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如果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棋局,那麼就少不了得失算計還有那無數的努力和奮進。

有人天生好命,開局就是天眼,順風順水還是敗家破命是兩種結局。

有人命途多舛,開局就是死局,破而後立還是破罐破摔也是兩種選擇。

結局和選擇其實是兩個層面的意思,結局更多的是經歷過程,而選擇更多的是感受。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人生如棋)

經歷和感受,就是不同開局給予人的不同待遇而已。

中國歷史上無數朝代,獨鍾情漢朝,其次則是明朝,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建立者都是從一無所有到統御天下的存在。

漢劉邦,明朱元璋,一個布衣流氓,一個和尚乞丐,卻用傳奇一生,不懈奮鬥與從不缺少的伶俐狡猾才智成人中龍鳳。

而在漢朝存續,衰亡復起的過程中,又有兩個劉姓子弟,挽救或者試圖去挽救漢朝。

他們是天選之子劉秀和逆命之子劉備。

前漢後漢季漢,三漢相連,就是這應命之子劉邦、天選之子劉秀、逆命之子劉備故事的延續。

應命乘勢而起,天選順勢而為,逆命背天而鬥。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三人接力的強漢風雲)

最難的是劉備,最順的是劉秀,最幸運的無疑是劉邦。

此處不提劉秀,單論劉邦和劉備,這對跨越近四百年時空卻有無數相似和稍許不同的偉大人物,那悲喜交集的一生。

一:少年義氣

意氣風發少年時,幼兒豪言青年志

遠足青年

一個少年,正漫步在旅途中,魏國公子信陵君那絕世的人品和才華,讓其驚豔和羨慕,如果能在他身邊,即便做一門客,當也是足展平生之志的事情吧?

不務家產,不事勞作,一心只想建功立業的人踏上遠途,目的地魏國大梁,可惜的是,人生的夢想還沒開始就破滅了,原來這信陵君受不了魏王猜忌,英魂已去。

偶像不在,何去何從?

無奈的劉邦已窮途末路只能投奔張耳門下,正是在哪裡,兩人結為知己,劉邦也構築了自己最初的人脈,隨後魏國滅亡,張耳逃亡,劉邦回到老家沛縣。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誰不憶年少輕狂)

羽葆幼童

一群幼兒正在肆無忌憚的玩耍,爭執和吵鬧之後,大家開始抒發感情遙望未來,有的說,我要做牛倌放多多的牛,牛多了想吃那頭吃那頭,有人說,我要做地主,讓你們給我種田。

這時,一個聲音出現,指著大大的桑樹說,我長大了要乘坐像桑樹一樣的“羽葆蓋車”。這“羽葆蓋車”可不簡單,而是皇家御車的一種。

身懷大志貌似成了開國之君還有英雄的標籤,史書不絕,這劉邦和劉備當然也不列外,只是這少年義氣往往和青年失意,中年無奈相連。

二:青年失意

羨慕的眼光

沒有等到信陵君垂青,在張耳那待了幾年無奈回家的劉邦,經歷了失意的青年時代。

家裡老爹說,劉小啊劉小,你看看你哥哥們,一個個都治有家產,就你整日的遊手好閒,無所事事,跟著一群混子混下去,你是要一直當混子嗎?

最後無奈的劉爹爹,透過關係,給自己小兒子弄了一份亭長的工作。

一個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員,大體和今日村長差不多,強不了一丁點。

每日做的事情就是維持下治安,宣講下國家政策,有時候出出差,俸祿少的可憐,也因此,這劉邦一直討不到媳婦。

也是流氓混子,廢物亭長,那個腦殼正常的女人對劉邦放心啊。

可是這一切並沒有磨滅劉邦的意志,反而在一次出差途中,看見秦始皇那聲勢浩大的車仗之時,脫口而出的“大丈夫當如是也!”暴露了他真實的想法,也讓隨行的蕭何刮目相看。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我之志氣誰人知)

無奈的人生

經歷過羽葆幼童的劉備漸漸長大,越長大卻發現自己越無依無靠。

老爹去了,老媽一人操持家務,養活一家已是不易,懂事的少年劉備,開始學習打草鞋手藝,幫助維持家裡生活,孝順和仁義就在這一刻紮根劉備的內心。

只有經歷過痛苦,才懂人內心需要什麼?

