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智慧成功的秘訣!

在此筆者從旁觀者的角度希望他們能夠堅守初心,好好的走下去,真心希望他們未來的路越走越好。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在短暫的人世,我們要活出自我的精彩。就讓那些是是非非隨風去吧,任性做自己,因為那是最真實灑脫的自己。

繼續說楚莊王的爭霸歷程!

上文說道,楚國征服了鄭國,晉國發重兵前來救援鄭國。面對氣勢洶洶的晉國軍隊,楚國是戰是退?令尹孫叔敖和嬖人伍參展開辯論。孫叔敖老成持重,建議迴避晉軍鋒芒;伍參銳意進取,建議正面迎敵!戰爭是國之大事,楚莊王一時拿不定主意,讓滿朝文武投票決定。投票結果出來了,滿朝文武只有四人建議退兵,有二十多人主張迎敵。按說應該少數服從多數吧?但是楚莊王反其道而行之,他認為主張退兵的都是老成謀國之言,比較穩妥,所以決議退兵!

歷史智慧成功的秘訣!

如果真退兵了,楚莊王的霸業就要再往後推幾年了。有一個人不甘心,他決心再拼一把。此人還是那個小人物,嬖人伍參。

伍參夜裡求見楚莊王。對楚莊王說:大王您為什麼畏懼晉軍,並且放棄已經到手的鄭國呢?

楚莊王:寡人沒有放棄鄭國啊?

伍參:我們楚國率兵攻打鄭國都城,打了九十天,鄭國才無奈投降。如今晉國來了,楚國退了,這就使得晉國救援鄭國的名義得逞了,鄭國一定會再次臣服於晉國,我們楚國也就再次失去鄭國了,這不是放棄鄭國又是什麼呢?

楚莊王:令尹說戰晉未必能取勝,所以我才退兵!

伍參:臣下已經思考許久,十分了解敵人的情況!晉軍元帥荀林父是剛剛擔任元帥這一職務,威信不足以使部下信服!荀林父的副手是先谷,先谷是大名鼎鼎的先軫的孫子,先谷一向仗著祖上的功勳,剛愎自負,麻木不仁,絕對是個刺頭,不是乖乖聽命於人的貨!再加上將軍中趙氏、欒氏兩族,都是晉國世卿,幾代為將,各行其是,號令不一。晉軍雖多,擊敗它也很容易!況且大王你是一國之主,反而要回避晉國的大臣們,這會貽笑於天下諸侯,怎麼還會使得鄭國臣服呢?

歷史智慧成功的秘訣!

楚莊王愕然說:寡人雖然不懂軍事,也不至於讓晉國一班臣子給比下去!寡人聽你的,跟晉國幹!

於是楚莊王連夜下令,讓孫叔敖命令眾將,前軍作後軍,掉頭迎擊晉軍!

於是發生了著名的邲之戰,果如伍參所說,晉軍將帥意見不合,無法統一排程,指揮失靈,大敗於楚軍。楚莊王憑此一戰,雪恥了城濮之戰的恥辱,揚威天下,成為新一代霸主!

這段故事頗值得玩味!

1、楚莊王問計群臣,孫叔敖首先發言,建議退兵!滿朝文武,皆無異議。只有嬖人伍參出言反對,還和孫叔敖你來我往的辯論了幾個回合。莊王讓大臣們投票,結果只有四人建議退兵,卻又二十多人主張迎戰。為什麼這二十多人開始不置一言?偏偏由一個嬖人打頭炮?

箇中緣由,我在上文已經闡述,這裡重複一下。令尹孫叔敖是楚莊王最為倚重的大臣,他的話對楚王最有影響力。滿朝文武,即使有不同意見,也不敢公然提出。首先,提出反對意見,楚王不一定會接納。如果不接納,就得罪了令尹,難免會被穿小鞋。雖然我們知道孫叔敖不是那種人,但也不得不防啊!其次,提出反對意見,楚王採納了,萬一跟晉國開戰,楚國戰敗了,出主意的人必定死罪。綜合上面兩個方面,實在不值得冒險,退兵就退兵,反正是孫叔敖提議的,退兵於自身利益並無損失,所以眾大臣,心裡有不同意見,也不會表露!但是伍參沒有那麼多顧慮,他在楚國沒有身份,沒有地位,無所顧忌,所以他要極力促成楚國與晉國的戰爭!

