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最放心哪個地區的漢人?廣東人!光緒朝廣東侍衛人數最多

清朝皇帝最放心哪個地區的漢人?廣東人!光緒朝廣東侍衛人數最多

清宮侍衛玩偶

大家好,我是蘭臺。

今天蘭臺和大家聊一聊清朝大內侍衛。

清朝的侍衛一共有570人,分別是:

一等侍衛(也稱頭等侍衛),正三品,設60人;

二等侍衛,正四品,設150人;

三等侍衛正五品,設270人;

四等侍衛也稱藍翎侍衛正六品,設90人。

一等侍衛一般充任協理事務侍衛班領或侍衛班領等職。

侍衛中的宗室成員另設名額:宗室一等侍衛有9人,二等有18人,三等有63人。每10人設一什人長。

比如第二代怡親王弘曉就曾經被乾隆皇帝任命為一等侍衛,等於是弘曉既是世襲罔替的超品親王,同時也是一名一等侍衛。

最開始,清朝皇宮裡是不允許有漢人侍衛存在的,而和皇帝更親近的“乾清宮侍衛”則一律選自上三旗,即鑲黃、正黃、正白旗,稱為上三旗侍衛。

後來這成為了一種慣例。

凡是與皇帝親近的侍衛一律選擇上三旗,但是並不限於滿人。

因為南明晉王李定國的嫡孫李天志曾經給康熙皇帝做了二十四年御前侍衛,李定國之子李嗣興降清後被編入八旗正黃旗漢軍,所以李天志也符合“上三旗侍衛”選拔原則。

那麼,清朝是什麼時候出現純漢人(非漢軍旗)侍衛的呢?

最初清宮出現漢人侍衛是在康熙朝,康熙皇帝隨機選了一些優秀的武進士擔任侍衛;但是真正形成制度要到雍正朝了。

雍正皇帝在即位的第一年親閱武進士,授狀元李琰一等侍衛職務,榜眼畢應、探花施景範二等侍衛職務,同時授二甲武進士劉問政等13人三等侍衛,三甲武進士中選拔36人授予藍翎侍衛。

清朝皇帝最放心哪個地區的漢人?廣東人!光緒朝廣東侍衛人數最多

大內侍衛

雍正四年,這一做法成了定製,從此,凡是武進士出身的侍衛,都稱為漢侍衛,不論其是否為漢人。

清宮侍衛的服飾是其特殊地位的標誌,花翎與黃馬褂是宮中侍衛的標誌,目的是為了壯軍容,別近侍,屬於特殊的政治待遇,以示天子近侍與其他官員的區別。

在清初,戴翎是內廷侍衛的標誌。領內侍衛內大臣至三等侍衛帶一眼花翎,藍翎侍衛戴藍翎。戴鶡鳥尾羽,無眼,俗謂老鴰翎。

清朝前期如果不擔任內廷侍衛職務,是不允許戴花翎的;除侍衛處的侍衛外,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鑾儀衛滿員五品以上者皆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則戴藍翎。

因此清朝前期,許多武將將花翎視作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比如施琅平臺後願意以侯爵換花翎被兵部拒絕,康熙因為他的戰功和對皇帝的忠心才格外恩寵賜了花翎,很多人都以施琅用世襲侯爵換花翎來證明花翎的尊貴;但是,蘭臺覺得這也是施琅給自己“分謗”的小手段,以此證明自己沒有野心。

在乾隆朝後期之前,花翎如果沒有皇帝特許,即使是親王、郡王也不準擅自戴用;乾隆後期開始八旗駐防將軍等也被準戴花翎後才將戴翎的範圍逐漸擴大。

黃馬褂即明黃行褂。明黃是帝王專用的顏色,嚴禁其他人使用,即使貴為親王,也只准用杏黃。像大臣被賞穿黃馬褂是一種相當難得的殊榮。侍衛以天子侍從身份而得以使用,也是一種特殊的政治待遇。

清朝時對服飾的穿用有嚴格的規定。但侍衛卻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的待遇。如四品官以下不得用端罩,武三品以下不得用綠貂朝衣,武官五品以下不得用朝珠,但是以上種種規定對侍衛除外,換言之,侍衛可以用端罩、用綠貂朝衣、使用朝珠。

清代侍衛

那麼,清宮侍衛是不是個個身懷絕技呢?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看,至少以武進士身份選為侍衛的,射箭和力氣都是超過常人的;因為清代武舉主要考的就是力氣與射箭。

基本上只要力氣超過常人,再會寫自己名字,一個武秀才跑不了;要是還能射箭,會認會寫幾百字,那麼一個武進士還是有把握的。

所以,至少武科舉選拔的侍衛,還是有功夫的。

但是從“上三旗”選拔的御前侍衛有沒有功夫就很難說了,因為之前李天志被雍正帝外放擔任二品副將時,李天志就很老實的告訴雍正帝,自己伺候人的事情懂,但是對怎麼帶兵一竅不通:

奴才從小在主子院子裡,伺候的事知道,外頭做官,奴才不曾諳練。

而且從嘉慶朝,有瘋子差點衝到嘉慶帝面前,御前侍衛紛紛閃避來看,晚清“上三旗侍衛”裡能弓馬騎射的恐怕沒多少了。

當然,事實上在清朝皇帝身邊貼身侍衛的其實不是什麼侍衛,而是從善撲營精心選拔的摔跤手。

晚清摔跤手

根據朝鮮方面史料,清朝皇帝在接見外國使節的時候,皇帝身邊站立的都是穿著傳統摔跤服飾的摔跤手,攜帶武器的侍衛都在殿外。因為任何人,哪怕是侍衛也不允許帶武器上殿。

那麼,晚清,尤其是光緒朝,哪個省的侍衛最多呢?

答案可能會出乎大家意料,光緒朝出了最多侍衛的是廣東省。

別看廣東省出了孫中山先生,但是光緒皇帝很喜歡用廣東籍侍衛,最多的時候清宮裡一共有60名廣東籍侍衛,佔侍衛總數的10。5%。

這已經很高了,因為八旗侍衛就差不多佔了1/2,還沒有算宗室侍衛,真正漢侍衛通常也就100多人的樣子,而這其中廣東籍侍衛就有60名。

這可不是蘭臺胡說,根據清光緒年間出的《大清縉紳全書·御前侍衛》統計,當時嶺南兩廣籍的“大內高手”達62名。

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清朝武科舉大省河北(當時叫直隸)。

不過廣東籍侍衛品級都不高,主要是以藍翎侍衛(四等侍衛)為主,只有何乃斌因為是光緒十二年武舉探花,才被授予了二等侍衛品級。

至於為什麼晚清清廷這麼喜歡用廣東侍衛,蘭臺查了許多資料也不知道緣故;可能是皇帝希望有一些新鮮感吧。

清朝侍衛形象

不過廣東在晚清時期能出這麼多侍衛,這也說明了廣東人尚武風氣還是很濃厚的,不輸武舉大省河北。

專家也說嶺南五大名拳洪拳、劉拳、蔡拳、李拳、莫拳在清朝乾隆中葉就已經形成。廣東正是因為有濃厚的尚武風氣,這才使得那麼多人考中武進士,被選為大內侍衛。

這麼說起來,黃飛鴻系列電影還真不是電影人吹牛,確實是有生活原型的。

最後蘭臺說一句,在清朝,漢人想做侍衛,只能考武科舉;凡是沒有考過武科舉的,就不可能做侍衛;晚清傳武高手孫祿堂、宮寶田都說做過侍衛,這裡蘭臺要說一句,這些都是胡說八道,他們絕沒有做過侍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