如果一切如此一成不變,這劉備就永無翻身之日。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草鞋備)

幸虧劉備有一個叔叔劉元起,還有一個識大體的媽媽,在他們的資助和幫助之下,劉備走上了求學之路,藉助叔叔的人脈和金錢,還有媽媽的支援,劉備去往大儒盧植哪裡,成了門下弟子。

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上了貴族學校,如果自卑自憐絕對會神經,可從小心懷大志的劉備毫無自卑自憐,反而在哪裡成了孩子王,獲得了一堆兄弟人脈不說,也見識了外面的世界。

你的朋友決定了你的階級,而你見的世面,決定了你的眼界,劉備就此有了成功的一絲絲可能。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偉大的母親)

三:中年無奈

人到中年最無奈,上有老母待奉養,下有孩子噢噢待哺,上下夾擊之下,現代人最喜歡說的是,我太難了,何處有希望,於是中年失業往往能讓人崩潰。

失敗者如此,看上去無比成功的劉備劉邦就好多少嗎?

徒留之路

劉邦的人生,在經歷過秦始皇車架事件之後,起了一點點變化。

這段時間他娶了媳婦,公務員工作也因為特有流氓屬性加持,做的順風順水,可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場民役的風波,讓劉邦的日子徹底改變。

一直隱藏在內心中的那份不安,最後終於在眾人鼓譟之下,在無數人避險之下,成了領頭人,只是這領頭人,卻是身居芒碭山的土匪,有那麼點無奈和悲鳴。

出頭鳥下場,一般不太好,可是劉邦毅然決然成了出頭鳥,除了膽魄也許還有內心的志氣吧。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劉邦的無奈)

命途多舛

劉備的人生,說句不好聽的話,那就是一串悲劇,連著一個喜劇,喜劇之後,又成了悲劇!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給了劉備出山的機會。

一個終日苦守老家,以織草鞋為生卻不甘寂寞的英雄終於出山了,一對馬販子用金錢資助了劉備,少小的知己關羽張飛用行動支援了劉備,一個300人的小隊伍成立了。

首戰隨校尉鄒靖鎮壓黃巾,憑藉一點點軍功,劉備終於成了公務員。

隨後又因為一氣之下怒鞭督郵從官變成了匪,只能投奔自己的老學長公孫瓚。

然後就是不斷流浪不斷轉移的過程,依靠的勢力走馬燈一樣換,從平原到徐州,許昌、飄搖無定,最後在許昌和曹操喝啦一次小酒。

嚇出一身冷汗之餘,急溜溜跑到河北,直到落腳荊州,才守著一個小縣城安生了幾年。

留下髀肉復生的感嘆之後,看不見前路在何方。

四:壯年復起

述說劉邦和劉備的前半生,非一句一言難盡可以形容。

可是再多的一言難盡也抵不過奮起努力,在經歷過失意時光之後,這兩個人中龍鳳終於迎來了變局時刻。

這變局時刻,劉邦和劉備卻選擇了不同道路,走上了同樣的人生十字路口。

劉邦至始至終都是一個堅定的造反派,以革命,革舊貴族還有秦帝國的命為奮鬥目標。

公元前209年,陳勝的吶喊,還有吳廣的利劍揭開了秦末動亂的序幕,也讓無數英雄風起雲動迎接而起。因為徵民役失期獲罪,藏匿於芒碭山中的劉邦,看到了機會,幾乎在第一時間響應了陳勝的“張楚”政權。

殺縣令,鬧革命,流氓成了沛公,隊伍也從烏合之眾變成了數千人,最後還和項梁隊伍和流,一起擁立了放牛娃熊心成了新的楚懷王。

然後就是楚雖三姓亡秦必楚的魔咒。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征戰天下)

公元前206年8月,在先入關中者為王目標激勵下,兵力並不佔優勢的劉邦居然一路勢如破竹,在秦軍防守縫隙間穿越而過,單刀直入關中,秦王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強悍的敵人覆滅,曾經的盟友也就成了敵人。

鴻門宴上的驚險還有分封的無奈,讓劉邦思念故土而不得,讓部下紛紛離散,據有巴蜀和漢中的劉邦面臨選擇,固守還是東進。

而這個選擇同樣也是劉備的選擇。

劉邦和劉備的命運在起兵初始,就是不同的路線,劉邦是徹底的造反派,目的是毀滅過後的新生,而劉備則不同,他是徹頭徹尾的保皇黨,一個終日以漢室後裔為名頭的英雄。

在漢末那個時代,劉備是漢朝擁戴者,如果沒有這份擁戴的忠誠義氣名聲,還有仁義和憐憫。

劉備如何在亂世中求存,這一切都是他的資本,可是荊州的八年,劉備過的並不好。

戰戰兢兢是時局,髀肉復生是身體,年近半百一事無成,是際遇。

前路在何方則是疑問?