伍參打了頭炮,其他的大臣也就敢於跟風了,槍打出頭鳥,自己頂多算從犯。

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擁有的越多,越怕失去,擁有的越少,越敢於拼搏!擁有的越多,越瞻前顧後,想要有更好的機會;擁有的越少,越無所畏懼,敢於從沒有機會的事情中發掘機會。事實就是如此,如果一無所有,還想按部就班,步步為營的取得成功,實在太難了!

歷史智慧成功的秘訣!

2、明明大多數人主張迎戰,為何楚莊王仍舊決定退兵?理由真的是認為建議退兵的都是老臣,他們都是老成謀國?

當然不是。究其原因,就在於楚莊王是一國之主,擁有的很多。擁有的越多,就會越加想贏怕輸。其中怕輸的驅動遠遠強於想贏的驅動!滿朝文武大多數建議開戰,但是沒有一人提出開戰後,能夠取勝的理由和依據,沒有提出可行的作戰方案。而孫叔敖給出了迴避的理由,那就是楚國連年征戰,軍隊疲乏,晉軍銳氣正盛,戰鬥無勝算!所以楚莊王肯定不會答應出兵迎戰的,他不願意把自己的國運賭給自己的這些只有滿腔熱血的大臣。失去一個鄭國跟戰敗失去的東西比起來,楚莊王更願意失去鄭國。

3、伍參朝堂上為什麼不繼續發言,堅持自己的主張,反而深夜再次進諫楚莊王?為什麼楚莊王夜裡聽了伍參的話,突然改變決定,掉頭迎戰?

伍參是明智的,他沒有繼續在朝堂上發言,而是選擇私下裡進諫。朝堂上繼續發言,無疑是和孫叔敖甚至楚王公然作對,即使楚王採納了自己的建議,得罪了孫叔敖,在接下來的戰鬥力,孫叔敖如果是壞,給自己掣肘,故意讓自己出醜,那麼再好的計劃也會泡湯!所以孫叔敖選擇私下裡,單獨面見楚王,不會顯得那麼鋒芒畢露。

歷史智慧成功的秘訣!

另外,伍參這次進諫,做了更充分的準備。他主要三條,1、楚國迴避,就會失去鄭國。這一趟就白忙活了!2、楚國軍隊是楚王親自率領,而晉國軍隊是大臣率領,國君迴避大臣,太過丟人,影響力太大,會極大的損害楚國的威嚴。這事過後,肯定有很多諸侯見風使舵,轉入晉國門下!這樣,稱霸的夢想就破滅了!3、伍參給出了可以戰勝晉國的一句,那就是晉國元帥威信不足,將帥並不同心,這必然會大大降低晉軍的戰鬥力!

這三條,一環套一壞,這就是說服領導的不二套路。面子問題,榮譽問題,未來前景,計劃可行性,缺一不可!楚王聽完,立馬同意!

楚軍勝利後,楚莊王為了表彰伍參的功勞,把伍參任命為大夫,成為正式的官員。伍參就憑藉著朝堂上的公然反駁令尹孫叔敖,加上深夜獻計,實現了從一個嬖人到成為楚國大夫的華麗變身!

歷史智慧成功的秘訣!

這就是快速上位的不二法門!所謂富貴險中求吧!就是說想要成功,就要敢於拼搏敢於冒險!這可能是大多數人對這句話的理解,但反覆讀這段故事,我覺得對這句話又有新的認識!你覺得孫叔敖實在冒險嗎,怎麼定義冒險?

我覺得孫叔敖真的沒有在冒險,他只是看到了大多數人沒看到機會,敢於堅持自己的想法,走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說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就是冒險,這大概就是深植於我們意識中的很大的偏見!伍參走這條路,他自己肯定不覺得這是冒險,因為他已經成竹在胸,怎麼能算冒險呢?因為其他人不知道伍參的思路,只是看到了他表面的行為,所以才覺得伍參是在冒險罷了!

於是我們才形成了“富貴險中求”的偏見。就好比當初馬雲不找工作,執意創立阿里巴巴,我們認為他在冒險;比爾蓋茨輟學創立微軟,我們認為他在冒險;喬布斯固執己見,堅持做風格獨特的產品,我們認為他在冒險;沒錯,他們的行動,看起來都是在冒險,可是他們心中的計劃,他們獨特的眼光和敏銳的判斷,都使他們確信,他們從未曾冒險。

成功的人,很少真的冒過險。單純膽大去冒險的人,很少成功!

大多數人都走的路,機會很少了;成功的人只是善於發現那些少有人走的路,仔細分析其中的機會,做出詳實的計劃,然後堅定的走下去。看似冒險,實則是避險!可走大多數人走的路,又何嘗不是冒險,那可能是冒著讓你一生都碌碌無為的風險啊!