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紫禁城內廷西六宮,在明清兩朝皆作為皇帝妻妾之居所。西六宮區位於內廷中軸線左側,與東六宮區對應。西六宮包括: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太極殿、長春宮和鹹福宮。這裡歌舞昇平彷彿就在昨夜,轉眼卻已人去樓空,惟有那些高牆深院,伴著如水的月光,彷彿在述說著昔日的故事……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乾清門

在保和殿和乾清門之間有條狹長的廣場,是紫禁城內的一條分界線,稱“橫街”或“天街”,又叫乾清門廣場。它把故宮分成了南北兩部分,前為國後為家。國是帝王的國,家是帝王的家。橫街以南是外朝,是皇帝執政的地方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以北為內廷,也叫後宮,是皇帝、后妃生活居住的區域。“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紫禁城的橫街,既是左右,前後,內外,陰陽的劃分,橫街與中軸相交,形成紫禁城的中樞。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乾清門廣場

以乾清門為界,無論皇親國戚、王公大臣,沒有皇帝的准許,不能進入內廷半步;內廷的后妃女眷,也不能隨便跨出乾清門。內廷的東六宮和西六宮曾經住著紫禁城裡備受恩寵的女人。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乾清門

內延是帝王后妃們居住的地方,俗稱“三宮六院”。三宮是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六院是指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透過後三宮的華麗和東西六宮的陳設可以感受到昔日帝王生活的奢華和六宮粉黛生活的溫婉氣息。

後宮沒有前朝的開闊與雄壯,更多的是一種柔性的幽深。高高的圍牆,圈住了宮外人的腳步,也圈住了宮中人的目光。數百年前的月夜之下,不知有多少妙齡宮女在窗邊對月垂淚,感懷身世之飄零,徹夜難眠。比宮女們尊貴的是妃嬪和皇后,但是比宮女們更悽慘的依然是她們。為了爭權爭寵,她們鉤心鬥角爭得你死我活,外表光鮮內心卻斑駁黯淡,全無女性應有的和善與柔美,到底頭來大多數還是魚死網破,對著鏡中日漸老去的容顏煢煢孤老。

慈禧大半生居住在西六宮。那裡曾經發生過多少詭異的故事,有著多少屈死的冤魂,都已無從考證。俱往,不論寧靜若水,或滔天巨浪;不管君王愛恨,深宮情仇,還是人間爾虞我詐,都塵封在這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後宮裡。這就是後宮,僅僅一牆之隔,有的是集合萬千寵愛於一身,有的卻獨守枯燈寂寞一生。

永壽宮:為內廷西六宮之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樂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毓德宮,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又更名為永壽宮。清代延用。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時的格局。永壽,出自《論語》,表示對仁、壽的祈求。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永壽門

永壽宮為明代妃嬪、清代后妃所居之處。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皇帝曾在此召見大學士申時行等人;崇禎十一年(1638年),因國內災情異象屢屢出現,皇帝在此宮齋居。明清史上唯一在冷宮中出生的皇帝明孝宗的生母紀宮人曾在此短暫居住。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永壽宮

明代的紀妃是廣西賀縣當地少數民族土官的女兒,其父親是當地民族的首領,帶頭反對明王朝的統治,被朝廷派兵鎮壓,妻女掠到京師為奴。紀氏就被掠到了京城,因為紀氏幼小,長的端莊秀麗,就被留在宮中使用。隨著年齡增長,因她機警通文,被授為女史,管理皇家典籍。一次,紀氏被憲宗皇帝偶然臨幸,懷上了龍種。

當時憲宗皇帝正寵愛著比他大十八歲的萬貴妃。萬貴妃驕橫,尤其不能容忍宮中其他女子妊娠。逼迫紀氏吃藥墜胎,但是胎兒沒打下來。太監張敏動了惻隱之心,謊稱紀氏得了脹肚病並非有孕,這才逃過一劫。按照明朝宮規,有病或有罪宮女不能留在皇宮,紀氏便被送到北海西側羊房夾道院內圈禁,明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三日,紀氏生下皇子朱佑樘。

成化十一年(1475年),一天,朱見深召張敏梳頭櫛發,對鏡子嘆氣說:“我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伏地說道:“臣死罪,萬歲已經有了兒子。”朱見深愕然,問在哪裡?張敏說皇子潛養“西內”,今已5歲,一直隱匿訊息不敢傳出去而已。”朱見深大喜,立即派一名太監前往“西內”去接皇子。

這名太監來到紀氏處,紀氏抱著兒子泣道:“你去吧,我恐怕是活不了了。你見到一個身穿龍袍的人,他就是你的父親。“小皇子穿著小緋袍,乘小輿,擁至階下,發披地撲進朱見深的懷裡。朱見深把他抱置膝蓋上,撫視久之,悲喜泣下,“真是我的兒子也,這麼像我。”當即下旨讓懷恩赴內閣向諸臣宣告這件事。群臣皆喜。明日,大家恭賀,頒詔天下。命紀氏移居永壽宮,數度召見。

