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位文盲皇帝,一生僅寫2首詩,卻力壓乾隆4萬首,名字很耳熟

但我們讀書那會就很少有這樣的困擾,語文老師太盡心盡責,課本上的詩詞必須挨個背完才行,誰也甭想矇混過關,而且,也沒有網路流行惡搞版來給記憶搗亂。背多了詩詞就很容易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說大部分詩人都遭到過貶謫,比如詩寫得好的皇帝屈指可數……

人這輩子不能佔太多方面好處,李煜文學水平高,運氣不好,乾隆恰好相反,運氣好到令人妒忌(25歲盛年登基,跳過了奪嫡鬥爭,手握皇權64年,是世界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更讓人豔羨的是一生無任何大病大災,相當健康,接手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後已經穩固的王朝,少了很多么蛾子)……

常言道“月有陰晴圓缺”,乾隆政治這方面運氣太好,文學方面水平就不太行,他一生除了酷愛農家樂審美和給文物蓋章之外,還特別愛寫詩,數量驚人,光收錄於《御製詩集》的就有42000多首,要知道康熙年間編校的《全唐詩》也才“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啊!那麼乾隆寫詩水平如何呢?

寫詩就跟做菜一樣,越是簡單的菜品,越考驗廚師的功力,所以我們看一首乾隆帝寫的《菜花》:

意思是很直白的,綠色的葉子,黃色的花,菜籽可以用來榨油,我喜歡這菜花,因為它跟一般的閒花野草不同,可以為民所用。

乾隆要表達的意思很不錯,關心民生,但遣詞造句表達感情的水平就差了些,有打油詩的嫌疑。用林黛玉的話說“這樣的詩一時要一百首也有”,不過也能理解,乾隆是當皇帝的料不是當詩人的料,他的詩普遍缺少營養內涵,就像這首詩本意不錯,但你未必能從中讀出真情實感。

什麼意思呢,打個比方,世界上美女千千萬,長相不錯的並不少見,但為什麼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致命吸引力的少?因為“美人在骨不在皮”不是說說而已,美在外表,沒有意態輔佐,沒有更多引人探索回味的東西加成,再美的皮相也會有看得厭倦那天;

這道理男女皆通,不要看男愛嬌人,女喜鮮肉,就覺得臉決定一切,真要走一輩子,有腦子的人絕不會憑著長相挑。只論皮相美人萬千,但有意態舒然、使人相處愉悅者,也有賣弄風騷、僅供一時之樂者;前者有貌有神,後者無神僅有貌,高下立判,乾隆的詩之所以差勁,就因為流於表面,缺少真情實感,有“貌”無“神”。

劉邦開創了400多年的漢王朝,一直是影視歷史劇鍾情的人物,當皇帝前的劉邦不過是一個小小亭長,草根莽漢,文化水平比較有限,經常被當成“文盲皇帝”,其實劉邦也曾經遊學過,年輕時就很有志向——“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劉邦響應;公元前202年,擊敗項羽的劉邦旋即建立漢朝,這個過程中,劉邦從流亡之徒歷經磨難,成長為一代開國帝王,他的民間體驗與帝王壯志明顯比乾隆要真切、腳踏實地得多,所以劉邦一輩子雖然只寫了2首詩,卻字字融入親身經歷感悟,力壓乾隆4萬首成了千古絕唱。

其一為《大風歌》:

公元前196年,英布叛亂,這時候的劉邦約莫五六十歲,已經年老,但情勢所迫必須親自出徵,平叛後的劉邦在故鄉沛縣與父老飲酒,擊築高歌,就是這首《大風歌》。劉邦老了,昔日的功臣也或老,或散,他內心憂慮、蒼涼,唯恐無人可以守護這漢王朝,抵抗匈奴,壯士暮年,嗟嘆不已,但字裡行間,扣問天下,仍然不失君王霸氣。

其二為《鴻鵠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看到自己的兒子漸漸擺脫軟弱,劉邦內心很複雜,又是欣喜又是無奈,兼有痛苦,但思考這些事時仍然不失帝王的冷靜、果決,他已經決定不改太子之位了,但身為君王,不能憑個人意願定奪大事,劉邦自然也會慨嘆無限。劉邦寫真事有真情,不像乾隆,詠菜花表面似模似樣,但他真去採過菜花嗎?

這就是詩詞的妙處,看似只是吟詠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實則包羅永珍。乾隆4萬首不敵劉邦2首,足以見得凡事在精、不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