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蒙家軍最後去了哪裡!

所謂的“蒙家軍”,應該就是蒙恬統率的長城兵團。關於這支軍隊的去向,在《史記》中的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

蒙恬時期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鑑於匈奴勢力擴張,威脅大秦北部邊境,於是,派蒙恬統率三十萬大軍,討伐匈奴,修築長城,取得輝煌戰績。

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西漢賈誼《過秦論》)

在秦始皇時期,這支軍隊就一直駐守在秦朝的北方,防守著匈奴。後來,公子扶蘇因為觸怒秦始皇,被派去做監軍。

在秦始皇三十六年,秦始皇巡遊到沙丘病逝,李斯、趙高和公子胡亥篡改遺詔,改立胡亥為太子,並下令扶蘇和蒙恬自殺,蒙恬臨死之時曾說,

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正是對秦國的忠心,使得蒙恬最終選擇了自殺,而不是反抗。

秦始皇的蒙家軍最後去了哪裡!

王離時期

蒙恬和扶蘇死的時候,將兵權移交給了裨將王離。二世胡亥繼位不久,就爆發了秦末起義,群雄紛紛而起,秦二世一方面任命章邯為統率,總理一切軍務,鎮壓叛亂,另一方面,命令駐紮在長城沿線的北部軍,也就是長城軍團內調,配合章邯鎮壓叛亂。

此時,長城兵團主力渡過黃河以後,一部分堵截鎮壓趙國的叛亂,一部分編入章邯的主力部隊。章邯短短兩個月以來,消滅了陳勝張楚軍隊各部主力,收復了三川、潁川、南陽、陳郡等失地。之後,章邯又消滅了魏國,在定陶之戰中擊殺了項梁;並與進攻趙國的王離軍隊在趙國會師,準備一舉消滅趙國。會師後,秦軍大破趙、齊聯軍,攻下邯鄲。趙國被迫退入了鉅鹿城。這時,章邯對部署也做了調整,王離軍繼續圍攻鉅鹿,而章邯留在河內和邯鄲郡,掩護王離軍團。

秦始皇的蒙家軍最後去了哪裡!

沒落時期

之後,就是著名的鉅鹿之戰,也是長城軍團的覆滅之戰。趙國向楚國求援,楚國派宋義、項羽和劉邦兵分兩路進攻秦國。途中,項羽殺死宋義,奪取楚軍指揮權。項羽奪得指揮權後,指揮軍隊迅速渡過黃河,最先渡河的猛將英布和浦將軍統率的兩萬精銳,取得勝利後,項羽統率大軍渡河,破釜沉舟,以示必死之心。面對戰神項羽,首當其衝的,就是包圍鉅鹿的王離長城軍團。《史記》對兩軍交戰描寫,雖然簡潔,但十分生動。

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楚軍破釜沉舟,除了三日以內戰勝精銳的長城兵團,沒有任何生還可能,人人誓死決戰。一日之內,雙方交戰九次,楚軍連戰連結,攻破秦軍甬道,主帥王離被俘,副將蘇角被殺,另一名副將涉間不肯投降,自焚而死。雖然寥寥數語,不僅可見楚軍英勇,也可見秦軍慘烈。

秦始皇的蒙家軍最後去了哪裡!

項羽擒王離

威震匈奴的長城軍團就此在湮沒在了秦末大起義中。或許長城軍團還有部分在章邯軍中,但是這些人也未能僥倖逃脫。不久,章邯在秦二世和趙高的猜疑和項羽的步步緊逼之下,投降了項羽。因為擔心秦軍人心不服,(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項羽將二十萬投降秦軍盡數坑殺。

從此,不僅長城軍團乃至整個秦軍消失在了歷史之中,隨即到來的就是整個秦王朝的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