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箴言故事】舉賢用人--君子不以言舉人

【孔子箴言故事】舉賢用人--君子不以言舉人

《論語·衛靈公》記孔子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是說一個君子不要光聽誰說的好就相信誰,也不要因為這個人不好(或地位低)而不聽他的正確意見。“以言舉人”出現大錯的事,莫過於紙上談兵的故事。

【孔子箴言故事】舉賢用人--君子不以言舉人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自幼學習兵法,熟讀兵書。與別人談起兵事時,總是誇誇其談,似乎比誰都高明。但他父母對他都有認識,認為趙括學習不務實只會紙上談兵,早晚會誤事。甚至於將來禍害趙國的,正是趙括這樣的人。

秦國多次要滅掉趙國,趙國派出老將廉頗率兵拒守。秦軍久攻不下,便派出間諜到趙國散佈“廉頗老朽無能,秦軍最怕趙括。如果趙括領兵,秦軍必敗無疑。”趙王聽信傳言,要任用趙括為將。他母親堅決不同意,一再說明他會誤事。趙王就是不聽。趙括的母親只得說:“以後他出現大錯,甚至犯了罪,與趙家無關。”趙王答應後,便把老將廉頗撤下來,令趙括率軍抗秦。

【孔子箴言故事】舉賢用人--君子不以言舉人

趙括執掌軍權後,對軍隊放鬆約束,胡亂換人,打起仗來更是依照書本,自以為是,秦將白起縱奇兵,將其在長平大敗,坑殺了趙國兵卒四十五萬,趙括也被射死。趙國大敗後,趙王如約未罰趙母,但對自己輕率地“以言舉人”致釀成大錯卻後悔不已。

【孔子箴言故事】舉賢用人--君子不以言舉人

以言舉人者,為吹牛者提供市場。自古以來,對言、行有一些說法。孔子主張謹言慎行,在與弟子交談中,把“其言也訒”(不要亂說話)當作“仁”的表現。社會上卻仍有一些吹牛騙人的人,對人對事誇大其詞,光說不做,或說做不一的人。這種人言之鑿鑿,聽起來有道理,有根據,有來頭,從而騙取了你的信賴。結果不但使事情一無所成,甚至壞了大事。孔子“君子不以言舉人”的警告多麼難得啊!

【孔子箴言故事】舉賢用人--君子不以言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