”王陽明,一支世代隱居的顯赫望族。王陽明卻在蒙冤被貶於偏遠山溝裡悟了聖道,變成心學一派的掌門。

悟了聖道,被譽為聖師。可於貴州外的世界,王陽明卻是無力的。或許是道行還不夠深,或許屬於他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山水美如畫狀元刁民盛行,經他接手縣令後,結局意外

劉瑾倒,王陽明迎來了的陽春

雖有不甘心,王陽明卻仍是服從現實,乖乖地待在“蠻夷之地”,做一個敬業的校長,日夜帶著諸生們修習心上功夫。但也就在這個時候,在他的平行時空,宇宙粒子還是發生了鉅變。世界,也在跟著變化。

原來,因為有著皇帝庇佑,“八虎”的氣焰也越發囂張,幾近成魔了。儘管人們知道:魔高一尺,道終究是會高一丈,但這降魔過程卻真稱得上是“道阻且長”。

眼看著各路英雄狗熊都前仆後繼地倒在了“打虎”路上,還是有重量級的人物要出手“降魔伏虎”的。雖然當時朝中剩下的“胖子”寥寥無幾,但這批人還是做到了,不管是為人還是為己,也不管自己是否被看好。這幾個人,改寫了歷史。

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被“銷戶”,雖然正德皇帝朱厚照沒有因此洗心革面,但是天下蒼生和某些政治人物還是慶幸了一番。

不管怎樣,劉瑾倒了,他的集團倒了,曾經這個集團的對立者也會得到平反。很榮幸,王陽明就是這次政治大換血中的一個小小受益者。

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三十九歲的王陽明迎來了生命中的陽春,他不但結束了流放生涯,還被安排到廬陵(今江西吉安)做了知縣。

山水美如畫狀元刁民盛行,經他接手縣令後,結局意外

廬陵不但盛產狀元,還盛產刁民

“巍巍城郭闊,廬陵半蘇州”,蘇東坡曾美美地作詩謳歌廬陵的山水。廬陵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狀元和進士的產地,以“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堆花香”著稱於世。

一度,廬陵還出過“一門九進士,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的科舉神話。

再早些年,元朝統治者為廬陵取名“吉安”,意思也是希望當地能夠吉祥平安。

除了辦公地點周圍景色秀美之外,傳聞中的文化氣、吉祥氣,王陽明還真是一點沒看出來——他被成千上萬的官司給纏住了。

王陽明瞭解到這廬陵縣不但盛產狀元,還盛產刁民。沒辦法,交通發達,導致縣裡魚龍混雜,人們的價值觀太不同了。好的是,這些人都不打算以武力解決問題,而是願意採取訴之公堂的方法為自己“維權”;壞的是,這些人又都是一點虧吃不得的,大事要告,小情也要告。被搶了財物要告,被無意撞倒也要告。所以,光是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知縣老爺有好幾個。

王陽明可不打算不明不白地做下一個。

山水美如畫狀元刁民盛行,經他接手縣令後,結局意外

王陽明治理縣城

之後,王陽明下達了一些聽起來奇怪的命令:比如誰再敢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來告狀,縣衙不但不受理,還會將告狀者打出去;而凡有告狀者,必須長話短說,以此來節省國家的紙、墨資源,也避免因此耽誤官府的辦案效率。以後,若再有像以前一樣長篇大論者,後果自負。

最後,王陽明還真切地提到自己身體不好,特別是最近老毛病又犯了,本想著為大家鞠躬盡瘁,卻也請大家疼惜,能私了的就不要上公堂。

雖然不知道當地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的告狀習慣,但是,在王陽明的真情帶動與有序領導下,廬陵百姓還真是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雖然他們沒有一下子進化為道德標兵、禮數楷模,卻也懂得了最基本的尊老愛幼、鄰里友愛。

一個烏煙瘴氣的野蠻縣城,在短短几個月內便跑步進入了和諧社會初級階段:百姓將注意力與精力都轉移到了種田、做生意、讀書、參加科舉考試上面去了。

這些成績皇帝看不到,卻是被有些主事官員看在眼裡的。同年十二月,一張委任狀下來,王陽明升調走了。

山水美如畫狀元刁民盛行,經他接手縣令後,結局意外

總結

聽說王大人要走,廬陵的官員百姓也都奔走相送。那時,他們還只是單純的稱讚與不捨;那時,他們還不知道幾年后王陽明還會回到江西,並在這個省份立下他人生中的最大功勳,為一省甚至一國百姓帶來重生。

劉瑾伏誅後,幸運之神開始青睞王陽明瞭。他的任命狀一封接一封,官職節節攀升。於王陽明來說,像是做了一場悲喜交加的大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