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要在秋後、午時三刻斬首囚犯,為什麼要選這個時間呢

我們在看古裝劇時經常會發現,處決犯人往往會選在“午時三刻”。

為何古代要在秋後、午時三刻斬首囚犯,為什麼要選這個時間呢

往往就在這時,監刑官看夠了太陽,要大喝一聲“午時三刻已到,行刑”,三個人正要解脫的時候,另外一個人衝進法場,喊道“刀下留人”。

為何古代要在秋後、午時三刻斬首囚犯,為什麼要選這個時間呢

先來說說為什麼劊子手砍下去之前要吐一口酒在刀上面。其實事實並不是每次都要吐酒在刀上面,古代文學作品中對吐酒這一細節的記載並不多。不過吐酒的原因還是有的,有人認為,刀有怨氣,需要酒化解怨氣,但是這個比較迷信,不足為信。而劊子手吐酒時會喝上一口來壯膽這種解釋就比較合理了。

這就和古人的自然神權觀念息息相關了,就是說人的行為要順應天意、不可忤逆。而秋冬,是萬物凋零的季節,這時候行刑才能夠順應自然界肅殺的意味。而皇帝貴為天子,自然更要順應天意、按照天時行事。所以處決犯人自然就要避開重要的天時了。

另一種說法是:秋天時節,百姓都處於農閒期間,此時處決犯人更能引來百姓圍觀,起到昭告天下、震懾四方的作用。此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該說法屬於形而上學的虛無主義,有一定的界限性。

秋後問斬的地點一般也不會選擇在鬧市,而是在荒郊野外,監斬官可以是原審此案官員,也可由上司委派別官,但必須身著大紅斗篷紅色專用服,秋風瑟瑟,人群湧動。死刑犯被迫跪在地上、劊子手準備就緒,隨著行刑時刻的到來,劊子手手起刀落,犯人人頭落地。監斬官會和仵作一起驗明屍身後,才能回去。

中國一直有著陰陽學說,活人為陽,死人為陰,人間為陽間,地府為陰間,殺人問斬,乃是會引起陰氣的事情,死刑犯雖然被判罪,人們到底對這種事情是害怕的,擔心會使得窮兇極惡的人死了之後變成惡鬼,會來糾纏相關的官員和行刑者,於是選擇午時三刻,陽氣最重,壓制著陰氣,再厲害的鬼魂在極盛的陽氣下也不能逞兇,甚至可能會灰飛煙滅,古代人們都認為鬼魂害怕太陽,不敢再太陽下露出來,更何況是太陽光最厲害的午時呢,太陽一照,鬼魂就奈何不了了。

為何古代要在秋後、午時三刻斬首囚犯,為什麼要選這個時間呢

在古代,一天被劃為12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兩小時,按地支排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午時相當於現在的正午12點左右。

大家知道,中國古代有陰陽的學說。古人認為,殺人是一件陰氣極重的事。如果不做好相應的措施,對陽間是有很大的壞影響的。

並非如此。比如唐宋時的法律規定,每年從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齋戒日,二十四節氣日,每個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殺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不得執行死刑。而且還規定在“雨未晴、夜未明”的情況下也不得執行死刑。

午時三刻就是中午的十二點左右,是地面上陰影最短的時候,這在古代人看來,是一天當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十惡不赦的極度重犯,往往選在這個時候處斬,用旺盛的陽氣壓制,讓他連鬼也做不得。

如果用現在的解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中午十二點,人肚子都餓了,該吃午飯了。精力也進入一個疲憊的狀態,精神往往不能集中了,犯人的反抗意志也會比較低,這個時候斬犯人相對來說可以使他沒那麼痛苦。

先前所提到的“午時三刻”,其實就是“午初三刻”,可能是小說家們或者民間認為“午初三刻”不順口,就叫成“午時三刻”。

為何古代要在秋後、午時三刻斬首囚犯,為什麼要選這個時間呢

最後,補充個小常識。你知道中國人為何將60分鐘成為一個“小時”嗎?因為,在西方的鐘表計時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用一天十二個時辰來計時。當西方的鐘表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就將一個時辰稱為“大時”,而西方的一個鐘點稱為“小時”。以後,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隨著“時辰”被棄用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所以說,選 在“午時三刻”處斬犯人,封建王朝的斬首之刑在外國記者中也都有詳細記錄,當時清朝的一名外國作者記錄到:“到了時間,審判命令很快就下達了,犯人立即被斬首,中間沒有任何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