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本文約4000字閱讀需要11min

在周星馳的經典電影《九品芝麻官》中,有這樣一個片段:白麵包青天突然得到一把“神器”——尚方寶劍,要用這把劍去砍常威,常威一時間慌了神連忙躲到公公後面,公公說:“大清開國以來,從沒聽說過有什麼尚方寶劍,這是什麼劍?”包龍星的娘說這是明朝崇禎皇帝賜的尚方寶劍,鬧了大笑話。

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的娘給他送來尚方寶劍

樂呵之餘,不禁會注意到“尚方寶劍”這個標誌性武器,一般情況下,此劍一出,不少觀眾的第一反應肯定是——終於可以無敵了。

在我們的認知裡,尚方寶劍通常和“上打昏君,下打佞臣”聯絡在一起。這種認知其實是受到一些流傳廣泛的傳統戲曲、小說的影響。

那麼,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神器”的含義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尚方寶劍”具體是什麼。“尚方寶劍”的意義並不在其武器本身,而在於其象徵意義。尚方劍是指中國古代皇帝收藏在“尚方”的劍,在漢代稱“尚方斬馬劍”,至明代稱“尚方劍”,即皇帝御用的寶劍,持有尚方寶劍的大臣,具有先斬後奏等權力。在戲劇、小說以及民間,俗稱其為“尚方寶劍”,比喻上級特許的權力。從這個角度看,其實“尚方寶劍”由來已久,而且形態不一,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

《薛丁山徵西》中,尉遲恭有一根打王鞭。唐太宗要殺薛仁貴,尉遲恭勸諫不聽,心中大怒,說“此鞭是先君所賜,上打昏君,下打昏臣,善求不如惡求,只的用強了。”評書《薛家將》裡也有尉遲恭的打王鞭。程咬金嚇唬李世民:“咱這斧子受過皇封‘上砍君下砍臣’,你錯了就得伸脖子讓我掄三掄。”之後,尉遲恭也亮鞭子“我這鐵鞭如何如何,今天打死你個昏君。”這一段里程咬金的斧子應該也是“神器”。此外,隋唐英雄中,秦瓊也是擁有打王金鐧的。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中的秦瓊

《八扇屏》灌口中江湖人選段中有一句:到後來,湖北韓龍進來他妹韓素梅,太祖酒醉桃花宮,帶酒斬三弟,醒酒免去苗先生。

這說的是鄭王的故事,他是趙匡胤磕頭三弟、鄭恩鄭子明之後,年齡不大,十七八歲。當時趙匡胤怕鄭子明會學他,奪了大宋江山,借桃花宮醉酒,殺了三王千歲鄭子明,這段劇情《斬黃袍》也有描述。之後鄭子明夫人陶三春罵宮,趙匡胤為收買人心,封陶三春為養老宮陶太君,封其子鄭印為汝南王,有打王鞭。在其他故事裡,趙匡胤因愧疚還賜了陶夫人龍頭柺杖,賜給鄭家後人的是一把黑虎銅錘而不是打王鞭。雖有差別,但功能都是一樣的,總之,陶家有“神器”就對了。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斬黃袍》劇照陶三春罵宮來源:中國川劇網

此外,劉公案裡的郭英、《二進宮》裡的定國公也有黑虎銅錘。

大平調《困河東》中有“鋼鞭一舉王落馬,呼延贊力擒趙匡胤”的情節,呼延贊也被認為擁有打王鋼鞭。

更多人熟悉的《碧血青天楊家將》裡面有一幕,皇帝要斬包拯,八賢王和四位三朝元老帶齊傢伙入宮“勸諫”:

