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哥哥要是還在世,東漢中興之主,也許就不一定是他了!

都知道東漢光武帝劉秀,雄才大略。遭逢王莽篡漢,天下大亂之際,以劉氏宗親揭竿而起。經過無數場大小戰鬥,終於平定天下,建立東漢王朝,成就光武中興。

如果哥哥要是還在世,東漢中興之主,也許就不一定是他了!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莽

而光武帝劉秀後來的基業和成就,離不開一個引路人,這就是他的親哥哥劉伯升。而歷史如有可能,假使劉伯升如果不是因為自己能力、功勞和人品遭人嫉恨,最後被自己一手扶持的族兄劉玄所殺,那麼就不會有後來劉秀以兄長為戒,自立門戶,當然也就不會有後來在征伐河北的過程中登基稱帝。當然,歷史自有它自己軌跡,無法假設。那麼,今天就來聊聊光武帝劉秀的這位引路人。

據《後漢書·宗室四王三候列傳》記載,劉伯升“性剛毅,慷慨有大節。自王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結交天下雄峻”。這段描述,向人們展示一個性格剛強堅毅,胸懷天下大事的劉伯升。他對於王莽取代劉氏漢朝江山,憤憤不平。並且,以全部的家產投入到結交天下的英雄豪傑,一直在做暗中準備等待時機。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劉伯升和劉秀兄弟所在的當地,有心人已經在流傳“劉氏復起”言論。此時,正值多事之秋。王莽末年,由於政策混亂,連年天災,又遇上饑荒,終於導致天下大亂。機會終於來了,於是,劉伯升集合此前結交的英雄豪傑,正式在他的老家“舂陵”(今湖北棗陽)起兵造反了。目標就是光復漢高祖之業,即恢復劉氏漢室的江山。而此時的劉秀,還是有點害怕的,《後漢書·光武帝紀第一上》所載:“光武初不敢當”。正是在哥哥的引領之下,劉秀才加入到了義軍隊伍,並在哥哥的號令之下,在宛城(南陽)起兵了。

如果哥哥要是還在世,東漢中興之主,也許就不一定是他了!

舂陵起兵

從此,兩兄弟並肩戰鬥,東征西討。劉秀兄弟的造反和接連取得的勝利,再加上作為漢朝皇族劉氏,引起了新朝王莽的特別關注。不久,王莽的鎮壓大軍就出發了。經過近一年的戰鬥,首先消滅王莽手下兩大將甄阜和梁丘賜所率領的先鋒部隊,並陣斬兩位大將;緊接又消滅了新莽大夫嚴尤和陳茂所率領的部隊,幷包圍南陽。這幾次戰鬥,雖然是在各路起義軍的大力合作之下取得的,但是,劉伯升和劉秀兄弟領導的舂陵子弟兵,是這些戰鬥中的核心部隊,而劉伯升又是這幾次大戰的核心領導者。此外,由於他在各路義軍中的威望,也只有他才能促使各路義軍合作一致對付新莽軍隊,但卻也為此種下了後來被殺的種子。

經過這一年多的幾次大戰,在消滅了新莽的主力平叛軍隊後,起義軍總算是站穩了腳跟。隨著投奔而來的勢力越來越多,起義軍隨之需要一個共同的首領來統一號令。義軍之中,劉伯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功臣,能力、聲望無人能及。但是,起義軍的各路首領,各懷鬼胎,並不都像劉伯升那樣以國事和天下為念,很多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參加義軍的。如果劉伯升成為義軍首領,則他們會受到強有力的牽制和管控。既然是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而起,那麼就在義軍中找一個懦弱和易於控制的首領吧。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在劉伯升還在前線打仗的時候,部分將領就在沒有劉伯升在場的情況下,立了劉伯升的族兄劉玄(也叫劉聖公)為首領,並迫不及待的登基稱帝了。

而劉聖公登基之後,為了安撫劉伯升,又封他大司馬,又封他漢信候。沒過多久,劉秀率軍消滅新朝王尋和王邑率領的、號稱百萬之師的新莽主力部隊。使得在義軍之中,劉伯升和劉秀兄弟的威名更加顯赫。

本來劉聖子的皇帝之位就是奪自劉伯升,現在劉伯升兄弟戰功、威名、能力和實力無人能及,功高震主,劉聖子擔心他的大位坐不穩,諸將擔心劉伯升劉秀兄弟影響他們的前程。於是,劉聖子和諸將合謀,誅殺了劉伯升。當然這也跟劉伯升自生的大意和將弟弟劉秀的提醒置之腦後有關,否則劉聖子們也無法得手。

哥哥被殺之時,劉秀正領兵在外,此時由於實力有限,只能隱忍。不僅不能為哥哥服喪,被冤殺了還得謝罪,功勞那更是一字也不能提。正式在這種隱忍的轉檯之下,劉秀表現得跟沒事一樣,史載劉秀“飲食笑如平常”。看來,劉秀比他哥哥要城府很多很多才是。

如果哥哥要是還在世,東漢中興之主,也許就不一定是他了!

光武帝劉秀的哥哥劉伯升

此後的故事,就只剩下劉秀了。隨著劉秀的一路征伐,在不到一年間,逐漸使自己翅膀硬了起來。在面對劉聖子透過封他為蕭王招他回小朝廷、明升暗降的時候,劉秀以河北未平,拒絕的劉聖子的徵召。自此之後,自立門戶。又過了一年,劉秀在河北正式登基稱帝。至此,光武中興的歷史帷幕,正在徐徐開啟。

透過歷史文字的點點記載,品味著一段段扣人心絃的故事,讓人彷彿回到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王莽末年,天下大亂,劉伯升自舂陵首起義師,以匡扶劉氏漢室江山為己任。而劉秀,正是在哥哥的巨大影響和引領之下,走向戰場,走向前線,走向了時代的潮頭浪尖。在經過不懈的努力之後,開啟了一個屬於自己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