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翠翠紅紅鶯鶯燕燕,風風雨雨暮暮朝朝。這副對聯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湖山春社竹素園中的疊字妙聯,偎紅依翠,暮暮朝朝,寥寥幾字倒也說中了當年此景的絡造者的一大心願。或許你以為此人舞文弄墨,是個風流名士,其實不然,此人是個徹底底的世俗官員,而且世俗得很。

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曾經,不通文墨只知鬥雞走狗、行走市井的李衛藉著殷實的家境捐了個小官,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李衛倒是個天生做官的材料。他手下的師爺起草完公文奏章讀給他聽後,他總能一針見血地把問題要害找出來,然後口述讓師爺們修改;升堂審案時,他更是才思敏捷,屬下人都不敢因他識字不多而有所欺瞞。

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清史稿?李衛傳)載:李衛“入貲為員外郎,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遷戶部郎中”。李衛在戶部供職期間幹了一件讓當時還是親王的胤鎮刮目相看的事:他任戶部郎中時,管理銀庫事務。有某位親王的屬下對於收繳的白銀都要每千兩額外加收十兩作為庫平銀。李衛堅決反對,但親王屬下執意要收,李衛就將銀櫃抬到廊下,寫上這是某某親王的“盈餘”,指明是非法收入。親王聞此大驚,下令停收庫平銀。

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雍正上臺不久,發現各省錢糧虧欠甚多,便下詔清查,各省官員聞訊十分恐慌。李衛當時做浙江總督,立刻召集了幕僚們來商議對策,手下那些人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李衛便說:“不請飲差大臣來吧,皇上一定不相信我們。但要是飲差大臣來了而我們這些做督撫的無權干涉清查的話,恐怕虧欠的事情就要敗露。不如我主動上奏朝廷,說“浙省錢糧廢弛日久,正好趁著欽差大臣清查的機會好好整治一下。不過,欽差大臣初到地方,一時恐怕不得要領,臣身任地方官,理應協同辦理,請皇上裁處”。

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再說雍正接到李衛的奏摺後,同意了他的提議,隨後便派了戶部尚書彭維新前去浙江清查,並批准李衛協助清查工作。彭維新當時已在江南其他各省清查,這個人做事認真細緻,加上江南各督撫都不敢幹擾他的工作,結果查下來是問題多多,很多人都被他抓住了辮子,彭維新還準備上報朝廷以“流、斬、監、追”的罪名懲處這些人,弄得這些地方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隨後李衛便為彭維新設宴接風,酒至中巡,李衛嘆道:“凡是共事,從來就沒有不爭執的。我性子急,喜歡和人爭辯,屢次被皇上批評。這次和大人共事,我倒是希望不要有爭執,但不知道怎樣才能沒有爭執呢?”

彭維新說:“這樣吧,我們分縣清查,如何?”李衛說:“好。”

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後來,彭維新雖然認真清査,但因為李衛早就做了手腳,最後是一無所獲。李衛清查的時候,則讓那些虧欠的州縣儘快設法彌補,把事情儘快擺平。清査完後,李衛和彭維新碰頭,問:“怎麼樣,各地可有虧欠的嗎?”彭維新說:“沒有。”李衛裝作意外,但又開心地說:“恭喜恭喜,我這裡也沒有呢。”

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聰敏通達--李衛的做官之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對於李衛,最大的幸運莫過於遇到了提攜自己的貴人。康熙晚年選官,操守第一,才幹其次,清廉虛名的影響下,遍地“清官”,卻荒於辦實事。雍正則認為,清官如同“木偶”,中看不中用,對社稷民生毫無裨益。因此,雍正用人,首先在才幹。李衛一路官運享通,雖然恃能放縱,卻對上不對下,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花花腸子只要用在正道上便無可厚非,縱然市井味濃,卻也不失可愛。

李衛死後的諡號是“敏達”,既反映了李衛的為官之道,也反映了雍正的選官標準。雍正死後沒幾年,李衛便也離世,這或許也是他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