至暗時刻當有光,最心灰意冷的劉備,預見了最意氣風發的諸葛亮,兩個互相需要的人,迎來了互相成就的時刻。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隆中對)

臥龍見潛龍

凡三往乃見,見而事成。

臥龍出山,潛龍入海,前半生如蛇一樣四處遊走的劉備,終於在臥龍的扶持之下開始了龍翻身。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大獲全勝,隨後一場又一場的勝利連連不斷。

荊州四郡,一舉平定,有了創業的資本,東和孫吳借南郡,有了西進的希望,入益州玩轉駱駝兵法之後,劉備和平解放了益州。

就此橫跨荊益,北向而爭天下的戰略目標完成了一半。

同樣的十字路口,劉邦和劉備在經歷四百年輪迴之後,在漢中巧遇。

劉邦問:備兒啊,你為何失敗啊。

劉備答:老祖宗,我命沒你好啊。

四:英雄的壯途與英雄的輓歌

壯途和輓歌寓意兩個人的不同結局,而這一切又和時運命相連。

劉邦成漢中王后,心灰意冷一段時間,終於在蕭何勸說下,做了一輩子最英明的決定。

鑄臺拜將,一個天縱之才就此成了劉邦的最大助力,那就是兵仙韓信。

用兵如神不能形容韓信的謀略,他就是兵仙,鋪上任一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此東出關中,一鼓而定三秦,曾經的秦國最強人章邯在韓信面前就如不懂兵法的吉娃娃,一觸即潰!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韓信拜將)

隨後的天下,成了韓信劉邦項羽三人此消彼長的時代,韓信突擊劉邦僵持潰退,項羽勇戰無雙。

一場場大戰接二連三,最後時代落幕與烏江岸邊,曾經武力橫絕天的霸王項羽,面對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成了歷史煙雲,留下的只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典故。

劉邦成功了,他終結了時代,建立了漢朝,一個民族信仰一樣的時代。

壯途之旅,曾經的小亭長,面南背北稱孤做寡成了皇帝!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最盛後的落幕)

同樣是在漢中的十字路口,徘徊的劉備卻沒有劉邦那樣的好運。

首先:他的對手不同,一盤撒沙的諸侯,和鐵板一塊的孫吳曹魏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他的際遇不同,孫權背盟,讓曾經一片大好的形勢急轉直下,失去了關羽和荊州的劉備痛失臂膀和半壁基業。

再次:他的性格不同,劉邦和劉備雖然在史書上性格幾乎一樣,可卻稍許有不同,劉邦最大特點就是從善如流,知人善任,劉備雖然也有這樣的特點,卻在勢力大增之後,有點不聽人勸。

最後:時代變化,讓他們處於不同境地,秦末需要的是破舊創新,那時,推行復古分封的項羽,是舊時代代表,舊的被擊敗,理所當然。而漢末三國,則是世家天下崛起時代,一個固執與漢室皇權的保皇黨,固守寒門政權的勢力,必定在時代洪流下被拋棄。

漢朝的落日餘暉下,劉備的努力續命已實屬難得,我們又如何能過分苛求。

劉邦劉備,血脈一樣開局一樣中盤一樣,為何結局不同

(劉備孤絕)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漢末三傑的謀劃促成了劉邦和劉備的成功。

可是邦備之間,既有一樣,也有不一樣!

歷史留下了大氣的劉邦,那壯懷激烈的《大風歌》,不也同樣留下了劉備那深情款款的遺言。

對孩子他循循善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對諸葛亮他推心置腹:“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遺恨永安宮的劉備,最後也因為這推心置腹之語,換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東出蜀地,劍指長安,續而席捲中原,一統天下,這是天下人的宿命,也是劉備的遺憾。

最後還是更欣賞劉備,一首舊詩奉上!

《嘆劉備》

布衣起微萍,百戰終成功。

勢足三分立,遺恨猇亭路。

賢相知己願,奈何落葉坡。

悲涼故國舞,唸叨不思蜀。

空悲切,萬古愁,唯有英雄氣,留待古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