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最後一位江湖大佬,本是暴徒終變成大俠,因何事被皇帝滅族!

文/格瓦拉同志

從戰國到漢武帝中期,在社會上曾存在過一批輕生重義、勇於排難解紛的義士,在當時法律無法保障公道、正義的情況下,經常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去替天行道,由此深受百姓的歡迎,這幫人被稱為“遊俠”,類似於《水滸傳》中描繪的江湖好漢。到了漢武帝時期,官府開始大力鎮壓遊俠階層,而郭解由此成為最後一位真正的大俠。那麼,郭解是何人?他有哪些傳奇經歷?

漢朝最後一位江湖大佬,本是暴徒終變成大俠,因何事被皇帝滅族!

“遊俠”階層存在於戰國到漢朝時期

郭解是河內軹縣人,著名相士許負的外孫,其父也是一名遊俠。據史料記載,郭解雖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為人陰狠殘忍,曾親手殺死過很多仇家。郭解雖然在官府眼中是個窮兇極惡的暴徒,但在江湖人士中的名望很高,原因在於他很樂意替朋友排憂解難,就算是冒死殺人也在所不惜。

除了殺人之外,郭解還經常從事攔路搶劫、盜掘墳墓和製造假幣等等不法之行。然而讓人意外地是,郭解每每都能在危急時刻安然脫身,或者被抓捕沒多久便遭遇大赦,所以他雖然屢屢幹犯法紀,卻能長期逍遙法外,彷彿有神人相助一般。

漢朝最後一位江湖大佬,本是暴徒終變成大俠,因何事被皇帝滅族!

郭解本是一位暴徒,後來變成大俠

然而沒有人是一成不變的,有時這種變化會讓外人極度不適應。等到郭解過了年少輕狂的歲月後,突然性情大變,非但不會再輕易殺人,而且學會了以德報怨,由一個人見人怕的暴徒,轉變成一位行俠仗義的俠客。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郭解做好事後從不張揚自誇,以至於仰慕他的人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

由兩件事可見郭解的性格轉變很徹底。其一,郭解的外甥仗勢欺人,因為強行給他人灌酒,結果被人拔刀捅死。兇手因為畏懼郭解的報復,便逃往外地。郭解的姐姐聞訊後,便故意把兒子的屍體丟棄在道路上,以此來羞辱郭解,讓弟弟替她報仇。郭解果然很氣憤,便派人追查兇手的行蹤,很快便找到他。

漢朝最後一位江湖大佬,本是暴徒終變成大俠,因何事被皇帝滅族!

郭解釋放殺死外甥的兇手,贏得普遍讚譽

按照郭解當年的作風,他肯定會手刃兇手替外甥報仇,然而這一次他卻主動了解實情,在得知外甥理虧在先後,便把兇手放走,然後親自掩埋外甥。經此一事,郭解雖然得罪了姐姐,但卻贏得更多人的仰慕、敬重(“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見《史記·遊俠列傳》)。

其二,洛陽有兩家豪強互相為敵,當地數十位賢人豪傑從中調解,都沒能化解冤仇。不久,有門客將這件事告訴郭解,後者便迅速趕往洛陽進行調節,結果成功地讓兩家冰釋前嫌。然而在郭解離開之前,卻刻意叮囑兩家,在外人面前暫時不要表現出和解的姿態,等到洛陽豪傑再做調節時,他們再聽從,以免讓當地豪傑倍感尷尬。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由此使得郭解的名望更盛,就連關中地區的豪傑都有所耳聞,並對他的行為深感欽佩。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就在郭解名滿天下之際,死神卻悄悄來臨。

漢朝最後一位江湖大佬,本是暴徒終變成大俠,因何事被皇帝滅族!

郭解的侄兒殺死楊縣掾,給郭解帶來災難

元朔二年(前127年),朝廷要將各郡國的豪富人家遷往茂陵居住,郭解雖因家貧不符合遷轉標準,但當地一位姓楊的縣掾因為想把他趕走,便把郭解的名字填入名單當中。郭解的侄兒瞭解實情後,便殺死了楊縣掾。等到郭解到達關中後,楊家便向朝廷告狀,於是漢武帝便下令抓捕郭解,後者聞訊後逃竄,許久之後才被抓捕歸案。

官府抓獲郭解後,發現他犯下的罪行都已過追溯期,便打算將他釋放。但此時一位儒生卻嘲笑郭解,結果被他的門客殺死。官府因為追查不到真兇,便打算釋放郭解。但丞相公孫弘卻認為郭解目無法紀,以平民身份行俠收買人心,行為對國家很不利。況且他的門客肆意殺人,就算是郭解不瞭解實情,但罪同親自殺人。武帝覺得有道理,便判處郭解死刑,並滅其三族。

吏奏解無罪。御史大夫公孫弘議曰:“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於解殺之。當大逆無道。”遂族郭解翁伯。引文同上。

漢朝最後一位江湖大佬,本是暴徒終變成大俠,因何事被皇帝滅族!

漢文帝聽從公孫弘的建議,將郭解滅族

郭解死後,雖然遊俠者大有人在,但大都傲慢無禮,或者恃強凌弱無異於強盜,根本沒有值得稱道之處(“自是之後,為俠者極眾,敖而無足數者。。。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諸杜,南道仇景,東道趙他、羽公子,南陽趙調之徒,此盜蹠居民間者耳,曷足道哉!”)。正因如此,郭解可謂漢朝最後一位可稱之為大俠的奇人。

史料來源:《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