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明相杜如晦,為何甘願追隨太宗,共創貞觀之治?

引言:

劉昫曾經這樣評價唐朝時期著名的宰相杜如慧:肇啟聖君,必生賢輔。猗歟二公,實開運祚。文含經緯,謀深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作為唐太宗麾下的謀臣,這杜如晦在當時可謂是地位頗高。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他最開始,他卻在隋朝朝廷擔任官職,一心輔佐隋煬帝穩定國家。

唐朝明相杜如晦,為何甘願追隨太宗,共創貞觀之治?

杜如晦

由於隋煬帝的殘暴統治,導致整個國家處於混亂之中,各地軍閥紛紛帶兵起義。想要有所作為的杜如晦自然不甘心就這樣,在暴君手下不受重用,於是便決定跟隨李淵的第二個兒子李世民。李世民也是一位識人之人,在他眼中這杜如晦就是如房玄齡一樣的人才,於是便重用他,這二人也成為了他的左膀右臂。

在杜如晦的輔佐之下,李世民很快便在軍隊中站穩了腳跟,幫助父親李淵奪得了隋朝的天下建立了唐朝。在玄武門之變中,杜如晦也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唐玄宗登位之後,他也被加官進爵。一說起杜如晦便必然想起房玄齡,在他們兩人的配合之下,共同為皇帝選拔了一大批真正有用的人才,敲定了唐朝適用的法律,歷史上將他們稱為“房謀杜斷”。

棄官不仕隋朝,唯願追隨世民

杜如晦出生在一個官員之家,他的父親也曾經在隋朝朝廷中擔任官職。小時候的杜如晦十分的聰明,非常喜歡與旁人一起談古論今,因此學識淵博。事實上,與其他人不同,杜如晦之路較為曲折,他不是透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堂做官,而是被吏部侍郎所看重,將他徵選為預備官員。

唐朝明相杜如晦,為何甘願追隨太宗,共創貞觀之治?

這吏部侍郎高孝基也是杜如晦生命中的一個貴人,他十分器重杜如晦,便對他說:你有冷靜的頭腦和處理各種事物的才能,是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樑,但是現在你還年輕,希望你能堅守住自己的本心,先從基層歷練。於是杜如晦便成為了滏陽縣尉,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或許是百姓們對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以及忍無可忍,全國各地爆發了起義,而這其中便有李淵父子。

當時,隋朝的軍隊本來就由於統治者的無能而荒廢訓練,當李淵父子率領軍隊反抗隋朝的統治時,甚至有些隊伍竟然不戰而降,於是很快的李世民便跟隨父親一舉拿下了長安。在長安平定之後,杜如晦又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那就是與他共稱為房謀杜斷的房玄齡

唐朝明相杜如晦,為何甘願追隨太宗,共創貞觀之治?

房玄齡

房玄齡也是一個一心為君之人,他知道杜如晦是一位人才,於是便向李世民引見了杜如晦。在經過簡短的交談之後,李世民覺得這杜如晦是難得一見的人才,他見解獨到,經常能說到他的心坎上,便將他帶在身邊,讓他出謀劃策。而這杜如晦也沒有讓李世民失望,在他的輔佐之下很快便在軍隊中站穩的腳跟,還掌握了大半軍隊。並且在他的計謀之下,很快便消滅了王世充等割據力量,從而擴大了唐朝的版圖。

發動玄武門之變,終助李世民登位

前有秦二世胡亥為奪皇位謀殺扶蘇,後有康熙末年九子奪嫡,唐高祖李淵年間自然也不能避免。在歷史記載中,唐高祖一共有三個兒子較為突出,其中便是隱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以及齊王李元吉。

唐朝明相杜如晦,為何甘願追隨太宗,共創貞觀之治?

李世民

在這三人中秦王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中所付出的功勞最大,手底下的能人軼事也最為眾多。再加上他不斷率領軍隊平定了各地的分裂格局勢力,在民間的威望越來越高,嚴重的威脅到了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地位,於是這兩個人就相互勾結,想要謀害李世民。

這個時候的李世民剛建立了文學館,面對他們兩人的陰謀渾然不知。在文學館建立之後,便交給杜如晦負責,還常常親自到其中與杜如晦討論儒家學說,常常一說就是一個晚上。李建成十分的忌憚,在他看來這杜如晦的才能太過突出,絕對會成為他登帝路上的絆腳石。於是他便建議李將他趕出了京城。

唐朝明相杜如晦,為何甘願追隨太宗,共創貞觀之治?

事實上就算不在京城那又如何,在李世民身邊最不缺的便是能人。在偶然的機會下,李世民得到訊息李建成將會發動政變,將他斬殺,於是便趕緊與諸多謀臣討論如何應對。在杜如晦看來,親兄弟還要明算賬,何況這是爭奪皇位呢?古代以來為了爭奪皇位而不擇手段的人不在少數,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為了保全自己還不如先下手為強。在他的勸說下,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發動了玄武門事變,將李建成和李元吉斬殺。李世民也成為了皇太子,杜如晦便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在唐太宗登基之後也陪伴在他身邊,擔任重要官職。

做事果斷,與房玄齡合作,史稱房謀杜斷

貞觀三年,杜如晦擔任尚書右僕射一職,但是卻仍然負責官員的選拔。在他的選拔之下,一批真正有才能的人,從此進入朝廷為官,使朝堂展現出了生機與活力。與唐朝時期另一位著名宰相房玄齡不同的是,房玄齡擅長出主意,但是卻不敢輕易下決定。而這杜如晦卻做事果斷,能夠在許多方法中選擇最優,因此他們兩個便經常合作完成,共同為唐太宗出謀劃策,也就是後人常說的“房謀杜斷”。杜如晦是一個揚長避短之人,他知道自己的短處,所以便與房玄齡合作,從而為皇帝挑選出最適合的方案。

唐朝明相杜如晦,為何甘願追隨太宗,共創貞觀之治?

杜如晦

唐太宗李世民對這樣的肱骨大臣也十分的滿意:識量清舉,神彩凝映,德宣內外,聲溢廟堂。材推棟樑,謀猷經遠,綢繆帷帳,經綸霸圖;學綜經籍,德範光茂,隱犯同致,忠讜日聞。

作為一代宰相,這杜如晦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為皇帝考慮,一心一意的輔佐皇帝,實在是難得。都說古代讀書人擁有才能之後便會恃才放曠,但是這杜如晦卻是其中的一個例外。在他身居高位之後,他仍然在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為唐太宗治理天下出謀劃策,為貞觀盛世盛世的到來添磚加瓦,難怪後世稱他為一代賢相。

參考資料:

《舊唐書·卷六十六·列傳第十六》

《新唐書·卷九十六·列傳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