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臺灣為何爆發林爽文起義?起義部隊結局如何?

林爽文事件,又稱林爽文起義,是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遊民頭目林爽文發起的起義。

起因

林爽文原籍福建平和縣,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隨父遷居臺灣彰化大里杙莊,募眾墾田致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天地會頭目嚴煙自福建渡海至彰化傳道。次年(1783年),林爽文入會,後成北路頭目。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諸羅有楊光勵者,富民楊文麟養子也;既入會與弟媽世不睦。媽世亦結黨援,乃創為雷公會與敵焉。” 由於雙方糾鬥聲勢過大,引來官臺灣鎮總兵柴大紀親自率兵抓捕。許多人逃至大里巧林爽文處,林爽文將他們藏匿起來。清軍抵達後,林爽文等人拒交出人。起義隨之開始。

過程

起義開始

起義爆發之後,林爽文與王芬、林泮等人率軍攻克大墩,斃知縣俞峻等人。並在半月之內,接連攻克彰化、鳳山、諸羅、竹塹等城,而清軍只能據守於府城與鹿仔港等地。可以說,此時起義軍取得了相當大的勝利。這其中具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駐守在臺灣地區的清軍統帥無能,官吏腐敗,導致士兵士氣低落,無也應戰。駐守在臺灣的清軍雖然人數眾多,號稱有上萬人,但各級將領層層剋扣軍餉,士兵日常衣食無法得到保障,多數都從事一些小生意,因此軍缺乏操練,軍心渙散。第二,統兵將領遇事相互推諉,並不能及時相互調兵支援,導致各部隊各自為戰,沒有後援。第三,義軍首領與骨幹多為小生產者,平時受盡官府的欺壓與勒索,因此對清軍充滿仇恨,戰鬥士氣非常高。第四,天地會崇尚江湖義氣,經過會盟結拜的異姓兄弟需遵守誓言,互濟互助,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在義軍內部“每得勝歸,必立搞牛酒,死亡者屍比抱歸。”

初期勝利

義軍旋克彰化,殺孫景燧等人;釋放獄囚,開倉取械;林爽文進駐彰化縣衙門,自稱“盟主大元帥”,林爽文建號“順天”。

乾隆年間,臺灣為何爆發林爽文起義?起義部隊結局如何?

乾隆畫像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二月初一(1787年1月20日)北路的王作、李同也率眾響應,殺淡水同知程峻。又向北佔領新竹竹塹城。往南攻打諸羅等地,受到了福建陸路提督署臺灣兵備道柴大紀力守,諸羅縣知縣董啟埏與已卸任的唐鎰皆被殺。鳳山天地會領袖莊大田亦集眾起兵造反,佔領鳳山(今高雄)。嗣後,南北兩路義軍會攻臺灣府城(今臺南),久攻未克。至十二月(1787年2月)全臺除南部臺灣府、諸羅,中部海港鹿港外均陷落。

叛亂的暴行始終不得民心,其後,桃竹苗等地的客家百姓紛紛以鄉勇形式組織義民團練,配合清軍圍攻、抵抗林爽文軍隊。在新竹地區,則有陳紫雲領導下,轉戰新竹苗栗等地。事件平定後,鄉民撿集新竹死難客家鄉勇骨骸共二百多具,合葬於枋寮(即今新竹縣新埔褒忠亭義民廟)。

此時,雖然義軍控制了許多重要城市、交通要道與戰略要地,但是始終無法攻佔府城。除府城清軍強烈的抵抗之外,另一支由地主強迫百姓組成的部隊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支部隊成員被稱為“義民”,和清軍一起抵抗叛軍,使義軍腹背受敵。

清兵靖臺

林爽文起義規模不斷擴大,引起福建總督常青的重視。他令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率三千兵,從廈門出發渡船至鹿耳口;又令閩安協副將徐鼎士率兵一千,從閩安口出發,到鹿耳口與黃仕簡匯合。此時,陸路提督任承恩率兵由蚶江渡海至鹿港。形成了三路大軍合圍的局勢。乾隆皇帝認為叛軍不過是烏合之眾,大軍抵臺之後,必定望風而逃。然而,義軍不僅沒有潰不成軍,反而同清兵周旋,雙方相持竟能一年之久。這三路大軍到達臺灣之後,並未像乾隆預想的那樣順利,對義軍的進攻收效甚微,同時又陷入到義軍的包圍中。同時,受到牽制的清軍,彼此之間不敢相互援助,無法形成合圍的局面。乾隆此時對於任承恩與黃仕簡頗為不滿,認為“乃任承恩尚駐紮彰化,而黃仕簡又駐紮郡城,一南一北,互相觀望,以致道路不通,此明系退縮畏怯,安得藉詞持重乎。 ”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清軍不斷調動之際,南北路義軍合圍府城。莊大田率義軍攻克桶盤棧,殺把總王澤高等人。府城之戰中,莊錫舍向清軍投降,“帶領所屬二千餘人,隨官兵殺退賊匪,截殺莊大田等” 。莊大田退兵,將部隊撤回南潭。清廷命常青為督師調並浙江、廣東清軍一萬多人親自渡臺,隨後又增加七千人;雙方對峙在臺灣府城,此時林爽文率軍反攻諸羅縣城,雙方僵持五個月。

平定起義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派福康安統帥湖廣、四川、廣西、貴州等省份的滿漢兵丁渡海到達臺灣,號稱十萬大軍。在戰略上,福康安一方面宣傳十萬大軍不曰抵臺,給叛軍造成心理壓為。另一方面,結交臺灣逃至大陸的知識分子,化他們出謀劃策,提供支援。再者,“剔撫兼施”,“赦其從逆之罪,廣示招撫。如能擒縛賊首、賊目來獻者,優加獎賞,擢授官恥使其黨羽內離,渠魁更易就獲。”對叛軍進行瓦解、招安。

在戰術上,福康安聲東擊西,透過詳攻大里杙,主要兵力去解諸羅之圍。這一戰術非常成功,使義軍不得不放棄諸羅,撤至斗六口。清軍隨後調集重兵對斗六口發起猛攻,叛軍退回大里杙。又遭清軍大炮轟擊,且人數眾多。義軍放棄大里杙,撤至“內山”集集蛹、水裡化等高山族聚居地區,繼續抵抗。當地百姓,配合官兵搜捕叛軍。

結果

清軍多路出擊,於侖仔頂和牛稠山連敗義軍,乘勝佔領大里杙莊和集集埔,在老衢崎俘獲林爽文,解至北京伏法。莊大田率餘部退入臺灣最南端的琅嶠,不久也被俘殺。起義終被平定。

影響分裂勢力始終不得人心,在臺灣百姓的抵制下,乾隆將平臺叛亂,列入十全戰功。

作者:木土

參考資料:連橫。《臺灣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