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諸葛亮八陣圖遺址"都是假的

作者

隋風?

編輯

吳酉仁

中國古代小說中,經常出現各種神乎其神的“陣法”。比如《水滸傳》裡有九宮八卦陣、太乙混天象陣,《三國演義》裡有一字長蛇陣、八門金鎖陣。

其中,又以對諸葛亮“八陣圖”的描述最為神奇。

《三國演義》裡說,該陣設在江邊,乃“亂石八九十堆,並無人馬”。陸遜帶人進陣後,便只見飛沙走石,昏天黑地,當即被困在裡面。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心中不忍,從“生門”將陸遜等人救了出來,並解釋說,

“(八陣圖)反覆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

可比十萬精兵云云,當然純屬扯淡。但《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確實有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的記載。

小說之外,史實中的“八陣圖”,究竟是什麼?

所有的"諸葛亮八陣圖遺址"都是假的

一、所謂陣法,就是戰鬥隊形

吳晗在《陣圖與宋遼戰爭》裡,對“陣法”下過一個相當準確定義:“所謂陣法,就是野戰的戰鬥隊形和宿營的防禦部署。”

有戰爭,即有戰鬥隊形,也就有了陣法。1972年出土的《孫臏兵法》中有一篇名為“十陣”,除火陣、水陣外,記錄了八種典型陣法:

一)方陣

:這是古代軍隊的基本隊形,特點是“薄中厚方”,即把主要兵力佈置在陣的外圍,中間只留很少的人,以顯示兵力雄厚。

(二)圓陣

:出土竹簡有缺失,只知道這是對敵防禦的陣勢。

(三)疏陣

:兵力不足時,就要拉大佇列之間的距離,同時多設定旗幟和兵器,給敵人以己方人馬眾多的假象。

(四)數陣

:同疏陣相反,士兵在數陣中密集排列。

(五)錐形陣

:陣前部署精銳部隊,後方留有足夠增援,目的是迅速突破或割裂敵軍隊形。

(六)雁形陣

:出土竹簡有缺失,只知道該陣主要目的是發揮弩箭的威力。

(七)鉤形陣

:這裡的“鉤”意為勾連,就是在大軍主力外,設定機動部隊打擊敵人。

(八)玄襄陣

:此陣意在麻痺敵人,讓士兵、戰車,以及鼓聲做出混亂的假象。

這八種陣法的最大共同點,是追求實用。將領可依據戰場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戰鬥隊形,來部署士兵。其中不涉及任何兩儀、四象、八卦之類的玄學概念。

所有的"諸葛亮八陣圖遺址"都是假的

在冷兵器時代,維持戰鬥隊形,也就是保持陣勢的齊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隊形混亂會導致部隊無法發揮應有的戰鬥力,比如騎兵失去了衝鋒的空間;弩兵不能獲得掩護,無法對敵軍造成有效殺傷。

而要想有效維持戰鬥隊形,所佈之陣就不能太過複雜。因為越簡單的隊形越方便指揮,越容易保證行動一致,也越容易在被衝擊之後重新集結。

遺憾的是,歷史上總不乏有一些軍盲皇帝或大臣,試圖透過自己的“匠心獨運”,設計出種種複雜的陣勢,期望它們可以產生克敵制勝的起效。結果無不以失敗告終。

比如北宋皇帝(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等)親授給前方將領的那些複雜陣圖,還有北宋諸大臣向皇帝進獻的諸多陣圖,看上去全都精妙非凡,實際上卻從未在戰場上發揮過正面作用。

下圖是宋太宗親自設計的“平戎萬全陣圖”。沒有任何資料記載該陣曾在歷史上,為宋軍提供過正面幫助。按陣圖的部署,全陣需要步兵110280人,騎兵30650人,防禦用的大車1440輛。陣型展開後,正面寬度將達到17裡。

一個戰鬥隊形要動用約15萬人來佈置,可想而知它有多麼地臃腫。但宋太宗卻自信滿滿,說什麼“佈陣乃兵家大法,非常情所究,小人有輕議者,甚非所宜。朕自為陣圖與王超,令勿妄示人”——部署戰鬥隊形這種事,需要專業人士,爾等門外漢不要隨意插嘴,朕親自制定了這般高階的陣圖,萬不可輕易拿給人看。

