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貞純皇后王氏:明憲宗朱見深繼後,一生無子無女的後宮可憐人

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二月十三日,一隊人馬飛也似地馳進了紫禁城。為首之人全身縞素,正是當朝皇帝朱厚照。看到皇帝回宮之後,原本安靜的紫禁城中突然爆發出震天的哭聲。

原來就在二月十日,朱厚照的嫡祖母慈聖康壽太皇太后王氏崩。而此時的正德皇帝,卻遠在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駐蹕。自從去年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八月底離京,十月份的時候又在應州打了一仗後,皇帝陛下已經有足足半年時間不在京城了。本次聽到太皇太后駕崩,這才一路快馬加鞭從宣府趕回北京。筆者查了一下,當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七月十六日離開京師,直到七月二十三日從抵達宣府。而朱厚照從接到噩耗到趕回京城,中間只花了三天,算得上很拼命了。

己卯,慈聖康壽太皇太后崩。越三日壬午,上至自宣府乃發喪。—《明武宗實錄卷一百五十九》

但是明武宗依然創造了一個歷史,明朝開國以來,還沒有哪位太皇太后或者皇太后離世之時,皇帝沒有陪在身邊的。如果提到明朝最憋屈的皇后,這位慈聖康壽太皇太后就算不能名列第一,排名前三總是妥妥的。

孝貞純皇后王氏:明憲宗朱見深繼後,一生無子無女的後宮可憐人

紫禁城

一個淪為擺設的替補皇后

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

王氏,南直隸上元人(今屬南京市江寧區)。天順末年之時,和吳氏、柏氏一起被選入宮中,作為皇太子妃的候選人之一。雖說皇太子朱見深的一腔深情,都系在了年長他17歲的萬阿姨身上。但是情歸情,愛歸愛,英宗在世的時候,借朱見深一個膽子,也不敢提出讓萬阿姨做皇太子妃。

然而朱祁鎮猶豫了許久,也沒有在他駕崩之前定下皇太子妃的最終人選。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見深在紫禁城奉天殿內即位,是為憲宗。據說朱見深在當了皇帝之後,曾有立萬阿姨為皇后的念頭,遭到了其生母周太后的強烈反對。這當然也怪不得周太后,畢竟萬阿姨的年齡和她一樣大,這樣一個媳婦實在是消受不起。

孝貞純皇后王氏:明憲宗朱見深繼後,一生無子無女的後宮可憐人

明憲宗與萬貴妃劇照

最終當年七月,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吳俊之女吳氏被冊為皇后。而落選的王氏和柏氏有沒有什麼補償,比如冊為皇妃呢?很可惜,沒有。然而有的時候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吳氏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后就被廢黜,創下了大明廢后的速度記錄。根據《明史》的記載,心高氣傲的吳皇后看不慣皇帝天天和萬阿姨膩歪,“摘其過杖之”,也就是故意找茬把萬阿姨打了一頓。年輕人做事就是衝動。萬阿姨雖然年紀大,但她和朱見深之間的感情純粹而真摯,不摻雜一絲雜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即使是周太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都沒有萬阿姨重要。吳皇后為她的衝動付出了代價,但中宮之位不可久虛,這個餡餅最終砸到了王氏頭上。

戊寅,敕諭禮部臣曰:朕之婚禮,先帝在時已選定王氏。育於別宮,以待期矣。不意太監牛玉偏徇己私,朦朧奏請。將選退吳氏,複選為皇后。朕既察知其非,請命皇太后廢黜吳氏。明正牛玉之罪,將以正家,誠有不得已者。朕方自省前誤,心尚未寧。而文武群臣再三陳請,謂中宮正位不可久虛。義正辭切,朕難固拒,今勉從所請。仍遵先帝成命,冊立王氏為皇后。所有合行禮儀,爾禮部會同翰林院斟酌舉行。仍先擇日以聞。—《明憲宗實錄卷九》

做一個合格的吉祥物

有了吳廢后的前車之鑑,王皇后自然對萬阿姨的能量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在明末沈德符所著的《萬曆野獲編》中,對這位王皇后有這樣一個評價“能委曲下之,故得安於位”。換句話說,就是在後宮中能充分擺正自己的位置,萬阿姨說一,我王皇后決不說二。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朱見深和萬阿姨的愛情結晶:皇長子誕生。當年三月,萬氏冊封為貴妃,之前另一位皇后候選人柏氏則進封賢妃。從這個角度看,萬氏誕育皇長子而進封貴妃,憲宗對她雖然寵愛,但並未逾禮。可惜皇長子在當年十一月即不幸夭折,此後幾年時間裡不但萬阿姨沒有動靜,其他后妃也都沒有喜訊傳出。

孝貞純皇后王氏:明憲宗朱見深繼後,一生無子無女的後宮可憐人

王皇后劇照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四月,針對憲宗偏寵萬阿姨一人,禮部尚書姚夔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思聖體之當慎惜,思聖愛之當均溥”,意思就是請皇帝陛下“雨露均霑”。朱見深老臉一紅,就回了一句“內事朕自處置”,想把這事糊弄過去。正好當時天下大旱,工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劉定之趁機上言,將皇后“禮遇稍疏”和大旱聯絡在一起,要求皇帝速速改正,以免有“後時不及之悔”。不得不承認,明朝的官員是真敢說。不過這回憲宗都懶得回覆,直接“留中”。

