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包括哪些地方為什麼楚國被稱為蠻夷

中原和蠻夷這兩個詞,不能只看字面意思,還要從廣義和狹義去理解。

“中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如《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宛》:“中原有菽,庶民採之”。如《詩經·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要理解這個詞,先要說一下《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的雅,是周人自己做的雅樂。明白了這一點,再結合詩經裡的字句,我們就可以這麼理解:‘中原’一詞,最早是周人對自己所在地進行歌頌讚美而“發明”的一種稱呼,是自稱,如同後面的“中國”概念,是“天下之中的國”。

在古代狹義上的中原地區僅僅是指今天的河南省,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而廣義上的中原則是指以河洛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與淮河上游以北。包括今河南省、山西省東南部、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廣大區域。

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自古也有古九州(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之稱。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包括哪些地方為什麼楚國被稱為蠻夷

中原地區在我國曆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常言道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搶的是中原,更是這萬里江山。自有文明以來,中原地區的安陽、洛陽、開封、鄭州都曾先後被作為都城存在。

自商周以來,圍繞其都城也形成了中原文化區,而楚國一直遊離在中原文化區之外,不循禮法被視為蠻夷。

楚國的祖先也曾是中原文明的一支,因被政敵驅逐,南遷至楚地。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楚國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楚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包括哪些地方為什麼楚國被稱為蠻夷

周朝建立後,周禮作為一套完備的禮法制度問世,同時也是一整套的文化體系。在周天子以及世人眼中,遵循禮法便是自己人,不遵循禮法就是蠻夷。

至於為什麼說楚國被稱為蠻夷原因有三:

一、楚國“無禮”、“無信”和“貪”的國際輿論。

二、由於歷史、文化、民族精神差異,各國對楚國形成的誤解與隔膜,擴大了楚國的負面輿論,使諸過對楚國“鄙懼”的心態蔓延。

三、在歷史的長河中,文明反覆被“野蠻”打敗而得到推進,文明國家對這一必然的歷史規律產生的無意識的集體憂懼。

春秋時期,周天子對天下的掌控力達到了最低,楚國也開始一而再的挑戰周禮的地位,因此很多人稱呼楚國為蠻夷。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包括哪些地方為什麼楚國被稱為蠻夷

但是到了戰國時,各諸侯國紛紛進入了爭霸天下的戰爭中,已經沒人去管是不是和周禮相悖。而此時的楚文化也與中原文化相融,人們也不再稱呼楚國為蠻夷。

楚國之所以為蠻夷實際上是一個文化與禮制的爭鬥,與後來的“入則華夏,出則夷狄”是同一個道理,當中華文化將四周同化之後,夷狄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