所有的"諸葛亮八陣圖遺址"都是假的

宋太宗的這種“陣法理念”,對北宋的軍事活動影響頗深。宋神宗時代邊境用兵,號召群臣進獻陣法。許多大臣的“研究成果”,即帶有濃厚的宋太宗風格,讓宋神宗大搖其頭:

“朕嘗覽近日臣僚所獻陣圖,皆妄相眩惑,無一可取。果如其說,則兩敵相遇, 必須遣使豫約戰日,擇寬平之地,夷阜塞壑,誅草伐木,如射圃教場,方可盡其法爾。以理推之,其不可用決矣。”

大意是:群臣設計的陣法,看上去都很“炫酷”,可根本沒法付諸實操。要想應用他們的陣法,必須先和敵人約定開戰時間,然後找一塊開闊的土地,推掉土山、填上河溝、清除草木,把戰場搞成巨大的軍事操練場,才能有空間部署他們的陣勢。用腳趾頭去想,也該知道這些玩意在戰場上是行不通的。

事實上,只要陣法略具複雜性,便只能應用於小部隊。

比如戚繼光改良的“鴛鴦陣”,需要排兵、狼筧兵、長槍兵、钂鈀手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可以說是比較複雜的。但組成一個鴛鴦陣,僅需戰鬥人員11名,外加火頭軍1名,所以相對而言易於指揮,行動也不會太過臃腫。即使如此,戚繼光仍有特別命令給部下,在遭遇敵人伏擊時,絕不用鴛鴦陣,因為“鴛鴦陣人多,跑遠易亂”。

簡言之,真實的戰爭不需要那些“結構複雜、變幻莫測”的陣法。

二、諸葛亮的“八陣圖”,當然也是戰鬥隊形

回到本文開篇的問題:諸葛亮的“八陣圖”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秦漢時代,戰爭中使用的戰鬥隊形,大體上沒有超出《孫臏兵法》裡的那幾種。此一時期的史書,在說到陣法時,常提及“八陣”一詞。如班固在《封燕然山銘》裡說,竇憲對匈奴“勒以八陣,蒞以威神”,也就是在與匈奴的戰爭中使用了“八陣”這些戰鬥隊形。三國時代的《魏書》中也說“漢承秦制……會五營士為八陣進退”,也就是秦漢時代計程車兵,日常訓練中都要演練“八陣”。

那什麼是“八陣”?

對這個問題,歷代有不同解釋。有些現代學者,甚至將之直接等同於《孫臏兵法》中介紹的那八種陣法。不過,這種說法忽略了《孫臏兵法》的原文是“十陣”,而非“八陣”。

這其中,以唐朝將領李靖的觀點最為合理。他說,早期軍隊在“井”字形的土地上訓練,大將居中,八支部隊環繞四周,分為所謂的“四正四奇”,正好是“八陣”。

後世雖然不再用“井”字形的土地訓練部隊,但“八陣”的名稱流傳下來,成了對戰鬥隊形的一種泛稱。

如此,再來看《三國志·諸葛亮傳》裡那句“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就很好理解了。所謂的“八陣圖”,其實就是諸葛亮依據前人留下的資料,編寫出來的一本練兵手冊。只是很可惜,他撰寫的《軍令》《兵要》等兵書全部失傳,今人已很難知道諸葛亮設計的那些戰鬥隊形,究竟是何種模樣了。

好在,現存《北堂書鈔》等書,錄有《軍令》的隻言片語,對陣法有所提及。

比如:

“聞五鼓音,舉黃帛兩半幡合旗,為三面圓陣。”

再如:

“連衝之陣,似狹而厚,為利陣。令騎不得與相離,護側騎與相遠。”

