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從1722即位到1735(雍正十三)年駕崩,雍正皇帝共在位十三載。

在雍正之前,康熙皇帝時期很大一部分政事是由六部為處理的。由於清朝中央行政機構沿襲了明朝的傳統,故設有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各部長官稱作堂管。六部之外還有如大理寺、大常寺、國子監、內務府等與六部並立的行政機構。

康熙在位61年間,除了前期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加強中央集權,凡大小事皆要親自過問之外,執政中後期,康熙皇帝一直以仁政標榜,尤其是在晚期倦怠朝政,出現了吏治敗壞的現象。

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反觀雍正皇帝,自從44歲即位開始,雍正皇帝真是一天都沒閒過。凌晨五點即開始處理政事,先是處理各部送來的摺子,每一折都要自己親自批紅,給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

而之前,除了事關軍機國民的大事,康熙皇帝需親自過問之外,其他一併交由六部或者翰林學士處置。

雍正皇帝不僅起得早,而且睡得晚。雍正在位時,一天要工作14個小時,晚上12點才休息。

曾經有某大臣上奏抱怨地方事務繁重,雍正帝在回折中寫道‘’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堂,批覽諸處奏摺,目不停視,手不停批,訓諭諸臣,日不下千數百言。‘’收到回折後,再無抱怨。

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1723年,邊境發生叛亂。每天忙於政事的雍正本來難得清閒,這下更加難以招架。

為了指揮對西部用兵,處理機密事務,雍正皇帝於1792年在隆宗門內設立軍機處,主要職能為‘’掌書諭旨,綜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雖然軍機處作為雍正的固定助手,但所有決定都要經過雍正的批准方可回折生效。

這就反映出雍正的小心和對朝政的不放心。軍機大臣的方案經由翰林學士以及眾百官商討而出,未必有問題。

但是雍正為了以防萬一,每個奏摺都要親自看,以至於他的硃批總字數達到了一千萬。這是什麼概念呢?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字數還不到120萬。

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除此之外,雍正還建立了密摺制度。所謂密摺的意思,就是奏摺直接傳達到皇帝手中,不需要經過、也不能經過軍機大臣之手。

密摺有助於皇帝更好地瞭解下情,掌握動態,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實施統治,所以必須由皇帝親自拆閱。

目的就在防止朝政黨羽勾結,竊取皇帝手中的權力,保證最高權力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就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制度。

如此一來,雍正就又為自己增加了不少的工作負擔。有些連夜送進來的密摺,軍機大臣想要為他代勞都不可能。這種十萬火急的密摺還不能放到第二天再看,雍正還得自己從被窩中爬出來,親自批閱才行,因為那裡面都是不能讓朝中其他官員知道的秘密。

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所以,雍正的權利比明太祖還要集中,以前其他帝王手中的權力更是沒有他的大。他才是集天下權利於一身,總管天下庶務。而軍機處的設立則是清代中樞機構的重大變革,標誌著清朝中央集權發展到了極點。

整頓財政、火耗歸公、攤丁入畝,雍正在政治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不過雍正重農抑商、實行海金的政策,說明即使是中國傑出的君主也缺乏世界眼光。限制對外,自詡天朝上國,這也使得晚清成為了世界潮流中的落伍者。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皇帝對道教頗感興趣,尤其痴迷於煉丹。雍正帝早在當皇子時就對煉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將自己所煉的丹藥呈與父皇看,意在說明自己不謀求皇位,只一心煉丹。

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雍正還為煉丹一事寫過詩,可以說,這痴迷程度在千百年來的帝皇史中也是難得一見的。

或是由於太過於勤政、抑或是痴迷於丹藥,某天的下午,雍正突然病危,晚間駕崩於寢宮,終年58歲。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雍正的暴斃,史書中並沒有相關記載。

無論是真的勤政還是真的集權,雍正都為那個朝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有清史專家評論道:‘’在古代歷史上,唐朝劉晏實行兩稅法,明朝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很得人們的讚譽,雍正的經濟政策,比之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統觀雍正的歷史地位,他應當是古代歷史上的傑出帝王。

參考資料:《清史稿》《雍正行樂圖》

在位十三載,批紅千萬字,雍正是真勤政還是為集權?

點贊是鼓勵,更是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