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年齡,是按虛歲,還是按週歲

年前有一個親戚家的女孩,92年出生。因為還沒有談物件,家長很著急,說年後就虛歲30歲了,家族裡的人都忙著幫她介紹物件。

女孩抱怨道,明明自己28歲,農村的這樣虛歲演算法,有點不習慣。

虛歲是中國傳統的計齡方式,一般虛歲比周歲大 1 歲;出生在臘月的人,虛歲會比周歲大 2 歲;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很多人不太明白。中國人的年齡計算,有兩套計算方法。

回答年齡,是按虛歲,還是按週歲

01、

古代中國常用的虛歲計算法

虛歲是中國傳統的計齡方式,也流行於亞洲東部其它國家,用於計算,人出生後正在經歷的年份次序。

與生日在哪一天無關,生下來就算一歲,然後每過一個農曆春節,就增加一歲。比如有人在農曆春節前一天出生,那麼出生兩天之後,按照虛歲,他就已經兩歲了。

古人的概念裡是沒有零的,沒有曆法之前怎麼辦?學者考證,古人是以收穫時節作為年的終點,進行歲進增年,比如秦朝到漢初,以十月為歲首。

虛歲在我國的歷史悠久,出現的原因是因為戶籍制度。

回答年齡,是按虛歲,還是按週歲

戰國時代的秦國,在公元前 375 年,創立了戶籍制度,到公元前 231 年,開始登記年齡,主要作用有兩個:徵稅和徵兵。秦朝以後,隋唐的均田制,到清朝的戶籍法,都不會明確記載人們的出生日期,只是記錄出生年份及年齡。

直到漢武帝改定太初曆後,把正月作為一年之始,虛歲的時間節點定為春節。比如《三國志》裡記載:

擅於相術的朱建平,在曹丕的宴會上對夏侯威說道:“你四十九歲時將能位至州牧,但也會遇上災厄,若能捱得過此厄,那麼你的壽命可至七十,而且仕途上更能到達公輔。”

意思是:夏侯威49歲時,有一劫,如果能順利度過,可活到70歲,仕途也能更進一步。

結果,夏侯威的確出任為兗州刺史,死在49歲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除夕夜。

回答年齡,是按虛歲,還是按週歲

02、

週歲是從國外傳過來的概念

直到民國的時候,大家依舊按照農曆新年來計算年齡。在民國進行立法時,民國教育部 1930 年下發的《就舊曆虛歲推算國曆實足年齡用表》中,第一句話就是“我國舊習,計算年歲,都用舊曆,所以所說的年歲,都是虛的,不是實足的”。

為了將標準統一,就跟隨國際標準,改成了以生日為歲數增長節點的週歲,也是現在中國的主流計算方法,因為比虛歲科學合理。

回答年齡,是按虛歲,還是按週歲

無論是入學,還是結婚等許多方面,我們都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現在的正式檔案、法律條文中都是用的週歲。我們在正式的場合,需要報自己的週歲年齡。

朋友們覺得有道理嗎?歡迎留言!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