雖然理解起來有些難度,但大意是清楚的:第一條說的是用鼓聲和旗語,來指揮部署“三面圓陣”;第二條說的是騎兵跑位,以配合“連衝之陣”的運作。

“三面圓陣”與“連衝之陣”這兩個名稱,均不見於《孫臏兵法》,很可能是諸葛亮的原創戰鬥隊形。

雖然很難知道這兩個隊形具體怎麼佈置,但仍不難看出:它們的特點是追求實用,不含任何玄虛成分。

諸葛亮設計的這些戰鬥隊形,在三國時代已頗為有名。蜀國滅亡後,司馬昭特意讓陳勰去學“諸葛亮圍陣用兵倚伏之法”。晉人後來對八陣圖多有應用,《晉書》說馬隆率軍平叛,“以八陣圖作偏箱車”——所謂“偏箱車”,是一種裝有刀刃和護具的戰車,在戰陣中使用。

至於那些留存至今的所謂“諸葛亮八陣圖遺址”、所謂的“諸葛亮八卦村”……不過是後人對史實缺乏基本瞭解,而做出的錯誤附會,全當不得真。

所有的"諸葛亮八陣圖遺址"都是假的

三、“八陣圖”成為謎案,是知識管控的結果

搞清楚了“八陣圖”是什麼,剩下的問題便是:為什麼在明清文人筆下,陣法成了一種神乎其神、奪天地造化的東西?

至少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兵書長期被歷代統治者列為禁書,致使許多有實用價值的兵書失傳

早在東漢末年,曹操即下令“科禁內學、兵書”,這裡“內學”指的是讖緯,開了將讖緯和兵書同列禁書的先例。在唐、宋兩代,兵書也被明確列為禁書,私藏者要“徒二年”。陳壽所編《諸葛亮集》在宋代以後失傳,或許正與該書中收錄大量軍事內容,民間流傳很少有關。自此之後,《八陣圖》是什麼,才開始成為一個問題。

清代也禁燬了一大批明代兵書。有學者統計,明代有兵書1023部,而收入《四庫全書》的僅有5部。尤其茅元儀《武備志》、曹飛《籌兵藥言》等因有“違礙”內容,嚴禁刊刻。

所有的"諸葛亮八陣圖遺址"都是假的

其次,缺乏專業軍事素養的文人喜好談兵,也喜好撰寫兵書,其內容往往不切實際,甚至大談陰陽五行。於是,“陣法”這一尋常事物,便與天地陰陽五行八卦搞到了一起。

早在西漢時代,劉歆所編《七略·兵書略》中,就有一類名為“陰陽兵”,即藉助術數、鬼神等“左道旁門”贏得戰爭。《孫臏兵法》雖然講究實用,但也充斥著大量陰陽學的內容,如《地葆》一篇說,“南陣之山,生山也。東陣之山,死山也”,毫無依據地將陣地不同方位的山定性為生山或死山。

陰陽學對中國兵法影響深遠,尤其在宋代以後,“文人談兵”成為主流,他們所寫的兵法中,常常包含陰陽理論,即便是著名的《武經總要》《武備志》也不例外。

“文人談兵”還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所撰寫的兵書,因為脫離實戰,已不再具有指導價值。戰場經驗豐富的曾國藩,即宣稱古人所寫兵書“皆裝飾成文,而不可盡信”,他也不相信正史中對戰爭情形的描述,認為其中的內容大都是“文人以意為之”,“隨意編造,斷不可信”。

簡言之,

知識管控與非專業人士湧入佔據主導

,是“八陣圖”越傳越玄乎,最後被搞成“歷史謎團”的兩大主因。

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中華書局1984年,第129—145頁。陳峰、王路平:《北宋御製陣法、陣圖與消極國防戰略的影響》,《文史哲》2006年第6期。趙長江:《戚繼光御倭的鴛鴦陣戰術》,《文史知識》2015年第9期。譚良嘯:《試論諸葛亮的八陣圖》,《社會科學》1983年第5期李伯勳:《諸葛亮集箋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28、329頁。鍾少異:《試論諸葛亮 》,《軍事歷史》2016年第4期。李斌:《清代傳統兵學的衰落與“師夷制夷”戰略思想的形成》,《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3期。陸繼鵬:《簡本兵陰陽思想探析》,《軍事歷史》2012年第2期。章繼光:《曾國藩軍事思想述評》,見王繼平主編《曾國藩的思想與事功》,湘潭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2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