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的"煩惱":遺產分配,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成了千古難題

大家好,我們的小思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面對繼承問題,最讓古代文人所向往的,無疑就是上古的禪讓制。所謂禪讓,就是找一個有德又有才的人繼續帶領大家。但這套制度,又有明顯的弊端,首先就是不符合人性,權力這東西,到手就很難輕易放手,試問誰願意真心實意做他人墊腳石?誰願意把自己的企業拱手送人?帝王之位,獨此一個,就更加沒可能送人了。其次,容易暗箱操作。德才是別人的主觀評價,沒有客觀標準,跟和尚大師們說的“有緣人”是一個道理。你說張三有德,我說王麻子品行更高,結果李四透過不當競爭得到皇帝的好評,這就會造成爭端。因此,禪讓制被替代就成了必然,甚至,我都懷疑這種遊戲規則是否真的存在過,說不定就是文人空想而已。

當出現多個兒子並存的局面時,繼承人的選擇,就成了一項藝術,極其考驗皇帝的智慧。理論上說,老皇帝所有的兒子都有繼承資格,這些人也會拼命地爭取。不要說皇室,即便是家族企業,也面臨家業繼承問題,處理不好,就是一場遺產爭奪戰,“賭王”何鴻燊去世不久,各房太太、子女就已經蓄勢待發。

帝王家的"煩惱":遺產分配,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成了千古難題

禹的兒子啟接管天下後,就出現了父承子繼。但是,皇帝很少有獨生子,大多情況下會出現多個兒子,皇帝前腳走,皇子們就會瘋狂地爭奪,甚至武力解決。這麼爭來爭去、相互拆臺,既消耗彼此勢力,也讓家業越來越小。繼續吵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那怎麼辦呢?

帝王家的"煩惱":遺產分配,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成了千古難題

大家總結經驗教訓,爭論的焦點集中到了立嫡與立賢上面,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嫡長子繼承製,這又是為何?

一、賢與不賢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概念,沒有統一評價標準,弊端很多。有人說,幫農夫免費收割稻穀是“賢”,但這種行為卻剝奪了村頭張大嬸的工作機會,試問這還算“賢”嗎?隔壁老王天天享樂主義、吃喝無度是“不賢”,但他的頻繁消費帶動了周圍店鋪,試問這還算“不賢”嗎?到底什麼是“賢”,什麼是“不賢”,這是一個世界未解之謎,誰也無法說的清。

再比如,一個皇子能夠吟詩作賦,一個皇子可以治國理政,到底哪個算賢明,也無從談起。雙方都有自己的團隊與支持者,弄不好又是一場火拼。

帝王家的"煩惱":遺產分配,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成了千古難題

此外,如果以賢明為選擇依據,那就會出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情形。皇帝說扶老太太過大街的行為很賢明,那皇子們為了取悅皇帝,一定會爭先恐後地扶老太太而荒廢其他事務。甚至,皇子們都會成為假仁假義的偽君子,比如楊廣,明明好大喜功的紈絝子弟,為了皇位,竟然能夠壓制自己的個性,在父母面前把自己偽裝成勤儉節約的君子。

二、嫡長子繼承製,標準十分明確,繼承順位也清清楚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相對於立賢,嫡長子繼承製更有說服力,在皇位交接時,付出的成本也相對較小。你當不了皇帝,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出身問題。嫡長子繼承製,符合封建等級社會的發展需要,也是儒家一直所倡導的。

帝王家的"煩惱":遺產分配,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成了千古難題

嫡子往往是皇后所生,子憑母貴,國賴長君,嫡長子從小的地位就是最尊貴的,受到的教育也是最好的,即便不是最賢的,從機率上說,不成器的機率也相對較小。

但是,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嫡長子繼承製雖然得到認可,執行得並不好,實際上以嫡長子繼承皇位的並不佔多數,秦漢二十六位皇帝,只有西漢的三位是嫡子;兩宋十八位皇帝,三位嫡出;明代十六位皇帝,五位嫡出。嫡長子繼承製能夠得到認可,為何又不能很好地貫徹呢?

帝王家的"煩惱":遺產分配,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成了千古難題

一、嫡長子的位置雖然最尊貴,但跟有沒有能力完全是兩回事。一個王朝的開端,皇子們各個生龍活虎,嫡長子的功勞以及能力,很有可能不如其他兄弟。比如李世民,朱棣等人,都身經百戰、雄才大略,根本不把所謂的法定繼承人放在眼裡,等到老皇帝不行了,直接給你反了,然後取而代之。此外,有些嫡長子,完全是自己不爭氣,才給了其他人機會,比如胤礽、李承乾。再有一種情況,哥哥不行了,弟弟趁機取而代之,比如宋太祖的位置,就不明不白地被自己弟弟奪走。

二、皇帝沒有嫡子,皇子們全部都是小老婆生的或者領養的,比如宋高宗。

三、各方利益的平衡。每個皇子背後,都有自己的支持者,皇帝為了平衡各山頭,有時候也只能放棄嫡長子繼承製。或者皇帝突然去世,來不及交代後事,幾位大佬開會商量,相互妥協,最後達成某種平衡,順治的繼位就是如此。

帝王家的"煩惱":遺產分配,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成了千古難題

秋媚說:所謂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規則,說到底也是看能不能為己所用,對強者有利,那就繼續堅持;對強者不利,那就與時俱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