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有多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這首詩可謂是名流千古,是李太白的又一佳作。但古怪的是,在太白的詩篇之中,各路人物似乎都大名鼎鼎,那麼問題來了,這個莫名其妙的汪倫又是什麼人呢?

對此很多人可能會表示疑惑,甚至猜想這可能是某一位大人物,只是我們瞭解的比較少。事實上在真實歷史記載中,汪倫只不過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縣令,而且他和李太白的關係,在之前根本沒有任何交集。

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有多大

兩人只不過是一次偶然的聚會,結果就留下了李太白的名句。這也不由得讓人感慨,這個小項鍊還真是命好,只是見了一面,結果就留下了傳世佳作,而且讓世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那麼問題來了,當年的李太白是如何與汪倫相遇的呢?這個小小的縣令為什麼又能得到如此厚贊呢?真相出乎意料。

一、“長壽老人”

汪倫

汪倫此人是現安徽省黃山人,據史書記載,曾經也是一個詩人,只不過其水平和名氣都遠遠不及李太白。在唐開元年間,他成為了一個縣令,終其一生最高段位也只是止步於此。

不過此人卸任以後,由於留戀桃花潭,所以將全家人遷往了曾經做官的地方,並且常年居住在桃花潭畔。後來自天寶元年開始,李白就開始遊歷各方,一次偶然的緣故來到了他的居住地,並且兩人喝酒長談,於是留下了傳世佳作。

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有多大

由於得到了李白的墨寶,所以汪倫將李白的詩篇不僅進行了很好的保留,而且還交給後人永遠流傳。這位縣令的人生雖然普通,但因為李白的到來而變得不平凡,一直到現在汪家的族譜裡面還記載了曾經汪倫與李白的交往。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縣令到死都是留在桃花潭旁邊,並且還活了80多歲,可謂是長壽老人。

因此看完這個汪倫的人生會發現,他的人生根本沒有任何光彩可言,而且李白在猶豫期之前也根本不認得這個人,那麼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詩文唱和呢?其實事情說起來還是有些尷尬。

二、

汪縣令的套路

據史書記載,當年李太白雖然在40多歲時成為了唐玄宗的翰林,但由於每天只是陪著唐玄宗玩了,根本法入主中央實現抱負。再加上當年他讓高力士脫靴,讓楊玉環磨墨,所以遭到了朝廷諸多人物的忌恨,於是被迫抱金而歸。

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有多大

在這段歲月裡他每天都非常瀟灑的遊玩,想要透過寄情于山水來忘記政治上的失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一個叫汪倫的人立刻注意到了李太白。當年汪倫對於李太白是十分的崇拜,甚至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偶像,他是千想萬想想讓李白來到自己這裡,並且與之見面。

但很明顯李太白是一位傳奇人物,根本不會把他放在眼裡,因此如果寫信請求不管寫得多麼誠懇,李太白也不會過來,那麼該怎麼辦呢?這位縣令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他沒有誠懇的提出讓李白來到自己這裡,相反還寫了兩個疑問句。

其內容具體是,“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他深深的抓住了李白的兩個愛好,一個是喜歡喝酒,另一個是喜歡遊玩,他特別強調自己這裡有十里桃花,而且還有萬家酒家。李白看到兩個疑問句以後,立刻就產生了興趣,於是滿心歡喜的跑到了汪倫這裡,準備享受自己的愉悅人生。

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有多大

但是李白來到了汪文這裡卻驚愕的發現,哪裡有什麼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家,根本只有一處桃花潭和一處酒店。李白當場可能有些臉色不太好,但是汪倫卻進行了解釋,所謂十里桃花,其實就是指的桃花潭這一處地方,而所謂的萬家酒家,就是因為一家酒店名字叫做萬家。

看到這樣一個結果,李白也不由得尷尬的笑了,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憤怒離去,相反還和汪倫一起喝酒聊天,畢竟不打不相識,哪裡不是家。

三、

汪縣令的饋贈

來到了這裡以後,汪倫可謂是套路的李白,但很明顯套路不一定能夠得人心,只有實打實的情感才能夠真正讓李白喜歡上自己。當時剛好李白處在一個墮落時期,因此這位縣令決心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李白感到賓至如歸和受到重視感。

於是據史書記載,這位縣令不僅每天帶著李白逛桃花潭喝酒聊天,而且還給予了非常豐厚的饋贈。具體的內容是:八匹良駒和十段官錦。

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有多大

請看這個數目好像並不是特別多的錢財,就是10匹馬和10匹錦緞,似乎也沒什麼了不起的。然而根據唐書記載,在唐朝開元年間,一匹馬的價格約為25000文錢,而一匹好馬的價格可以翻4倍,大約是10萬文錢。

按照一般的折算比例,1000文錢約等於一兩銀子,因此一匹好馬的價格大概在100兩左右,8匹好馬的價格就是800兩。而那些官錦價值也和馬匹差不多,也絕對不會低於800兩。

因此這麼一折算,汪倫送給李白的禮物居然高達1600兩之多。要知道在唐王朝時期,白銀的價格可是十分的驚人,再加上開元年間物價比較低,因此一兩白銀的價值絕對遠遠勝過後來的明清時期。

但據官方統計,在明朝末年,以至於清朝中,三兩白銀可以供一戶貧困之家用一個月。因此當時唐朝的白銀應該更加貴,而1600兩白銀可以說是一筆鉅款。

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有多大

所以很多人感慨,汪倫當年為了得李白的歡心,可謂是花費了巨資,有可能是他這個縣令的全部家當。面對萬人如此看重,李白也是有感而發提出的那首經典的名詩,“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把全副家當都送給了李白,那自然是讓李白感動得稀里嘩啦,自然就有了後來的經典。

不過汪倫也並不虧,雖然當時可能花銷很大,但是他卻因此被千古所流傳,而且他的後人更是把這一詩作永遠的傳了下來,成為了家族史上的榮譽。畢竟像汪倫的人生履歷來說,人生的最頂峰也只不過是當了一個縣令,而且寫詩也不顯山不漏水,能夠擁有這樣一段往事,也算是值得傳唱。

結語

所以回顧當年這一段歷史,我們會會心一笑,其實這些大詩人,他們也不是神仙,也需要人的保養和人的尊重。像李太白在政治上極度失望,所以他也希望找到一些人能夠意識到他的才華,剛好汪倫這個時候像知心的朋友一樣,入侵到了他的身邊,並且給予了他關照,所以李太白才會把自己的傳世佳作給了這個不出名的縣令。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白的一生可謂是非常的讓人失望,他是那個時代的超級巨星,但卻並沒有發生太多實際的影響。

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有多大

雖然他是天下第二劍客,雖然他的詩篇天下無雙,但是那又如何?他只能像影視作品中的那些超級大明星一樣,真的在臺前表演,只能死後流芳,但卻一直無法改變當時的政治格局,也沒能進入到行政圈子之中。這對於李白來說,或許是一個最大的遺憾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