按照明朝宮規,有病或有罪宮女不能留在皇宮,紀氏便被送到北海西側羊房夾道院內圈禁,明憲宗成化六年生下皇子朱佑樘。太監張敏等人把男嬰藏在暗室裡,偷偷餵養。朱佑樘長到5歲,張敏找機會向憲宗皇帝哭訴了隱情。憲宗當時後繼無子,就到北海羊房夾道看望兒子,5歲的朱佑樘從暗室出來,非常瘦弱,胎髮未剃,頭髮拖到腳面,明憲宗好生悲喜,就把朱佑樘接進皇宮,封為太子。紀氏因兒得福,被封為皇妃,脫離苦海,住進永壽宮。

但好日子只過了一個月,紀氏就突然暴病而死。宮裡一致認為是萬貴妃所害,但皇帝卻置之不理,不予追究,成為永壽宮歷史上一樁悲慘疑案。

朱祐樘自幼經歷坎坷,九死一生,所以即位後廉潔而賢明。朱祐樘是中國封建社會皇帝中唯一一個只有一個女人的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罕見地對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他不僅沒有寵妃,而且沒有冊立過一個妃嬪,只是與皇后張氏過著民間恩愛夫妻式的生活。明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在位18年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史稱“弘治中興”。

清代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恪妃和嘉慶帝如妃都曾在此居住。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崩,孝聖憲皇太后居永壽宮,乾隆皇帝居乾清宮南廊苫次,並詣永壽宮問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恪和碩公主下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孝固倫公主下嫁和珅之子,均設宴於永壽宮。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為妃嬪居所。明萬曆朝的鄭貴妃、崇禎帝寵妃袁貴妃、清康熙朝的宜妃郭絡羅氏以及晚年慈禧都曾是這裡的主人。翊坤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始稱萬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為翊坤宮。清沿用明朝舊稱。清代曾多次修繕,原為二進院。後殿體和殿,清晚期連通儲秀宮與翊坤宮時,將其改為穿堂殿,翊坤宮遂成為儲秀宮院落的前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形成四進院的格局,關上殿門,南北即不能通行,兩宮依然可以成為獨自院落。翊坤宮是東西六宮中最豪華的庭院。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翊坤宮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翊坤宮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翊坤宮東配殿慶雲齋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翊坤宮西配殿道德堂

慈禧居住在儲秀宮,在體和殿進膳、飲茶和休息,這裡是太后的餐廳兼客廳。1887年,光緒皇帝17歲時,慈禧太后曾在此殿主持為他挑選後妃的儀式。由於慈禧的嚴厲干預與控制,使得光緒帝被迫選了慈禧的外甥女隆裕為皇后,以及瑾妃、珍妃兩姐妹為妃子。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體和殿

明代,萬曆皇帝寵愛的鄭貴妃曾居住此宮。崇禎皇帝的袁貴妃也曾在此居住過。光緒十年慈禧五十壽辰時移居儲秀宮,曾在此接受朝賀。光緒帝選妃儀式也在此舉行。

鄭貴妃是北京大興人,萬曆六年(1578年),鄭氏入宮後,由一個不引人注意的小妃子,逐漸被萬曆皇帝真心寵愛,併為萬曆皇帝生下一子,鄭氏遂被封為貴妃,搬到翊坤宮居住,成為後宮唯一經常陪伴皇帝,共同起居的貴妃。明代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都與鄭貴妃相關,但最終她飽嘗世態炎涼,孤單離世,沒能隨葬帝陵。鄭貴妃晚於萬曆皇帝10年去世,她被大臣們看做是一個給國家帶來禍患的女人,而沒有按照萬曆的遺囑獲得入葬定陵。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體和殿庭院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袁貴妃居於翊坤宮,頗得崇禎皇帝之寵。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見亡國在即,便命周皇后與袁貴妃自盡。周皇后在坤寧宮自縊而亡。朱由檢轉身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袁貴妃哭著拜別,袁貴妃領命後,回到自己的居所翊坤宮懸樑自盡,但繩子卻斷裂了,袁貴妃遂墮地昏去。崇禎皇帝見狀,便拔劍對她亂砍了幾劍,袁貴妃暈死在血泊中,思宗以為她死了,沒有再砍。袁貴妃後來被人救活,但她終因傷勢過重,日日悲傷,不久便死去了。