但是言官們不依不饒,小半年過去以後,眼瞅著憲宗“惡習不改”,六科給事中魏元等人不但再次對著皇帝火力全開,還以辭職作為威脅。憲宗自知理虧,承認言官們“所言有理”的同時,希望他們“勉於修職”,不許辭職。

陛下謂內事朕自處置。屏息傾聽,將及半年。而昭德宮進膳不聞有減,中宮不聞有增。夫宮牆雖深,而視聽猶咫尺也。衽席雖微,而懸象甚昭著也。且陛下富有春秋,而震宮尚虛。豈可以宗廟、社稷之大計,一付於愛專情壹之所。而不求子孫眾多,以固國本,安民心哉?伏願陛下思祖宗傳體之重。明伉儷之義,嚴嫡庶之分。以尊敵體,以正宮闈。使陰陽各歸其分,日月相併而明。宗社萬年之基,將在於此。—《明憲宗實錄卷五十八》

說明一下,上文中的昭德宮,是萬阿姨的住所。其實朱見深也並不是沒有行動,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柏賢妃生下了皇次子朱祐極。從時間來倒推,在姚夔上疏之後,到魏元上疏之前,憲宗已經有了“雨露均霑”的行動。只是皇后宮中,可能確實去的比較少。估計憲宗心中想讓萬阿姨再生一個兒子,日後好冊立為皇太子。因為一旦皇后有了兒子,那就是嫡長子,其他人都沒指望了。根據明末清初查繼佐所著《罪惟錄》中記載,王氏成為皇后之後,皇帝來臨幸的次數不超過十次。

後在中宮時,萬貴妃益幸,父兄子弟貴震一時。妃常戎裝侍酒,封昭德妃。而後終其身不十幸,無所妒忌。—《罪惟錄列傳卷之二》

孝貞純皇后王氏:明憲宗朱見深繼後,一生無子無女的後宮可憐人

明憲宗畫像

從皇太后到太皇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初十日,已經58歲高齡的萬阿姨(這回真是阿姨了)撒手人寰。接到噩耗的朱見深情緒徹底崩潰,過了好久才長嘆一聲:“萬侍長去了,我亦將去矣”。萬阿姨的諡號是恭肅端慎榮靖,以皇貴妃的身份葬於天壽山西南。而“悒悒無聊”的憲宗也在半年後的八月二十二日駕崩,真正和萬阿姨做到了生死相隨。

九月初六日,皇太子朱祐樘登基稱帝,是為孝宗。朱祐樘的生母紀淑妃,是廣西土官的女兒,十多年前便已去世。此時後宮之中地位最高之人一個是憲宗生母聖慈仁壽皇太后周氏,另一個就是孝宗嫡母王皇后。

新帝登基,周氏和王氏的位分自然要再升一級。九月二十四日,孝宗為皇祖母周氏上尊號為聖慈仁壽太皇太后,母后皇后王氏上尊號為皇太后。但是正因為有太皇太后在,王太后在後宮的日子仍然過得相當憋屈,始終有人壓著她一頭。比如上尊號這樣的大喜事,王太后還要先去周太皇太后跟前磕頭才行。

是日,聖慈仁壽太皇太后行謁告禮畢。御宮中,服燕居冠服,升座。儀仗、女樂如前陳設。內引禮官引皇太后、皇后、英廟皇妃、憲廟皇妃、公主及六尚等女官並宮人各具禮服,詣聖慈仁壽太皇太后前慶賀行八拜禮。—《明孝宗實錄卷四》

孝貞純皇后王氏:明憲宗朱見深繼後,一生無子無女的後宮可憐人

聖慈仁壽太皇太后周氏畫像

那麼這位太皇太后什麼時候崩的呢?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三月初一日,整整壓了王太后近18年。一年後的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初七日,孝宗朱祐樘駕崩。五月十八日,皇太子朱厚照登基稱帝,是為武宗。六月十一日,武宗為聖祖母王氏上尊號為太皇太后。

到了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先是分封在寧夏的宗室安化王朱寘鐇在四月份起兵謀反,武宗派太監張永率京軍前去平叛。安化王之亂雖然很快平定,但輿論很快將戰火引到了奉武宗之意銳意改革的太監劉瑾身上。八月十一日,張永押送朱寘鐇回京,隨即指出寧夏之變完全為劉瑾所激。武宗為了平息反對勢力的怒火,不得已誅殺了劉瑾。到了年底,武宗以此做藉口為太皇太后上了一個徽號,想表現一下自己的孝心以挽回形象。另外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在太皇太后面前,皇帝的自稱是“臣”。

比者外亂既定,內變潛消。數月之內,兩功併成。揆厥所由,寔惟慈訓。禮當報稱,誠切於中。謹率文武群臣奉冊寶上徽號曰:慈聖康壽太皇太后。仰祈慈鑑,俯納輿情。榮享徽稱,茂膺景貺。益綿介祉,永祚曾玄。臣誠歡誠忭,稽首頓首謹言。—《明武宗實錄卷七十》

從太皇太后變成慈聖康壽太皇太后,對王氏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皇帝陛下連他親孃張太后都不放在心上,又怎麼會在意和他並無任何血緣關係的太皇太后呢?

