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百姓說他是奸臣,後世評價為千古名相?

近代思想家梁啟超評價他為“若乃於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悠悠千年,間生偉人。”

但是北宋名人司馬光,朱光庭評價他卻是“人言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這個人就是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只要一提起他,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王安石變法”。北宋初期,國富民強,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一個繁榮盛世,讓儒學,科技發展,經濟發展等方面,呈現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景象。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百姓說他是奸臣,後世評價為千古名相?

因北宋農產業發展迅速,使得宋朝人口從3710萬,漲至了12600萬,但是到了中後期,北宋國力減弱,因統治者的疏忽,使得北宋從繁榮,變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宋仁宗景祐四年,16歲的王安石隨父進京,少年時,他在文學方面就有極高的天賦,進京後,結實不少喜愛文學的好友。

21歲,王安石考中進士,被授予淮南節度判官,按照宋朝規定,任職官員任期滿後,就可回京入館閣,但王安石卻選擇了調任地方知縣,在鄞縣為百姓服務,就任四年中,王安石為當地興修水利,擴辦學校,創下不小政績,更是為自己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公元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因其勤政愛民,政績斐然,於是獲當朝宰相文彥博的舉薦,請求宋仁宗以示獎勵。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百姓說他是奸臣,後世評價為千古名相?

公元1067年,宋神宗繼位,非常器重王安石,虛心向他請教如何解決北宋當下所面臨的經濟以及政治困擾,王安石當即就提出,讓神宗勉勵效法堯舜,簡明法制,制定一個革新方法,此舉受到了神宗大力認同,1069年,王安石變法開始施行,經過神宗的推波助瀾,王安石成功躋身執政行列,首先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由王安石為首,提拔40多位官員,施行新法。

熙寧三年,王安石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權力堪比宰相,同時在全國範圍裡,大規模推行新法,展開改革運動。王安石這場變法,導致朝中大大小小20多人或離職,或罷免,激起一片浪花,同為北宋文學家和政治家的司馬光曾三次寫信給王安石,列舉新法利弊,要求停止新法,恢復舊制,但王安石仍然一意孤行,對於司馬光的指責一一反駁回去。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百姓說他是奸臣,後世評價為千古名相?

熙寧四年,百姓開始用逃避保甲,自斷手腕的現象來反對實行新政,但王安石還是不管不顧,他認為,實行新法,士大夫都對此存有爭議,更何況是不瞭解內情的百姓。公元1074年,北宋發生旱災,大部分災民流離失所,但此時王安石仍認為,天災人禍在歷朝歷代都無法避免,只要派人治理就好,始終不願放棄實行新政,

不過,王安石變法最終還是遭到了多方的阻礙,時任光州司法參軍的鄭俠,原是王安石一手提拔出來的門士,他曾把王安石當作自己,但後來因政見不同,使得兩人站在了對立面。在天下大旱時,鄭俠曾繪製了一幅流民旱災圖給宋神宗,再加上曹太后,高太后等人也反對王安石新法,最終,宋神宗無奈罷免王安石宰相職務。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百姓說他是奸臣,後世評價為千古名相?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繼位,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改用司馬光為相,全面廢除王安石提出的新法,自此,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縱觀他這一生,因為想要改變北宋當時所面臨的困境才實行的變法,但是在變法過程中,卻沒有很好的權衡利弊,損害百姓利益,最終引起大部分人的強烈反對,這也是為何歷史上對於王安石存在爭議的地方。

北宋最難評價的“奸臣”,百姓說他是奸臣,後世評價為千古名相?

但王安石發動變法,改變了北宋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局面,是我國曆史上,商鞅變法後,又一個大規模的社會變革運動,其所造成的影響,在歷史記載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這也是為何後世會稱他為千古一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