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下一站是腦梗,要做什麼檢查才能查出來?怎麼辦呢?

腦供血不足在臨床上很常見,是腦缺血的一種通俗說法,多見於中老年人,60歲以上有三分之二的人出現慢性供血不足,80歲以上老年人有80%出現慢性腦供血不足,但現代年輕人也不少見。腦供血不足的下一階段可能就是腦梗死,作為這麼高發的一種症狀,我們需要了解它是如何發生,有什麼表現,如何防治。

1。什麼叫腦供血不足?

簡單來說就是腦動脈迴圈障礙導致的腦部供血不足。

大腦作為我們的生命中樞,完全靠血液供應提供“養分”,它要正常運轉需要源源不斷的氧氣、葡萄糖等物質供養腦細胞、腦組織。每100克大腦組織每分鐘需要40-60毫升的動脈血,當大腦動脈供血量少於正常需要量時,就會出現供血不足症狀。

腦供血不足下一站是腦梗,要做什麼檢查才能查出來?怎麼辦呢?

2。腦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現?

大腦是人體“司令部”,腦供血不足後,大腦就容易缺血、缺氧,腦細胞缺乏能量的情況下它就會“罷工”出現一系列症狀,常見症狀有以下一些。

頭痛、頭痛、眩暈;

乏力、整天昏昏沉沉;

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心情焦慮或抑鬱。

肢體無力或僵硬,走路不穩;

突然短暫的失明,聽力下降,耳鳴;

惡性、嘔吐;

單側肢體或者某一部位無法控制的痙攣;

單側臉、手、腳麻木;

昏厥。

3。哪些原因會引起腦供血不足?

我們大腦的供血就像高樓供水,血管就像水管,心臟像水泵。高樓供水有兩個關鍵節點,第一水管要通,第二水泵要夠力,對應人體就是通往大腦的血管要通暢,心臟泵血功能要正常。歸納一下,臨床上引起大腦供血不足的原因就有兩個,一個是血管問題,一個是心臟問題。

血管因素(多見):大腦的血液供應來自2套動脈系統,分別叫頸動脈和椎-基底動脈 。

動脈粥樣硬化導致頸動脈管腔狹窄。動脈粥樣硬化導致頸動脈斑塊形成,斑塊形成導致血管管腔狹窄,管腔狹窄導致通往大腦血流不足。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菸都會破壞人體的動脈內皮系統,而動脈內皮系統的破壞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根源,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主要的機制是脂質代謝紊亂,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危害最大。脂質沉積在血管內膜後,促發血管內壁纖維組織增生,鈣質的沉積,形成了斑塊,斑塊的不斷蓄積,導致血管壁向心性增厚,阻礙了血流透過

腦供血不足下一站是腦梗,要做什麼檢查才能查出來?怎麼辦呢?

頸椎病導致椎動脈壓迫或畸形。最常見的是頸動脈型頸椎病,很多年輕人因此發生腦供血不足。頸動脈型頸椎病導致頸椎錯位、頸椎間盤脫出等,容易引起椎動脈受壓或畸形,椎動脈受壓有什麼後果不言而喻,肯定大腦供血不足。此外,頸部外傷也可以造成頸動脈受壓。

心臟因素(少見):泵血功能下降。

我們人體任何一個臟器的動脈血都來自於心臟泵出去的,心臟是我們人體的發動機,引起心臟泵血受到影響的致病因素都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常見於慢性心衰,除此以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等也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導致大腦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下一站是腦梗,要做什麼檢查才能查出來?怎麼辦呢?

4。腦供血不足可以做哪些檢查可以查出來?

經顱多普勒(TCD):這是一種利用超聲多普勒來檢測顱動脈血流動力學引數,簡單方便無痛苦無創傷,價格不貴。可以診斷動靜脈畸形、腦動脈硬化、腦血流異常等。如果提示有頸部血管和顱內的腦血管有血流減慢、加速、狹窄等血管異常情況時就要引起重視,需要進一步評估。

數字化減影血管造影術(DSA):,這是透過一根管子插到需要檢查的血管裡面,注入造影劑,透過數字化減影得到單純的血管影像,對於血管是否狹窄、堵塞等顯示非常好,血管有沒有狹窄、斑塊、畸形等一目瞭然。

頸動脈彩超。可以發現頸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的存在,以及大小,判斷有無頸動脈管腔狹窄。

磁共振血管成像(MRI)及CT檢查:可以幫助檢視大腦中有沒有佔位性病變,有沒有椎動脈型頸椎病。

血壓:血壓水平可以反映心臟功能,血壓過低或過高都容易發生腦血管疾病。

血生化檢查:全面檢測血脂、血糖及血液黏稠度等情況,血脂、血糖異常可造成腦迴圈不好,引起慢性供血不足。

神經精神檢查:腦供血不足可以引起焦慮、抑鬱症等精神問題,焦慮症和抑鬱症也可以引起頭痛、頭暈等軀體症狀,神經精神檢查可以排除精神系統疾病。

腦供血不足下一站是腦梗,要做什麼檢查才能查出來?怎麼辦呢?

5。腦供血不足該怎麼改善?

腦供血不足的下一階段可能就是腦梗死,需要重視。急性期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處理,慢性腦供血不足按以下方法去改善。

積極查詢病因及治療原發病。腦供血不足究竟是血管因素還是心臟因素,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干預,有頸椎病的積極治療頸椎病,有心衰的積極改善心臟功能。

控制危險因素。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動脈硬化的高危因素,著重透過生活方式改善,積極干預,綜合評估後可以預防性的使用他汀類藥物。

平時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減肥,避免久坐,適當運動,勞逸結合,增加社交,調節情志,保持心情愉悅,均衡飲食。飲食原則是低脂、低糖、低鹽,減少精製糖攝入,減少膽固醇攝入,減少奶油蛋糕、冰激淋、奶茶、巧克力等含反式脂肪多的食品攝入,反式脂肪對血管危害更大,主食粗雜糧佔三分之一以上,肉類以去皮禽畜瘦肉、蛋、奶、水產品為主,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保持營養膳食平衡。

小結:腦供血不足是由於腦迴圈障礙導致,常見原因是由頸椎病、頸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少數由心臟泵血功能不足引起,以頭暈頭痛等症狀為主,主要靠自我感覺症狀和輔助檢查發現,治療以治療原發病,控制危險因素,生活方式改善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