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下齊國刀幣--齊法化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貨幣是刀幣,學習古代史的時候,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齊國要把錢做成刀子的形狀呢?

認識一下齊國刀幣--齊法化

齊法化舊釋“齊圜化”,簡稱三字刀。齊法化是戰國中期齊威王、齊宣王(公元前378—324年)為同意幣制而鑄行的大型倒幣。是戰國後期齊國統一貨幣。面文“齊”指齊都城臨淄,“法化”意為標準貨幣。

認識一下齊國刀幣--齊法化

刀身通長18釐米左右,重約46—48克,因鑄造粗疏而略有大小。背呈外凸弧形,刃部內凹,邊廓隆起,身、柄接頭處一線貫穿,無“斷緣”現象。背面上部有三道水平橫紋,下銘一字(光背、二字者少),常見的有:刀、化、金、工、吉、安、行、日、牛、十化、田化、一金等數十種,以及符號記如↑、○、等。

認識一下齊國刀幣--齊法化

齊法化可“合六面成規”,即六枚“齊法化”刀幣首尾依次銜接,能構成規則的大圓環,鑄造工藝非常考究。

認識一下齊國刀幣--齊法化

秦統一中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是東方的大國,一度為春秋五霸之一,商業發達、都市繁華,戰國時人形容齊國都城臨淄:“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齊法化刀幣作為齊國的標準貨幣,購買力在當時十分高。有人作過研究,年成好時,一枚齊法化刀幣,可購買252。3斤(戰國制)的粟,約合今天的57。7公斤;可購買食鹽22。59斤(戰國制),約合今天的5。2公斤。齊法化刀幣形狀和時間更早的手工業工具刀削相似,故取名刀幣。(摘自《新民晚報》)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把錢做成刀子形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