八賢王趙德芳,持黃金鐧,有詩云:先王御賜黃金鐧,匡扶宋室保萬民。上樑不正打昏君,奸邪當道誅佞臣。

汝南王鄭懷民,持蟠龍棒,有詩云:先王御賜蟠龍棒,臨危授命記心尖,忠心護宋昭日月,棒下不容有群奸。

鐵鞭王呼延丕顯,持十三節打王鑌鐵鞭,有詩云:先王御賜打王鞭,當年撐住半邊天,百萬軍中曾護主,確保宋室千萬年。

開國王高利民,持紫金錘,有詩云:先王御賜紫金錘,五紫千金百鍊成,倘若君王誤朝政,千鈞之下不容情。

佘太君,持九龍監國柺杖,太祖皇帝親賜,上有“雖無鑾駕,如朕親臨”八字,也可以上打昏君,下除佞臣。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電視劇《碧血青天楊家將》海報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八賢王趙德芳和佘太君了。八賢王,也叫“八大王”“八千歲”,是趙匡胤次子,皇位被叔父趙光義篡奪,特賜“打王金鐧”也叫“凹面金釘”“瓦面金鐧”“王命金鐧”“金裝鐧”;佘太君,是火山王、金刀令公楊繼業的夫人,丈夫蒙冤昭雪之後,太宗欽賜龍頭拐,“王命一般,文武大臣把法犯,用柺杖打死不把罪擔,有柺杖不用宣,任你上金殿,見孤王不要你再把駕參。”《回龍傳》中老太君持拐將仁宗追至後宮,直到其鄭重道歉才算作罷。

此外,趙匡胤還賜過開國大將楊懷德一把七星鎮天亮銀鉞,持此物,也可以打一切佞臣。還有包拯那三口非常著名的銅鍘——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上能鍘皇親國戚、高官顯貴,下也能鍘地痞惡霸;他在《打龍袍》裡還因為破了“狸貓換太子案”,被李太后御賜尚方寶劍一把,“三宮六院你管定,滿朝文武任你行”。如果皇帝不聽,“畫影圖形也要充軍”。

有隋唐故事、宋朝故事,也少不了明朝的故事,這些朝代背景下,因昏君或冤情而被造出來的各種“神器”只多不少。京劇《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主角徐延昭是開國功臣徐達之後,家傳朱元璋賜封銅錘,“上殿不參,下殿不辭“,”銅錘三點謝國太“,“老王爺賜銅錘”,“上打昏君,下訂讒臣”,“壓定了滿朝文武大小官員”,“哪一個不尊千歲爺是開國的忠良”。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電視劇《包青天》截圖

此外還有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的打神鞭,這是名副其實的神器,也擁有和尚方寶劍相似的功能,只是所代表的最高權威改變罷了。

可見,神器種類多樣,鞭子、斧子、銅錘、柺杖、銀鉞等等都被賦予了和“尚方寶劍”一樣的功能。從隋唐到明代,被賦予“神器”的角色也是多種多樣,他們往往都是忠貞不二的人物,在故事中以“神器”維護正義。雖然大多情節是虛構的,但也表現了人們對正義力量戰勝惡勢力情節的嚮往。

這種被寫進戲曲小說裡的“神器”究竟從哪裡來?有史可據嗎?

“尚方寶劍”現象的歷史

我們以名頭最大的尚方寶劍為物件做個探討。

我國古典小說和戲曲中經常出現的尚方寶劍,是有根據的,並非人們憑空杜撰。

秦漢時期的官制設有少府,少府設尚方令,其職責是掌管、供應制造帝皇所用的刀、劍及玩好器物。漢末又分為中、左、右三尚方,之後歷代沿襲。最早出自《漢書·朱雲傳》的記載。

真正把尚方寶劍作為皇帝權力象徵賜給臣下的,是在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對於官吏的貪贓枉法深惡痛絕,所以開國之初,就將御史臺與軍政首腦部門並列,下詔曰:“國家立三大府,中書總政事,都督掌軍旅,御史掌糾察。朝廷紀綱盡繫於此,而臺察之任尤清要。”

(《明史·職官志》)

後又將御史臺改為都察院,使監察御史兼有監察各地官僚的職責。御史出巡,帶著專印,印文為“繩衍糾謬”,以示其代表朝廷的權力;並常賜以尚方寶劍,表示“如朕親臨”。而其他大臣臨事,也有賜尚方寶劍的。誠如明代劉基《贈周宗道六十四韻》一詩所寫的:“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奸髒。”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朱元璋像

可見,尚方寶劍是中國古代皇權下的產物。開始時是皇帝的御用兵器,後來賜予元老重臣,賦予特權,在外可先斬後奏,因而成為一種特權的象徵。到了清朝,皇帝不願意把“先斬後奏”的權力交給臣子,尚方寶劍就沒有出現了。

“神器”的作用

可能有人還會問,皇帝為什麼要把這些神器賜出去?有什麼作用?這些器具主要起監督作用,還是為統治者服務。特別是在統治者權力達不到的地方。

這裡以宋朝為例。宋朝重文輕武,皇帝對武將很不信任,平時兵和將相互調動,互不熟悉,到了戰時容易出現將領調不動兵的情形。為了解決將軍出兵在外,距朝廷遠,凡事奏請,貽誤戰機的問題,宋朝有賞賜尚方寶劍先斬後奏的慣例。宋朝尚方寶劍主要運用於軍事領域,並沒有在司法領域使用過尚方寶劍,所以包拯的尚方寶劍和三口鍘則是不存在的,屬於藝術創作。不過同樣體現了尚方寶劍在其中的作用。

