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文廟鬼影

明代洪武初年,吉安市永新縣來了一位新知縣,名叫烏斯道。

烏斯道是個飽讀詩書、博學多才的人。他最崇奉孔子,所以上任的第三天,就帶著文武吏員到縣衙東邊祭拜文廟。

給孔聖人的牌位擺上供品,點上香燭,烏斯道便向孔子的神像三跪九叩首,行禮膜拜。他正忙著磕頭,忽然看見供桌邊楹柱旁有人影在晃動。

他心裡有些不快,以為衙役們辦事不力,竟然在他祭拜聖人時把閒雜人放進來騷擾祭拜儀式。他隱忍著,堅持把祭禮做完。

一出了文廟殿門,烏知縣轉身責問他手下的人:“是誰把閒雜人放進聖殿的?難道不怕褻瀆至聖先師嗎?”

手下人嚇得不敢吭聲,書辦賀仲善走到烏知縣跟前,恭敬地說:“請大人不要生氣,文廟裡沒有閒雜人擾亂。晃動的影子不是人影,而是個鬼影。”

“你說什麼?鬼影?大白天哪來的鬼影?”烏知縣瞪大了眼睛,不解地問。

“知縣大人剛來此地,屬下們還沒有來得及將這裡的風土人情詳告。說起這鬼影,還有一段悲壯激烈的歷史故事。請大人回衙休息,我再慢慢稟告。”

烏斯道也覺得自己剛才有些失態,便緩和了面色,說:“我們回縣衙吧。”

聊齋故事|文廟鬼影

在縣衙後堂裡,烏斯道與賀仲善相對而坐。僕役送上香茗,賀仲善喝了口茶。

話說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永新一帶淪陷。文天祥丞相的兵馬與這裡的抗元地方力量聯合作戰,激戰了三晝夜,收復了永新縣城。誰知當時出了個叛匪鎦槃,引來了大批元兵,把永新縣城圍得鐵桶一樣。

城中軍民剛打過仗,傷病過半,又沒有糧草,與窮兇極惡的元兵苦戰了四個晝夜,箭盡糧絕,被蜂擁而上的元兵殺得屍橫滿街,xue流成河。

永新城裡有家姓譚的大戶,全家積極參加抗元戰事。譚員外的兩個兒子都戰死在沙場。城破以後,譚員外沒有來得及帶領家小逃避,只好在城中躲藏。他指使家小從後門出去,趕往文廟暫避。

家小僕役還沒有完全離開,元兵就撞開了大門,抓住了譚員外。譚員外不願做俘虜,奮力掙扎,一個兇狠的元兵一刀刺向他的胸口。

譚夫人剛逃到後門邊,看到丈夫被殺,瘋了一樣撲向元兵,咬住一個元兵的手腕不鬆口,那元兵疼得嗷嗷直叫,用刀在譚夫人身上連砍了十幾下。譚夫人渾身是xue,倒在地上,嘴裡還銜著元兵的一塊肉皮。

譚員外夫婦慘死在元兵的屠刀下。譚家只有譚員外的兒媳婦趙氏帶著四歲的孤兒逃到了文廟。譚家的僕役們除了婢女碧桃還跟著趙氏,其餘的都四散逃命了。原以為在至聖先師孔聖人的廟堂裡,元兵不會肆無忌憚地殺人,誰知在這裡他們照樣舉起了屠刀。

趙氏藏在大成殿神像後,被元兵拉了出來。四歲的孩子緊緊依偎在她身旁。她憤怒地瞪著元兵,沒有一點怯懦和恐懼。

一個元兵小頭目走上前,伸手撥了撥她額前散亂的頭髮,說:“這小娘子細皮嫩肉,長得倒挺俊,陪陪大爺怎麼樣?”

聊齋故事|文廟鬼影

“呸!”趙氏向他臉上吐了一口唾沫,罵道:“豬狗不如的東西!你們殺了我的公婆,我的丈夫也死在你們的手上,我恨不得咬你們的肉,吃你們的心!”

那元兵頭目用衣袖擦擦臉上的唾液,惱羞成怒,抱著趙氏就要動粗。趙氏披頭散髮,憤怒得像一頭受傷的獅子,在元兵頭目身上臉上亂抓亂咬,拼死抵抗。

元兵頭目沒有得逞,就打起了趙氏孩子的主意。他一把抓起小孩,把刀架在小孩脖子上,狠毒地威脅她:“臭娘們,乖乖地聽大爺的話,不然的話,我這一刀下去,你兒子的命就沒有了!”

“你要是敢傷我的兒子,我就是變成厲鬼,也得要你償命!”趙氏雙手掩著破碎的衣襟,已變得聲嘶力竭。

元兵頭目十分陰險,油腔滑調地說:“我不殺你的兒子,你可得好好地順從我。我不會讓你變成厲鬼的。”說著,用刀在孩子脖子上輕輕拉了一下,孩子脖子上立即出現了一道xue印。

面對著邪惡兇殘的元兵,趙氏自忖:“活著受辱也是死,不如早死,也許這兇兵還有點人性,能保住孩子的一條命。”

想到這裡,她理了理雲鬢,在心裡暗暗喚著:“公公,婆婆,兒媳無能,不能保護您的後代脫離虎口,只好到黃泉與您相會了。”猛然撞向孔子像前的楹柱。

“嘭”地一聲,楹柱顫動了一下,趙氏頭上xue流如注,慢慢癱倒在地上。

“娘——”四歲的孤兒哭喊著,撲在母親身上。

那元兵頭目見趙氏已死,氣急敗壞地一腳踢向小孩。小孩連打了幾個滾,昏死在神案下。元兵頭目拖起嚇癱在地的婢女碧桃走了。

趙氏的xue流滿了大成殿的地面,慢慢地滲入磚頭中去。xue跡自宋元至今一直不消失,用火燒,用砂石磨,誰知痕跡卻越來越鮮豔。也許是趙氏死不膜目,也許是她想提示人們不要忘掉仇恨與恥辱。在人們祭祀孔廟時,她的身影不時地出現在大殿裡。

聊齋故事|文廟鬼影

永新縣城的人們十分崇敬趙氏寧死不受辱的高尚氣節,為了安慰她的魂靈,紀念她的貞烈之舉,為她立了祠堂。每年在她的忌日,紛紛抬著牛羊果品來祭祀。她的祠堂,百姓們稱為“節婦祠”。

“這樣的剛烈女子,真令人肅然起敬!”烏斯道聽完故事感嘆道。

他問書辦:“節婦祠在哪裡?”

“就在文廟後的荷塘邊,不過是兩間破瓦房,不太起眼。”賀仲善恭敬地回答。

“明天你陪我去看看,我也要向這位女中英烈致意!”說完,他們各自休息。

第二天一早,烏斯道由賀書辦陪著,繞過文廟來到趙氏祠堂前。

由於元末明初連年戰亂,祠堂多年失修。門楣上的匾額字跡已模糊,牆皮多處脫落。祠堂內塵土滿地,老鼠竄來竄去,臺階長滿綠苔,神位上,供案下,到處是蜘蛛網。

看到這種景象,烏斯道難過得低下頭。他輕輕地走到祠堂神位前,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禮。

回到縣衙,烏斯道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積蓄,指派衙役找泥瓦工匠修繕趙氏祠堂。他又讓人在祠堂旁立碑,碑的正面鐫刻趙氏影像,背面是他親自撰寫的:“節婦遇難記”。

半個月後,祠堂修繕一新,門楣上方掛著一塊烏知縣親筆題寫的嶄新匾額,“節婦祠”三個大字在陽光下分外奪目。

參考資料《才鬼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