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有一種“謎”樣的長枷,為何它最後消失了,原因讓人想不到

透過影視劇,或者文學作品,我們對古代社會的刑罰也有一些瞭解,很多刑具也許從未真實地見到過,但卻一定有所耳聞,比如枷。在歷朝歷代,枷是主要的刑具之一,因此其種類也繁多,尤其《十王經》中的長枷讓人色變,但好在它最後消失了,究竟什麼是長枷,它又為何消失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一一揭秘。

宋朝時有一種“謎”樣的長枷,為何它最後消失了,原因讓人想不到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古代封建社會,法律制度和刑罰制度都不完善,因此也就催生出了許多的刑具,它們不僅起到懲罰犯罪的積極作用,但同時因其過度使用也成為了摧殘人性的工具。在眾多刑具中,最常見的就是枷,即一種束縛犯罪之人自由的刑具,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如《周易噬嗑》中有記載:“刑,枷也,罪重械其首也”。

宋朝時有一種“謎”樣的長枷,為何它最後消失了,原因讓人想不到

研究表明,枷有多種型別,使用時間最長的是方枷,顧名思義就是四方四正的枷板,中間有圓孔卡在犯人頸部;還有圓枷,也叫做盤頭枷,它與方枷類似,只不過從方形變成了圓形,另外在重量比有所增加;還有適合流放犯人的行枷,這種枷鎖重量輕,長途行走不會有過重的負擔,但卻要束縛雙手,以防犯人半路逃走;不過,最殘忍的還是立枷,它是一架囚車,用枷板卡著頸部吊在囚車中,完全無法動彈。

宋朝時有一種“謎”樣的長枷,為何它最後消失了,原因讓人想不到

小小的枷就有如此多的型別,其他的刑具也可見一斑。在該經的繪畫中,有人還發現了一種少有的特殊枷鎖,它窄而細長,不同於我們印象中的枷鎖。後來,查閱了史料的記載才知道,這類特殊的枷鎖叫做長枷,如《魏書》中記載:“(枷)長一丈三尺,喉下長一丈”,如果換算成現在單位差不多3。6米,比兩個成年人還高。

此外,在文學小說《水滸傳》中也提到長枷,比如林沖,武松和宋江等,他們在被押運的過程中都佩戴過長枷。專家們表示,長枷起源於魏晉,發展於唐宋,到明清時期就基本上消失了。

宋朝時有一種“謎”樣的長枷,為何它最後消失了,原因讓人想不到

長枷因其長度也讓囚犯聞風喪膽,專家們推測長枷的意義在於防止囚犯逃走,因為三米多長的枷鎖帶在頸部,不管是在哪裡都不便行走,就更別說逃跑了,比如在鬧市的街頭巷尾,囚犯也跑不進去,到了荒郊野外想躲在樹林中也根本不可能。此外,對押運囚犯的差吏來說,他們將繩索系在長枷上拉著囚犯快速行走,如果囚犯想趁機偷襲差吏逃走也有反應時間,因此差吏都喜歡給犯人佩戴長枷。不過,這對囚犯來說就是折磨了,讓他們逃跑不能,行走不便,就連睡覺都是困難。

宋朝時有一種“謎”樣的長枷,為何它最後消失了,原因讓人想不到

看到這裡,或許您也明白了長枷的嚴厲性,以為它最後消失了也是為此,但其實不然,它消失的原因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在《水滸傳》中有提到“一枷梢打個正著”,說的是插翅虎雷橫獲罪被帶上了長枷,結果在遊街示眾的時候,雷橫竟然用長枷將仇人白秀英打死了。由此,長枷從刑具變成兇器,還有解珍解寶逃出登州大牢的時候,也用長枷作為武器打死了好幾個官差。不僅僅在小說中提到長枷變成武器,宋代的《洗冤集錄》中也提到了被長枷打傷,或者打死後留下的症狀。

宋朝時有一種“謎”樣的長枷,為何它最後消失了,原因讓人想不到

誰都想不到,長枷作為刑具,卻誤打誤撞成為了武器,因此當時的官吏哪裡還敢繼續使用長枷懲罰囚犯,說不定什麼時候自己就成了囚犯長枷下的孤命亡魂了。到了明代中後期,長枷就基本上就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其他的枷鎖,比如帶有鐵索和鋼釘的枷鎖,它重量更大,也能對犯人起到懲罰作用;還有同時束縛雙手和雙腳的枷鎖,一般適用於罪大惡極的囚犯,以防止他們逃跑。這些各式各樣的枷鎖,它們都最大限度地懲罰了違法犯罪,並且對官吏也沒有潛在危險。

宋朝時有一種“謎”樣的長枷,為何它最後消失了,原因讓人想不到

社會在發展,文明也要不斷的進步,到清代之後隨著封建社會的瓦解,很多刑具也都在慢慢的消失,包括各種枷鎖也是。在如今的法治社會,我們有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更加科學,規範和人性的管理方式,不僅能有效懲罰違法犯罪的人,還能保護人性,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和溫暖。

參考資料:

《中國法制史》作者:鄧建鵬,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