但是,這些神器真的能完成它所謂的功能嗎?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上打昏君”這一點就很不現實,即使是用來控制親王也十分勉強,畢竟親王和皇帝都是親戚,親王的權力也是皇帝權力的一部分。

再來說“下打佞臣”,有兩個很有代表性的故事。第一個故事:《漢書》記載,漢成帝時,時為丞相的張禹因是皇帝劉鶩的老師,受到漢成帝的寵幸,不僅佔有大量的土地和財物,而且私生活極其淫奢。朱雲曾上書漢成帝:“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要斷誰呢?皇帝的老師張禹,朱雲覺得張禹無惡不作,敗壞朝綱,要求皇帝讓他用尚方劍斬殺張禹,以達到殺一儆百的作用。皇帝覺得區區小臣竟然提出無理要求還侮辱帝師,所以大怒。便讓侍衛將其拖出去斬了。朱雲抱著欄杆不放,侍衛用力過大,竟然把朱雲和欄杆一起拉斷。此時,幸好旁邊有官員出來奮力求情。皇帝也覺得他有直臣的勇氣,放過了他。朱雲逃過一劫,但他自此也沒有做官了。“朱雲折欄”便成為忠臣直言進諫的典故。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宋佚名繪《折檻圖》

另外一個故事是有關明朝崇禎年間的兵部尚書,著名的將領:袁崇煥。崇禎二年

(1629年)

,袁崇煥認為東江毛文龍雖然能牽制後金軍,但不聽自己指揮,毛文龍所在的皮島經濟收入也無法搞清楚。袁崇煥上書請求讓朝廷派人來管理毛文龍部的軍餉,毛文龍不喜歡有文官監製著自己,於是上書爭辯。而後毛文龍前來拜謁袁崇煥,袁崇煥以上賓之禮接待毛文龍,毛文龍也不謙讓,袁崇煥於是決定殺掉毛文龍。

同年六月,袁崇煥就將毛文龍殺了。過程非常直接,五月,袁崇煥以閱兵為由去見毛文龍,毛文龍設宴與袁崇煥喝酒,袁崇煥察覺到毛文龍並沒有意向放下兵權接受指揮,於是在六月邀請毛文龍觀看將士射箭,預先在山上設定好帳篷,令參將謝尚政等率兵埋伏在帳外。毛文龍到了之後,他的部下沒能入內。袁崇煥將其引入到山上的帳篷後突然變臉,數落毛文龍違法之事,毛文龍與其爭辯,袁崇煥厲聲斥責毛文龍,下令將毛文龍的冠服去除並捆綁起來,毛文龍表示不服,袁崇煥於是列數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拿出尚方寶劍,並說:”今日殺了毛文龍,本督師恢復全遼,願試尚方寶劍償命”。將毛文龍斬殺。過了一段時間崇禎知道了,大驚失色,但為了政治考慮還是安撫了袁崇煥,不過毛文龍一死,後金入侵再也沒有後顧之憂。於己巳之變之後,袁崇煥由於抗清不利且被懷疑與後金勾結,被下獄,最後含冤被凌遲處死。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袁崇煥

由此看來,“神器”的作用其實十分有限,依然受到了壓制和控制。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去用這些“神器”,極大可能會惹禍上身。

戲曲舞臺以及小說中出現的“尚方寶劍”等神器,往往都是滿足觀眾讀者的想象,其被寄予了揚善除惡的美好期望,希望忠臣良將能夠執此神兵維護公平正義。

總的來說,傳統戲曲和古典小說作為我國古代的藝術形式,對於觀眾的法律政治意識有著非常強的引導作用。時至今日依然如此。我們今日倡導的民主與法治,就是要把權力放在制度的監督下,我們的“神器”就是法律和制度,這就是時代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佔鋒,《尚方寶劍與打王金鐧——傳統戲曲中兩類器物的法律文化解釋》[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1(3)

[2]。周慧斌,《“尚方寶劍”的由來》[J]。蘭臺內外,2008(6)

[3]。徐忠明,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尚方寶劍這種神器真的能"上打昏君,下打佞臣"嗎?

作者:李媛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