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為何周天子再不復昔日“天下共主”的威風!

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國事,輕信善於阿諛奉承的虢石父,貪戀寵姬褒姒的美色,整日不思進取。最終西戎進犯,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曾被廢黜的太子姬宜臼受諸侯擁立,是為周平王,並遷都洛邑,建立東周。時言:“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東周天子再不復昔日“天下共主”的威風,東周淪為末流小國。那麼為何周平王只是東遷洛邑,卻導致之後的周室遠不如諸侯呢?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為何周天子再不復昔日“天下共主”的威風!

一、百年盛衰,非平王一人之功過

東西周共存七百九十年,從天下推崇的“天子”,到瑟瑟發抖“階下囚”,周朝百年盛衰,並非周平王一人之過也。其父周幽王無道,廢長立幼,廢黜王后申後立褒姒為王后而使得申國申侯不滿,於是申侯引鄫國、戎狄滅西周,儘管周平王東遷,但中原“天子”卻被蠻夷一般的戎狄所敗,周室的威信在諸侯中下降到冰點。東周雖存五百餘年,卻再沒有出現一箇中興之主,所以滅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為何周天子再不復昔日“天下共主”的威風!

二、小國崛起,王畿無依

王畿,古指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西周時指鎬京及周圍由周王直接統治的直轄區域,東周時指洛邑及其周圍由周王直接統治的直轄區域。西周初年,周武王廣封諸侯,同時採用太公呂尚之計,使得“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周王室坐擁豐鎬二京、洛陽盆地、關中平原等地,沃野千里,物產阜盛,乃是天下最大的諸侯國。為了牢牢掌握控制大片領土,武王採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分封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為諸侯,這些諸侯國也起到了拱衛王室的作用,西周成為最強諸侯國。

然而周平王東遷後,放棄了大片被犬戎佔領,無力奪回的土地,周王朝僅僅擁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方圓只有六百餘里,地窄人寡,與方圓數千裡的大諸侯國相比,它只相當於一箇中等諸侯國而已,周王朝因此大大衰落。甚至為了奪回部分故土,周平王不得已提升秦襄公為諸侯,將被西戎佔領的岐山以西土地賜給他,秦人為了這張“空頭支票”又死了不知道幾代人,終於稱霸西戎。而東周也好不到哪裡去,周平王遷都是避犬戎之禍,然而洛邑位於天下之中,四面被圍,為四戰之地,沒有什麼可以倚仗的關隘,東周又無束縛諸侯之力,因此在連年的兼併戰爭中東周又失去大片土地,至周赧王時,王畿被韓、趙一分為二,東、西周公分而治之,周天子徒有虛名,東周也是有名無實了。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為何周天子再不復昔日“天下共主”的威風!

三、既非正統,禮樂皆廢

為謀劃周王朝的長治久安,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在兩次平亂,以藩屏周,等到天下大定後,決定製禮作樂,據《尚書大傳·康浩》稱:“周公將作禮樂,優遊之,三年不能作,君子恥其言而不見從,恥其行而不見隨”。何為“禮樂”呢?“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尊”;“樂”的作用是“和”,即所謂“親親”,有別有和,“宗法制”孕育而生。

“禮樂”自周公起,也因他的後代而亂。周幽王因寵愛褒姒,廢賢德的王后申後及申後所生太子宜臼,改立寵妃褒姒為王后,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申後之父申侯不服,於是聯合繒國及犬戎進攻鎬京,野蠻的犬戎大肆殺掠,殺死周幽王劫掠鎬京而去,申侯繒侯許文公等立宜臼為周天子,周地百姓及王公貴族立餘臣為周攜王。攜王是周室所立,而平王是與周室為敵的申國為立,所以說周攜王才是正統。而周平王與東周卻成了“謀權篡位”,維持了百年的宗法、禮樂制度被周王室自己打破,束縛諸侯的枷鎖被開啟,因此天下諸侯都不再尊周天子為“共主”,周室勢力成日薄西山之勢,垂垂危矣。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為何周天子再不復昔日“天下共主”的威風!

四、外無肱股,內缺興主

周幽王死後,申侯、魯侯立原太子宜臼為平王,虢公翰在攜地擁立王子餘臣為攜王,周王室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周平王勾結魯國、許國、申國、犬戎襲擊周室,靠“弒父”奪位,為周人不齒。而擁立平王的魯侯也不是什麼好人,當時魯國為了削弱周室實力,需要一位不得人心的、易於控制的周王,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上演一出“大戲”。此後周平王為了奪得正統,使晉文侯殺了周攜王,還將周室的根基之地關中平原贈與秦國,並率王室東遷洛陽以求得晉國、虢國保護。晉國、虢國等乘機發動戰爭,兼併土地而平王也不加阻止,周王室從此一蹶不振。春秋時,列國競相爭霸,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看似是“勤王”,實則是炫耀武力,壓制諸侯,使得周室朝中與諸侯內再無肱股之臣。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為何周天子再不復昔日“天下共主”的威風!

東周五百餘年,也曾有國君想要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其中最典型的一位莫過於周平王之孫周桓王。周桓王為東周第二任君主,為了壓制做大做強的鄭國、晉國,便使武力伐之,干涉兩國之政,對晉之戰周勝,立晉哀侯為君,又無禮於鄭,壓制卿大夫鄭莊公,因此周、鄭交惡。繻葛之戰周大敗,鄭國將領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周天子的權威因此蕩然無存。而桓王之後,東周王室內部又出現了多次內亂,國家動盪,王畿蕭條,周王室實力大大削弱,東周歷代天子只能勉強支撐殘局,苟延殘喘。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為何周天子再不復昔日“天下共主”的威風!

周平王遷都洛邑,實數無奈之舉,周王室衰微,已經是積重難返了。東周自平王始,相比包括他在內,也有不少以“匡扶周稷”為己任的明君在世,然而東周丟掉的東西太多了:富庶的關中平原、為周服務的禮樂制度以及天下黎民百姓之心,歷朝歷代都擺脫不了百年盛衰,東周君王想要復興西周時周王室的霸業,然而內無賢臣良將,外有各路諸侯虎視眈眈,滅亡早已成必然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