身後風波

話說宮中在武宗回來之後才開始發喪,文武群臣這才素服聚集到清寧宮門外聽宣遺誥。可憐王氏在遺誥之中還要求皇帝“宜以萬幾為念,不得過於哀慽”,事實證明她想多了。慈聖康壽太皇太后崩後被諡為“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純皇后”。武宗打著送葬的幌子跟著梓宮一起去了天壽山,結果連基本的禮儀都沒有遵守。

癸未,梓宮至山陵獻殿,行安神禮。遣工部尚書李鐩祭告后土並天壽山之神。遣駙馬都尉崔元、林嶽、馬誠分告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上忽馳馬至山下,陪祭官皆驚散。上飲於帳殿,遂宿焉。—《明武宗實錄卷一百六十三》

孝貞純皇后王氏:明憲宗朱見深繼後,一生無子無女的後宮可憐人

明憲宗茂陵

正德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孝貞太皇太后神主祔享太廟。武宗前腳剛踏入太廟大門,天空之中立刻雷雹風雨大作,連大殿中的蠟燭都被全部吹滅。按明朝的規矩,等到大祥(去世兩週年)之後,王氏才以孝貞純皇后的身份祔廟,時間應該在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

但是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的時候,宗室寧王朱宸濠在封國南昌起兵造反。八月,武宗親自率軍南征(雖然此時寧王之亂已經被平定)。十二月二十五日,武宗抵達南京,而且沒有露出一絲要返回北京的念頭。正德十五年正月下旬,大學士楊廷和指出孝貞純皇后大祥之日將近,希望陛下能儘早返京,然而武宗卻根本不為所動。

辛亥,大學士楊廷和等言:“近欽天監另選二月十三日郊祀。又孝貞太皇太后大祥,神主祔廟亦在二月十日。此禮皆皇上所當躬親舉行者。今日期漸近,內外人心不勝懸望,伏乞鑾輿早回。”不報。—《明武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二》

直到正德十五年閏八月,武宗才從南京啟程回京,但是直到十二月十日從抵達北京,但隨即在十二月十三日南郊大祀之時吐血倒地。可憐的孝貞純皇后神主祔廟儀式,不但在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正月初六日才舉行,武宗本人病情沉重,只能讓駙馬都尉蔡震為代行禮。蔡震是英宗次女淳安公主的駙馬,輩分上倒是和孝貞純皇后相同。

孝貞純皇后王氏:明憲宗朱見深繼後,一生無子無女的後宮可憐人

太廟內景

王家外戚

王鎮:孝貞純皇后之父,原籍順天府密雲縣人,襲祖職義勇衛千戶,因而遷到南京。王氏被冊為皇后之後,王鎮進封金吾左衛指揮使。也許是憲宗對於皇后心中有愧,他對於王家人倒是非常照顧。王鎮一路從指揮使升任中軍都督府同知乃至中軍右都督。史書上稱王家“世以德善相承”,王鎮本人更是“篤行君子”,想來王氏能有那麼佛系的心態,受家庭的影響很重。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六月,王鎮去世。

王源:孝貞純皇后之弟。王鎮死後,封錦衣衛都指揮使。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升任中軍都督同知,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進封瑞安伯,歲祿一千石。賜世襲誥券,號推誠宣力武臣,階榮祿大夫,勳柱國。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進封瑞安侯,更號奉天翊運推誠佐理武臣,階特進光祿大夫,歲祿一千三百石。其父王鎮追封阜國公,諡康穆。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加太保,武宗登基進太傅。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去世,贈太師,諡榮靖。

王清:王源之弟。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封錦衣衛正千戶,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進都督同知。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封崇善伯,歲祿一千石。賜世襲誥券,號推誠宣力武臣,階階榮祿大夫,勳柱國。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去世。

王浚:王清之弟。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封錦衣衛百戶,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升千戶,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遷指揮使,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進都督同知。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封安仁伯,可惜當年十一月即去世。

王家一門一侯爵、二伯爵,皇后之父追封公爵,可謂“榮寵冠於一時”。但是王家子孫都“謙慎守禮”,是明代外戚中的一股清流。

結語:在萬貴妃和憲宗朱見深那場可歌可泣的偉大愛情面前,任何一個別的女人都會產生深深的無力感。縱然是中宮皇后又能如何?平庸無能甘當透明人,是這位孝貞純皇后最大的後宮生存之道。

憲宗駕崩後,繼位的明孝宗並非她親生,太皇太后卻是皇帝親祖母。自己雖貴為皇太后,可在這後宮之中依然毫無存在感。至於明武宗,更是名義上的孫子,和她本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以至於對她這位祖母的喪事都極不用心。孝貞純皇后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