清朝末年翊坤宮成為慈禧太后居住儲秀宮時接受妃嬪們朝拜的場所,如今屋簷下可見兩個鏽跡斑斑的小鐵環,是當年宮女們盪鞦韆的地方。這是這個王朝留在這裡的最後痕跡。

儲秀宮:西六宮的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后妃們居住的地方。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為妃嬪所居。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壽昌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儲秀宮。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緒十年(1884年)為慶祝慈禧五十壽辰,耗費白銀63萬兩進行大規模整修,現存建築為光緒十年重修後的形制。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儲秀宮

儲秀宮的庭院寬敞幽靜,兩棵蒼勁的古柏聳立其中,殿臺基下東西兩側安置一對戲珠銅龍和一對銅梅花鹿,為光緒十年慈禧五十大壽時所鑄。東西配殿為養和殿、綏福殿,均為面闊3間的硬山頂建築。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儲秀宮庭院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儲秀宮庭院一角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儲秀宮益壽齋

後殿為麗景軒,面闊5間,明間開門,單簷硬山式黃琉璃瓦頂,有東西配殿曰鳳光室、猗蘭館。麗景軒原為妃嬪居所,清咸豐六年(1856年)慈禧為懿嬪時在此併為咸豐帝生下了皇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在五十歲生日時又移居儲秀宮,並將後殿定名為麗景軒。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麗景軒

明朝和清朝前期,儲秀宮居住的都是普通妃嬪。從清嘉慶朝開始,這裡成為西六宮的一所重要宮殿,居住過許多重要的后妃。晚清慈禧太后做貴人、貴妃以及太后時都曾居住在儲秀宮,末代皇帝溥儀的正妻婉容則是儲秀宮的最後一位主人。

慈禧太后住儲秀宮時在體和殿用膳。除慈禧太后以外,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后婉容也住過這裡,她將大殿內東側改為臥室,西側改為浴室。1924年馮玉祥將軍“逼宮”後,婉容等人搬出儲秀宮,這裡便成為宮中最後一位皇后曾經居住的地方。

儲秀宮是慈禧太后的發祥地,在這裡她由貴人直升至皇太后,所以對這座宮殿很有感情。慈禧的小名叫蘭兒,自幼就聰明漂亮,咸豐二年(1852年)五月入宮,封蘭貴人,居儲秀宮。

慈禧皇太后(1835—1908年)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後抬入鑲黃旗)。咸豐二年(1852年)五月入宮,封蘭貴人,居儲秀宮。慈禧年輕時也是一位美人,她沒有高貴的血統,沒有顯赫的門第,但她有美色。她是憑藉著在一場名為“選秀”的選美“大賽”勝出後, 作為是一位風姿綽約、明媚鮮明的少女,被選入宮的,後來在六宮粉黛中脫穎而出。一個曾經輝煌的王朝,在她的手裡走向最後的沒落;兩個少年天子,被她玩弄於股掌之間,形同虛設。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慈禧皇太后像

慈禧皇太后兩度垂簾聽政、兩決皇儲、乾綱獨斷、控大清國脈於她的股掌之上,掌控大清王朝近半個世紀同時她也是清朝同治、光緒時代實際統治者,為最有權勢的女人,人稱清朝“無冕女皇”。1908年,慈禧崩逝,葬於河北清東陵之定東陵。慈禧太后生前在政治上權威顯赫,在生活上享盡了人間富貴,而她為自己所建造的陵寢也極盡奢華。她的顯赫人生,註定要和一個沒落的清王朝聯絡起來。

慈禧是歷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愛珍珠、瑪瑙、寶石、玉器、金銀器皿等寶物,死後其棺內陪葬的珍寶價值連城,如九玲瓏寶塔、翡翠西瓜、翡翠白菜、夜明珠、碧璽蓮花等稀世之寶。1928年7月的一天,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東陵盜案”。慈禧陵的地宮,被軍閥孫殿英計程車兵掘開,她的遺體被扔出棺外,慘不忍睹,在地宮中價值連城的珍寶被洗劫一空。相傳民間《愛月軒筆記》詳細記載了慈禧太后地宮中陪葬的眾多無價之寶。作者為慈禧最寵信的大太監李蓮英的侄兒。當年李蓮英親自參加慈禧殮葬儀式,相傳是李連英臨死之前,叫自己的侄子執筆,自己口述,寫下了這本《愛月軒筆記》。然而,《愛月軒筆記》的原始版本早已失傳。我曾去清東陵探訪過慈禧太后的陵寢,也曾在神秘的地宮目睹了慈禧的棺槨,楠木棺槨華麗可辨,但棺內含恨吞辱的慈禧卻永遠無法“安息”。

