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一位君主:輔佐周平王東遷,奠定晉國霸業!

晉國(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周初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姬姓晉氏,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晉國被《左傳》、《國語》和《史記》等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另外三個諸侯國為秦國、楚國、齊國。晉國鼎盛時期,疆域包含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東西北部與內蒙一部的廣大地區。

晉國的一位君主:輔佐周平王東遷,奠定晉國霸業!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晉國因國力強大,經常壓制住齊秦楚三個大國,在春秋時期大多數時間裡獨霸中原。甚至學者全祖望評春秋五霸時認為“齊一而晉四也”,晉國佔四席,分別是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晉國在春秋時期的強盛,也是多位君主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晉文侯,無疑是晉國崛起道路中的不可忽略的人物。對於晉文侯來說,輔佐周平王東遷洛邑,為晉國的霸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晉國的一位君主:輔佐周平王東遷,奠定晉國霸業!

具體來說,晉文侯(公元前805年―公元前746年),姬姓,名仇,晉穆侯之子,曲沃桓叔之兄,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晉國第十一任國君,公元前780年—公元前746年在位。對於晉文侯來說,他是晉穆侯之子,母親姜氏是齊國宗室之女。根據史料的記載,晉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晉穆侯迎娶姜氏為夫人。晉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當時姜氏懷有身孕,晉穆侯接到周宣王的命令讓他率軍隨王討伐條戎,沒想到晉軍卻慘敗而歸。晉穆侯深以此戰為恥,適逢此時姜氏生下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晉穆侯便為兒子取名為“仇”,並立其為太子,以示不忘條戎之恥。晉穆侯二十七年(公元前785年),晉穆侯去世。按禮制,晉穆侯去世後本應由太子仇即位,沒想到晉穆侯的弟弟殤叔篡位當上國君,史稱晉殤叔。

晉國的一位君主:輔佐周平王東遷,奠定晉國霸業!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周天子逐漸衰落的背景下,周禮和宗法制已經呈現出崩潰的勢頭,也即這體現出在各個諸侯國的內亂上。面對晉國發生的內亂,周王室因為實力有限,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對於被篡奪君主之位的太子仇,只好逃到其他諸侯國去避難。晉殤叔四年(公元前781年),太子仇率領將士襲擊晉殤叔,奪取君位,是為晉文侯。因此,非常明顯的是,能夠重新奪回晉國君主的寶座,無疑體現出晉文侯的能力。

在晉文侯奪回君主寶座的時候,西周王朝可謂是風雨飄搖,即將走向滅亡了。彼時,周幽王廢掉太子姬宜臼,而改立褒姒之子姬伯服為太子。對此,原本的太子姬宜臼逃到申國,投奔外祖父申國國君申侯,並謀劃如何奪回周天子的寶座。一定程度上,太子姬宜(周平王)的經歷,和晉文侯具有相似之處,所以,這應該是晉文侯日後支援周平王的原因之一。晉文侯十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犬戎等攻下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殺死周幽王和姬伯服。

晉國的一位君主:輔佐周平王東遷,奠定晉國霸業!

隨後,諸侯們擁立姬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而此時周幽王的殘餘勢力,則擁立周幽王的另一個兒子姬餘臣(一說是周幽王的兄弟),史稱周攜王。周平王和周攜王各自稱王,周朝出現二王並立的情形。在這個關鍵時刻,晉國、秦國、鄭國等諸侯國的態度,就比較關鍵。對此,晉文侯等諸侯,選擇輔佐周平王,而不是周攜王。

雖然周平王成功即位,但是,經過幾次戰亂的鎬京早已殘破不堪,周王室已無法再在關中立都,於是周平王就決定把都城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但此時王室力量實在太薄弱,已經無法獨自完成遷都之舉。

對此,晉文侯會同鄭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共同護衛周平王完成東遷。在此基礎上,晉國、秦國、鄭國這三個諸侯國,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都獲得了來自周天子的封賞。更為關鍵的是,晉文侯二十一年(公元前760年),晉文侯殺死周攜王,結束周王室長達十年的二王並立局面,穩定東周初年的局勢,史稱“文侯勤王”。因此,相對於其他參與勤王的諸侯,晉文侯因為幫助周平王除掉了周攜王,可以說是立下了最大的功勞。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晉文侯像周初的周公旦一樣,大展匡扶周室之雄風,成為再造周朝的功臣。因為如果不是晉文侯的出手,周平王的天子寶座很難坐穩,周朝或許要在春秋時期就走向滅亡了。

晉國的一位君主:輔佐周平王東遷,奠定晉國霸業!

在此基礎上,周平王為嘉獎晉文侯之功,作《文侯之命》一文,並賜晉文侯“秬鬯一卣;彤弓一張,彤矢一百,盧弓一張,盧矢一百,馬四匹”,讚揚晉文侯是促成他安於王位的人,勉勵晉文侯能像周文王、周武王時的賢哲們一樣盡心輔佐王室。因此《國語》有評價說:“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是晉文侯決定周平王的命運,他也因此獲得輔佐天子、代王征伐的大權。

最後,在筆者看來,我們顯然不能小看輔佐天子、代王征伐的大權。正是因為晉文侯獲得了這一大權,促使晉國之後的君主,比如晉文侯重耳等可以名正言順的會盟諸侯,稱霸中原。並且,在周平王東遷洛邑後,晉文侯在汾水流域擴張晉國疆土,並得到周平王的承認,也即周平王欠著晉文侯一份天大的人情,只能預設晉國的擴張行為。而這,意味著晉國的疆域獲得了極大的擴張,為晉獻公、晉文公等君主征討諸侯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晉國的一位君主:輔佐周平王東遷,奠定晉國霸業!

晉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晉文侯去世,葬於今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南的晉侯墓地。晉文侯死後,其子伯繼位,是為晉昭侯。總的來說,晉文侯在位長達35年,是晉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國君。在晉文侯時期,晉國迅速崛起,出現其歷史上第一個發展高峰期,為日後晉國稱霸中原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晉文侯去世後,歷代晉國國君總是拿“繼文紹武”來自勉,“文”指的就是晉文侯,“武”指的就是晉武公,他們將他當作是效仿的榜樣,這足以看出晉文侯在晉國的重要歷史地位。正是在晉文侯等君主的努力下,晉國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大國,在整體實力上領先於秦國、齊國、楚國等大國。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