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東吳最後的丞相,本知道吳國必滅,卻甘願為他殉葬

公元280年,晉國滅吳,天下分裂了近百年終於又恢復了統一。孫吳的覆滅順應天意民心,然而仍然少不了甘願為之陪葬者。在最後時刻為孫吳獻出生命的並不是孫家子弟,也不是江左世家,而是孫吳最後的丞相——軍師將軍張悌。

他是東吳最後的丞相,本知道吳國必滅,卻甘願為他殉葬

在極其注重家世的孫吳朝堂,張悌是個另類。他並沒有顯赫的背景,和孫吳的張昭和張紘毫無關係,而且他也不是江東人,而是來自襄陽。這樣一個外鄉人竟能在世族林立的江東站穩腳跟,簡直是個奇蹟。最後,也是這位創造了奇蹟的人為孫吳殉葬了。

張悌能獲得如此高位,少不了東吳末主孫皓的提攜。孫皓的故事本身也很勵志,他是吳景帝孫休的侄子,沒什麼權勢,本來也不會繼承皇位。可孫休病逝時親子尚幼,恰好又趕上魏國滅蜀,局勢動盪,眾大臣便放棄了孫休一脈,轉而擁立了二十三歲的孫皓。

孫皓繼位初期形同傀儡,因為他在建業毫無根基,不得不依賴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大臣。孫皓堅韌剛毅,頗有孫權之風。針對江東士族,他拉攏一批,打壓一批,擁立孫皓的重臣濮陽興、張布和朱太后先後被處死。透過分化瓦解,不到一年就壓制住了那些“從龍功臣”,成為江東真正的主人。為了徹底擺脫士族的影響,孫皓大力提拔那些沒什麼背景的人,張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當上丞相的。

張悌能上位,靠的不只是政治鬥爭的需要,他是有真才實學的。孫休在位時,張悌已經官至屯騎校尉。孫皓上臺後,升任軍師將軍,進入東吳的決策核心圈。他對孫皓的賞識自然是感激涕零,日後對孫皓和東吳的回報也是無與倫比的。

他是東吳最後的丞相,本知道吳國必滅,卻甘願為他殉葬

張悌看事很準,當時司馬昭伐蜀,時人都覺得魏人這次仍然會無功而返,張悌卻認為蜀國必滅,後來果不其然。有這樣眼光的人,預測孫吳這條破敗舊船的命運,應該也不難。可張悌沒有跳船,甘願為之殉葬。

張悌是在公元279年八月當上丞相的,此時距離西晉發動南征還有四個月,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

他是東吳最後的丞相,本知道吳國必滅,卻甘願為他殉葬

279年末,西晉發動二十多萬軍隊,分東中西三個方向向孫吳的長江沿線發起了全面進攻。晉軍西路順流而下,攻擊西線重鎮荊州;中線攻武昌,掐斷吳國東西方向的聯絡;東線則直擊吳都建業。

孫吳對西晉的全面進攻毫無準備,孫皓甚至還分兵去交趾平叛。各個防線很快都被突破,不到兩個月,西晉的中西兩線都已取得大捷,很快就要合兵建業。孫吳上下完全沒了章法,孫皓決定再做拼死一搏。

他是東吳最後的丞相,本知道吳國必滅,卻甘願為他殉葬

孫皓命人主動渡江前突,意圖在晉軍匯合前先擊退東線的晉軍,然後憑水軍優勢對抗西方的敵軍。張悌親自領軍三萬,渡江北上執行突擊任務。

張悌身為丞相,卻要親自上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吳國亡國在即,兵民惶恐,張悌就怕其他人鎮不住軍隊,前腳渡江,後腳就投降了。

張悌的主動前突,著實打了晉軍一個措手不及。東線晉軍先鋒張喬部七千人迎頭碰上了張悌,慌亂之餘躲回了營寨,並向張悌遞了降書。張悌剛渡江就贏了一仗,頓時信心大增,趁著士氣大振之際,繼續北上尋找晉軍主力決戰。

有人建議張悌先吃掉張喬部,張喬甚至都沒走出營寨,明眼人都知道張喬是假降。可張悌不願耽擱,只要戰勝了晉軍主力,張喬的假降也就成了真降,若是失敗了,現在吃掉這股晉軍也沒有意義。

他是東吳最後的丞相,本知道吳國必滅,卻甘願為他殉葬

張悌很快遭遇了晉軍主力,事實證明,逼降張喬只是吳軍的迴光返照。張喬和晉軍主力對吳軍來了個前後夾擊,一番大戰之下,吳軍大敗虧輸,全軍潰散。亂軍之中,張悌的部將想拉他快逃。張悌卻不為所動,他說吳國必然要亡了,即使現在逃了日後也是投降的命運。何不現在就以死殉國,也不至於丟掉氣節,張悌隨後力戰而亡。

張悌所部敗亡後,孫皓還不服輸,又組織了兩萬士兵迎敵。可惜再沒人有張悌的氣節,這兩萬人還沒出城就跑光了。吳國上下都已經放棄了抵抗,孫皓無奈,只能投降。

後人都說孫皓荒淫無道,著實有失公允,至少在用人方面還是很有水平的。他看不慣計程車族投降的時候一個比一個快,他提拔的張悌捨身為國,能逃也不逃。

有張悌在,就不能說東吳上下都是軟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