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爭論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孫子兵法》是東方兵書,鼓勵用腦子;《戰爭論》是西方著作,強呼叫拳頭。二者都沒毛病。

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爭論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孫子兵法》是2000多年前的兵法寶典,當然是適合於當時的用兵需要的。上兵伐謀,攻心為上,是《孫子兵法》的核心觀念。直白點說,就是能不打就不打。比孫子稍晚的孟子更加說,春秋無義戰,大家和為貴。

孫子向吳王獻“兵法十三篇”的時候,吳弱楚強。吳王信任伍子胥,伍子胥信任孫子,結果是,吳楚之間的對抗,逐漸形成了均勢,吳國還曾經佔領了楚國的都城郢。所以說,《孫子兵法》所起的作用是很明顯的。

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爭論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戰爭論》是普魯士軍官克勞塞維茨於19世紀2-30年代寫就的戰爭著作,此時,與《孫子兵法》的成書時間已經相距2000多年了。並且,《戰爭論》是歐洲列強爭奪歐洲霸權的產物,所以,它與《孫子兵法》的側重點不同,是可以理解的。

整個普魯士地區,在未形成統一的德國的時期,就是秉持軍國主義路線的。克勞塞維茨的軍旅生涯,是在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陰影下度過的。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推行的是強力征討的策略,誰不服就打誰。

當時的反法同盟(奧地利、英國、普魯士、沙俄等)極其鬆散,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在這種情況之下,拿破崙往往採取出其不意的戰術,運用大兵團作戰,吃掉敵方的主力,迫使敵方籤城下之盟。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的主力損失殆盡,被迫下野。一代強人的黯然退場,不就是說明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嗎?可見,這是親身參加過滑鐵盧之戰的克勞塞維茨的真實經歷的總結。

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爭論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可是,把《孫子兵法》和《戰爭論》做為教條都是錯誤的。在克勞塞維茨身後5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當中,雙方陣營的實力相當,各具優勢和劣勢,誰也拿不下誰。在這種僵持的局面之下,如何能夠進行所謂的主力決戰呢?

這時,政治家(其實也是軍事家)的權謀就發揮作用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打打談談,談談打打,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以軍力做後盾,以斡旋為手段,最終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和獨立。

所以,雖然說《孫子兵法》和《戰爭論》都是各國軍事家必讀的軍事著作,不過,能夠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其實並不多見。拿我國的情形舉個例子吧。北平和平解放,就是大兵團圍困結合攻心戰術的最佳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