儲秀宮的最後一位主人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后婉容,婉容出身滿州旗人,知書識禮,1922年,已滿16歲的婉容不僅容貌秀美、儀態不凡,且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同年,她被選入宮,成為清朝史上最後一位皇后。1922年12月1日,溥儀迎娶婉容,揭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皇帝大婚盛大典禮的序幕。她當初是懷著熱切的期盼去做這個皇后的,不知宮闈似海。剛入宮的新鮮感過後,宮內日復一日的枯燥、寂寞、乏味的生活使她窒息壓抑。婉容嬌美容顏和高雅儀態的婉容雖然得到了皇后的高貴身份和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紫禁城的高牆束縛著她的自由,尤其是夫妻關係間的難言之隱,更使她體會不到絲毫的閨房之樂,床笫之歡。生活上的不如意,精神上的禁錮折磨,所以她很快就變得鬱鬱寡歡了。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麗景軒內的西餐房

婚後婉容就居住在這所儲秀宮之中。當時已是20世紀初期,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早已傳入中國。貴族出身的婉容更是從小就接觸到西方文化,並把其帶入紫禁城。在這裡婉容穿洋裝、吃西餐、彈鋼琴,並把儲秀宮的後殿麗景軒改建為西餐廳,安裝豪華水晶吊燈、陳設鋼琴。今天,在儲秀宮的後殿麗景軒依然能夠看到當年末代皇后婉容用過的西式傢俱、鋼琴和餐具。妻子婉容在翊坤宮廊下曾設鞦韆嬉戲,廊下的鞦韆環尚存。這是這個王朝皇后在這裡留下的最後記憶。儲秀宮最後的主人是清遜帝溥儀的正妻婉容,據說,當1924年秋日,馮玉祥的國民軍開到神武門外,將要驅逐溥儀即日出宮時,溥儀和婉容正在儲秀宮說笑。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未央宮,因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生於此,故於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啟祥宮。清咸豐九年(1859年)改建,與長春宮連為四進院。清代晚期改稱太極殿。太極,出自《周易》,意即宇宙之本體。

啟祥宮本為妃嬪的居所。至清晚期,長春宮與啟祥宮改建,兩個宮院前後貫通,合為一座四進院落。啟祥宮亦改名為太極殿。明萬曆年二十四年(1596年),乾清、坤寧兩宮火災後,萬曆皇帝朱翊鈞曾在此居住十數年,成為明清歷史上唯一在此居住和處理政務的皇帝。晚清時期,慈禧太后、隆裕太后都曾居住在此。遜帝溥儀出宮前,同治帝瑜太妃曾居太極殿。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長春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永寧宮,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複名長春宮。咸豐九年(1859年)改建與太極殿連成四進院,並將太極殿(啟祥宮)後殿改為穿堂殿,咸豐帝題額曰“體元殿”。長春宮、太極殿(啟祥宮)兩宮院由此連通。

探訪紫禁城西六宮

長春宮

長春宮明代為妃嬪所居,天啟年間李成妃曾居此宮。清代為后妃所居,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后曾居住長春宮,死後在此停放靈棺。孝賢皇后死後,乾隆下旨:長春宮要長期儲存孝賢皇后在世時的陳設,並於正中懸掛皇后的畫像。乾隆帝經常來此憑弔自己這位紅顏薄命的賢后。清朝晚期的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也曾在長春宮居住過。同治元年,慈安住在長春宮東暖閣,慈禧住西暖閣。一直到同治十年,慈安搬出長春宮到東六宮的鐘粹宮居住,這裡成為慈禧太后的獨有宮院。1884年,慈禧也搬出長春宮到她早年居住過的儲秀宮居住。長春宮最後一位主人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文繡。

鹹福宮:為內廷西六宮之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壽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為鹹福宮,取《易經》中鹹卦的陰陽交感而得吉福之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鹹福宮。

鹹福宮為后妃所居,前殿為行禮升座之處,後殿為寢宮。明朝在此居住過的后妃有萬曆皇帝的李敬妃。乾隆年間改為皇帝偶爾起居之處。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皇帝崩,嘉慶帝住於鹹福宮守孝,下令不設床,僅鋪白氈、燈草褥,以此宮為苫次,同年十月才移居養心殿。此後鹹福宮一度恢復為妃嬪居所,道光帝琳貴人(莊順皇貴妃)、成貴妃、彤貴妃、常妃等都曾在此居住。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豐皇帝住於鹹福宮為道光皇帝守孝,守孝期滿後仍經常在此居住。

佇立在紫禁城的巍峨的宮殿和高高宮牆,已落滿時光的塵埃。幽深的紫禁城,不見帝王的身影,惟有這些高牆深院,仍然固守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承載了太多傳奇……

深宮有幾多幽怨,望盡惆悵,窺見可能。這裡承載著佳麗的青春與夢想。西六宮上下600年,演繹著皇室太多的故事,明清兩代,24位皇帝,上千位后妃,每個人都是一部歷史,每個人都有一番讀不完說不盡的悲歡離合。行走上這些殘舊的深宮,仔細品位那些歲月遺留下來的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