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烏克蘭分了3000枚核彈,哈薩克1410枚,俄

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兩極對峙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

兩個陣營相互之間的碰撞成為了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在這場冷戰之中,雙方都儘可能的避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從而陣營之間便透過科技與軍事力量的競爭的方式進行對抗。

蘇聯解體,烏克蘭分了3000枚核彈,哈薩克1410枚,俄

1991年蘇聯宣佈解體,這不僅僅代表著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結束,也代表著世界格局向著多極化的趨勢形成,

由於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蘇聯在解體前擁有數量龐大的核彈

,在解體後,烏克蘭分到了3000枚核彈,哈薩克分到了1410枚核彈,那麼俄羅斯分到了多少枚?

蘇聯解體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布林什維克黨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成立了蘇聯。同年在國內外的危機解除後,為了恢復國家的經濟與發展,列寧實行“新經濟政策”,

利用商品與貨幣之間的關係間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蘇聯解體,烏克蘭分了3000枚核彈,哈薩克1410枚,俄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蘇聯的經濟有所恢復,蘇維埃的政權也得到了鞏固,可就在此時,列寧逝世後,斯大林開始領導蘇聯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的建設,

實行單一的公有制,

從而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經濟體制,稱之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下的蘇聯集合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的同時也很快地就完成國家的工業化,在1937年蘇聯的工業化生產總值躍居

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也為日後抵禦德軍的入侵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斯大林模式”這一經濟體系的弊端也很快地暴露出來,由於蘇聯片面的發展重工業導致國家的發展不平衡,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緩慢增長,

逐漸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成為了日後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

斯大林逝世後,蘇林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為了解決“斯大林模式”帶來的農業弊端,赫魯曉夫開始對蘇聯的經濟改革,可是由於當時蘇聯人民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極其嚴重,

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改革的穩定進行。

而赫魯曉夫的改革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一度讓全世界都緊張的古巴導彈危機也是在這個時期上演的。

赫魯曉夫改革後,1964年蘇聯迎來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更是沒有突破原有“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並且經常與美國進行大規模的軍事競賽,消耗了大量的國力,蘇聯的經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也就是在這時,

蘇聯的導彈數量急劇增加。

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此時的蘇聯經濟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情況,可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依舊沒有解決“斯大林模式”帶來的弊端,並且從根本上觸動了蘇聯的經濟,一度使蘇聯的經濟急劇下滑。

最後,戈爾巴喬夫在蘇聯政治領域進行改革蘇聯的局勢逐漸的失控,

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佈解體。

軍事裝備的分配

蘇聯解體後戈爾巴喬夫也卸任了,15個成員國開始瓜分了蘇聯時期的軍事裝備,而這些成員國的焦點全部都集中在核武器的身上了,要知道核武器的威力是巨大的,

核導彈在引爆後的瞬間會產生高溫火球,並且壓縮周圍的空氣從而形成高壓氣浪

,便是我們所熟知的“蘑菇雲”。

世界上首次出現將核導彈用於戰爭的便是美國於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投射的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大約有七萬人直接死於原子彈的爆炸,同等數量的人燒傷、失明。

隨後因核輻射失去生命的人也是數以萬計,一顆原子彈抹殺了日本二十多萬的人口,由此可見核武器的威力是多麼的恐怖。

蘇聯的核武器同樣殺傷力驚人,由蘇聯研發的洲際彈戰略導彈屬於大量的核武器,單彈頭當量就有兩千五百萬噸,如若爆炸其威力可見一斑。

並且根據資料統計,蘇聯當時擁有將近三萬枚核導彈,這些導彈的歸屬問題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日後的世界格局,

畢竟這些擁有核武器便有了足夠的國防力量,在國際的大舞臺上也有了足夠的底氣

因此在經過十五個成員國的協商後,最終由烏克蘭、哈薩克以及俄羅斯分配這些核武器。其中烏克蘭分得3000多枚,數量是中英法三國的總和。

可是沒過多久,烏克蘭民眾要求政府將核武器進行銷燬,這是因為蘇聯解體後各個成員國的經濟大多都不景氣,政府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保養這些核武器。其次便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使得民眾對核武器產生了牴觸心理。

切爾諾貝利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此次事故使得切爾諾貝利成為了一座“死城”,城市周圍的動植物同樣受到汙染,

時至今日,切爾諾貝利的核輻射依然超標,受爆炸輻射後的民眾,大多都沒有活過四十歲便去世了

哈薩克則是繼承了1410枚核導彈,哈薩克的處境和烏克蘭相差無幾。政府依然是沒有強大的經濟能力維護這些核武器,其次,

蘇聯的核武器試驗大多都是在哈薩克境內的引爆的

,再加上哈薩克的工業基礎不牢固,最終將這些核武器轉交給了俄羅斯。

坐擁17500枚核導彈

毫無疑問剩餘的核導彈全部分配給了俄羅斯,俄羅斯是蘇聯軍事力量的主要繼承國,在蘇聯解體之前,俄羅斯就逐一掌管了蘇聯的精銳部隊,在蘇聯軍中俄羅斯的軍官就已經高達了一半之多,並且其餘的軍事裝備例如:

航空母艦、核潛艇等殺傷力驚人的軍事裝備都有俄羅斯繼承。

核導彈分配給烏克蘭以及哈薩克後剩餘的17500枚核導彈全部由俄羅斯接收,成為了世界第二的軍事強國,俄羅斯政府有經濟能力來保養這些核武器。

強大的國防力量和軍事力量使得俄羅斯在國際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在聯合國也是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