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聯手陳豨共同謀反,險些顛覆了新建立的大漢

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裡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韓信被稱作漢初三傑之一,正是因為他以一己之力擊敗了在楚漢之間搖擺不定的北方四國,才使得西楚失去了潛在的盟友,陷於被孤立的政治局面,為楚漢爭霸的最終結果埋下了伏筆。

兵仙聯手陳豨共同謀反,險些顛覆了新建立的大漢

漢初三傑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軍事奇才,卻在和高祖的政治鬥爭中輸的一敗塗地,被當成了抗擊西楚的一枚棋子。漢朝建立後,高祖‘’誤信‘’讒言,剝奪了韓信楚王之位,將其押送長安治罪,雖然最終免於一死,但是兵仙卻也被軟禁在長安。兵仙本懷著一顆‘’士為知己者死‘’之心,可是在高祖屢次三番的打擊下,他最終也產生了謀反的念頭。

陳豨上任前,兵仙約其共同謀反

白登之戰後,資歷老、能力強的陳豨被派駐到代縣,成為抗擊匈奴的第一道防線,臨行之前,他向兵仙辭行,也希望兵仙能為他提供在四戰之地生存的錦囊妙計。

兵仙聯手陳豨共同謀反,險些顛覆了新建立的大漢

大將韓信

可能是因為兩人都受到了高祖的打壓,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兵仙對陳豨十分重視,他拉著陳豨的手,說出了肺腑之言:

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倖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

在天子腳下,居然有人能說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言語,誰知陳豨非但沒有惱火,反而和兵仙達成了共識:

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

兵仙的一番話,點出了陳豨最在意的一件事。

兵仙聯手陳豨共同謀反,險些顛覆了新建立的大漢

劉邦最初只是幾大勢力的代言人

當初高祖起兵前,像陳豨、呂澤等人,都是帶著巨大的股本客從於高祖,換言之他們其實是高祖的貴人,給了他第一輪天使投資,打算藉由豐沛勢力獲得令自己滿意的回報。

可是隨著局勢的發展,高祖展現了天子之氣,先為王后稱帝,在名義上和法理上都成為了天下共主。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當年劉老三仰仗的大腿,如今反而成了他呼來喝去的臣子,這種巨大落差難免令人無法接受。

更可怕的是,即使陳豨兢兢業業地為大漢賣命,仍然有可能因為手握兵權而遭到懷疑,兵仙就是真實的前車之鑑。

在這種情況下,兩人能夠達成共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陳豨上任後,兵仙在長安暗中佈局

懷揣著兵仙的信任和兩人的小秘密,陳豨奔赴代地上任。他走了之後,兵仙沒有食言,也暗中在長安佈局。

兵仙聯手陳豨共同謀反,險些顛覆了新建立的大漢

位於漢朝北方的代地

由於韓陳二人最終被定性為逆臣,關於兩人的大量史料被掩蓋,此後的許多細節我們已經無從瞭解,不過後人卻還是可以尋找到兵仙努力佈局的一些蛛絲馬跡。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就是,陳豨在代地起兵後,兵仙立刻在長安開始了小動作:

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

從上述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兩點,首先,陳豨在代地鬧騰出的動靜不小,以至於高祖不得不請求兵仙隨同作戰,只要這樣兵仙才能有推病不出的機會。

假如陳豨謀反雷聲大雨點小,高祖完全沒必要讓兵仙出征,隨便找個信得過的人就可以平亂了。

其次,兵仙此時已經有了忠於自己的勢力,他甚至敢於讓他們去明確傳達起兵作亂的資訊,並且召集眾人出謀劃策。

要知道,當初兵仙被囚車押送到長安時,本部勢力全部被留在了楚地,只有他孤身一人前往。到了長安後,高祖對他的態度使得其他勢力不願意靠近他,令他陷入被孤立的局面。

可是眼下,兵仙已經拉起了一票人馬,更可怕的是這群人中不乏極其忠心、可以託付身家性命之人,這足以反映出兵仙為推翻大漢做出的努力。

漢十年,韓陳起事卻因洩密失敗

陳豨奔赴代地兩年後,果然信守了諾言,在此起兵反漢:

漢十年,陳豨果反。

而此事的真正推手兵仙,也立刻調派了自己能掌控的全部資源,在國都長安開始了破壞工作。

兵仙聯手陳豨共同謀反,險些顛覆了新建立的大漢

手段狠辣的呂后

可惜的是,由於此事事關重大,有人頂不住壓力,選擇了告發兵仙,呂后和蕭何合計後,將兵仙騙入宮中殺害,終止了這起叛亂:

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彊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

雖然兵仙反抗大漢的心情已經無法逆轉,但是歸根結底他的實力還是稍顯不足。謀反作亂在任何時期都是一項風險極其巨大的工作,在我國兩千餘年的封建歷史中,成功者寥寥。

嚴格地說,兵仙謀反並非沒有把握,只是這種把握極其不穩定,其成功的希望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上,只要複雜的謀反鏈條上一個小小環節出現疏漏,比如洩密,就會導致滿盤皆輸。

兵仙少年坎坷,戎馬一生,骨子裡的倔強和對勝利的渴求促使他決定向死而生,為了向高祖討要自己一生忠於大漢卻失去權勢的一個說法,他不惜以身證道,寧可背上罵名,也要完成自己的最後一搏。

樊噲跪拜韓信事件中有著重要內涵

有一種說法認為,兵仙帶著一堆家奴、下人和囚犯挑戰國都內龐大的守備力量,有以卵擊石的嫌疑。由於此事的成功機率十分渺茫,陰謀家猜測兵仙是被呂后找茬處死的,為了避嫌才給他安上了一個謀反的罪名,畢竟漢初三名將之一的彭越就是同樣憋屈的死去。

不過在仔細分析後,我們會發現兵仙的謀劃確實有其合理之處。首先,高祖為了鞏固劉姓江山不停地削弱異姓諸侯王的實力,許多功臣紛紛殞命,雖然這種行為針對的是被封王的諸侯,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其他爵位略低的功臣能夠倖免於難,因此兵仙有許多隱性盟友。

其次,兵仙採取雙面夾擊,趁著漢朝的最高統治者和巨大的權力中樞分開時,將其割裂,使得政令軍令無法有效抵達。高祖被陳豨拖住,而他的對手也只剩下呂后和太子了,除掉這兩人的機會遠遠超過和整個漢朝為敵,只要這兩人死去,兵仙有把握憑藉自己的巨大威望得到觀望勢力的支援,這也是他為何敢放手一搏的關鍵原因了。

參考文獻:

【1】《蟾宮曲·嘆世二首》 元 馬致遠

【2】《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