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里仁》中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是說一個人有德行,做好事,不是孤立的。一定會有人支援他、幫助他。夏代初年“少康中興”就是一個例子。

大禹治水,艱苦卓絕,經十幾年的奮鬥,腿無皮,脛無毛,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服了洪水,為天下人民謀福利,得到廣大人民的愛戴與歌頌。他兒子啟繼承他的地位當了夏朝的國王。啟的王位坐穩後,開始享起福來。他兒子太康也生活腐化。有一次帶著家小到洛水北岸去打獵,越玩越高興,竟至一百天沒回來。那時,黃河下游有個夷族首領,叫后羿,早要奪夏王的權,他乘機阻止太康回來,立其弟仲康為王,實際上后羿抓到大權。仲康死後,他又把仲康的兒子相趕走,自己當了王。后羿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他掌權後,作威作福更厲害。不久,又被自己的部下寒浞殺了。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德不孤,必有鄰

寒浞比后羿還壞,他不但奪去統率天下的大權,還一定要殺死被后羿攆走的相。相逃到那裡,寒浞就派人追到那裡,終於殺死了相。已經懷孕的相的妻子,從牆洞裡爬出來,逃到孃家,生下兒子少康。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德不孤,必有鄰

夏禹的後代少康,年少時給人家放牧牛羊,倍嘗艱苦。但這個孩子自小就努力學習,練就一身本領,並且胸懷大志,決心推翻暴君寒浞,立志復國。這一正義行動,得到各方面的支援和幫助。他姥孃家有仍氏(今山東濟寧),舜的後代有虞氏,夏的舊族靡(今山東金鄉)等方面的人都用各種方式支援少康。他們聯合起來經過長期的艱苦奮戰,終於戰勝寒浞,把王位奪了回來。

在我國奴隸制社會剛一建立,就出現了這麼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大戰,最後正義終獲勝利,正是孔子所說“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德不孤,必有鄰

人們常說“天下好人多”,天下幹好事的多,天下堅持真理的多。因為幹好事是對人、對己有利的事。堅持真理、說實話、說有利於人的話,對事物發展有好處。孔子倡仁政、德治,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思想與行為,是有利於人民、有益於社會的,自然會得到很多人的擁護、支援。孔子對此事持有信心,故說出這句精闢的話。此話在當今世界也很適用,故推薦為送給北京二十九屆奧運會的格言禮品之一。

【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德不孤,必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